秦汉时期为对付匈奴常在边关种榆树,是为何?事实证明手段真高明

一切回归史 2024-03-26 07:34:38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社会,乃是秦始皇所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解决了中原地区的长期战乱问题,让大一统的思想影响到了后世数千年,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自诩优越的“中原正统”和边陲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从未停止。

它们被中原王朝称之为“匈奴”,大都以部落的形式居住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之中,但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他们不仅需要面对残酷的风沙环境,还要提防内部的竞争,所以经常侵略边疆城镇的方式来掠夺中原地区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早从秦朝开始,统治者就开始为应对匈奴而采取多种措施,例如修建长城,国内便于运输军械物资的秦直道等,此后的汉朝更是在边疆地区形成了抵御匈奴的长期戍边军队,另外秦汉两个朝代都在边关大量种植榆树,这是什么原因?

秦朝时期的匈奴问题

匈奴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当时的中原正处于七雄并立的阶段,彼此之间兼并战争频频发生,中原诸侯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大多采用怀柔的政策拉拢边疆少数民族,这为匈奴方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

到秦朝统一之时,部分匈奴部落已经完成了从定居混合经济向游牧经济的过渡。

在这样的转型阶段下本不应该与中原地区发生冲突,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秦朝在早年尚且为秦国时就已经和匈奴之间结下仇怨,存在很深的矛盾。

在秦惠文王最后七年的时间里,因为秦国势力强大,韩赵魏等五个国家伙同匈奴一起进攻秦国,表面来看这场六方势力联合的战役似乎胜券在握,但最终事与愿违,他们全都战败,六方联合尚且难以奈何秦国,如今强大的秦朝就根本不畏惧匈奴。

简言之,秦朝时期对匈奴的态度为主动出击和主动修筑防御工事,比如派遣大将军蒙恬北击匈奴。

当时匈奴主要聚集在鄂尔多斯至阴山一带,因为距离秦都城咸阳较近,所以必须将他们驱离这里来保证自己大后方的安全,这可以看作一种稳固统治的手段。

公元前215年,大将军蒙恬带领大军三十万向此地发起进攻,并将当时以头曼单于为首领的匈奴部落完全击败。

为了维持此地的稳定,秦朝直接将直道通到此处,于河流沿岸修筑城池并派遣戍边将士长期居住在此地。

另外还修建了临洮到辽东的长城,这在当时堪称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

匈奴人原本稳定的草原政治格局被打破,只能被迫继续向北迁移,被迫与其他的少数民族混合在一起。

因为秦朝的攻打,对匈奴的势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东胡,月氏等其他少数民族势力开始凌驾于匈奴之上,这样的局面直接影响到了后续的汉朝。

西汉对匈奴态度的变化

秦朝虽然强大,但存在时间并不长,因为秦二世的残酷统治,仅仅十四年就走向了灭亡,此后中原地区是长达五年的楚汉之争。

北方少数民族此时也并不安稳,因为早年秦国攻打造成的影响,匈奴,月氏,东胡等强弱不一的少数民族也开始互相征战。

头曼单于和东胡和好,使其成为自己强大的后盾以巩固自己在草原的地位,等到刘邦结束中原地区的战争建立西汉时,匈奴已经灭亡东胡,打退月氏,成长为一个十分恐怖的大势力,尤其是平城一战直接让匈奴发展到顶峰。

但此时的西汉政权才刚刚建立,此前战争造成的影响还没有消除,现在的西汉社会经济萧条,国家生产力低下,几乎等同于在废墟之上重建的国家,在丰富资源的驱使下,匈奴不断侵犯西汉的边境城市。

因为当时的国家势力衰弱,面对匈奴的连续侵扰,西汉朝廷往往无法采取有效的御敌措施,只能被动防守,根据统计,西汉建立之初的短短数十年里匈奴就有数十次侵扰边境的行为,出兵数万甚至数十万人,边疆重要关口不得安宁。

当时的西汉王朝苦不堪言,但却没有能力处理,所以只能选择退让,收缩防御并采取和亲的政策被迫缓和与匈奴之间的关系。

汉高祖九年,刘邦将宗室之女嫁到匈奴,这是两国的第一次和亲,从这时开始两国便以兄弟相称,后续的汉惠帝和汉文帝继续维持了和亲的局面。

每次和亲西汉统治者都会给匈奴赠送粮食,酒以及其他奢侈品,一直到汉武帝初期皆是如此,先后和亲十一次,大都为西汉主动提出和亲,虽然有些讨好的意味在其中,但换来的短暂和平为汉朝提供了喘息的机会。

到汉武帝中期时,表面和平的双方其实暗流涌动,西汉在大一统的局面之后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十分繁荣的程度,综合国力已经十分强大,汉武帝已经不愿意再通过和亲这种屈辱的方式来保持边疆稳定,并且很早就告知群臣准备对匈奴“举兵攻之”。

朝廷首先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到月氏与其联合,在政治上孤立匈奴,并在前127正式对匈奴发起攻击。

为首的将领乃是大将军卫青,因为此前匈奴对汉朝疏于防范,卫青此次一战大获全胜,俘虏了数千敌军,获得数十万牛羊牲畜,攻下河套地区。

三年以后,西汉和匈奴在漠南再次发生战争,此次西汉不仅获胜,还俘虏了数十名匈奴贵族,获得了更多战利品,此后的十四年间,西汉和匈奴之间爆发了多达二十次的大小规模战争,从结果上看,西汉有着绝对优势。

尤其是在漠北决战匈奴遭遇惨败甚至分裂,无奈选择向汉朝称臣,以汉朝为尊的短暂和平局面到来。

汉武帝后期时,西汉国力下降,匈奴再次侵犯边境,这种和平局面被打破。

汉朝为了解决边疆地区长期不稳定的问题,开始在匈奴边境地区修建外长城,步步为营,一旦攻占一处城池便立刻修建牢固的防御工事。

汉武帝这样稳扎稳打攻守兼备的政策让匈奴一方损失惨重,只能继续向西北迁移。

秦汉对匈奴的共同措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因为此前所积累的仇恨,秦朝对匈奴的态度十分强硬,主要以攻击为主,因为当时匈奴势力较弱,所以接连遭遇败绩,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则根据国力的变化产生一定的起伏。

从最初的屈辱性和亲换取和平,到后来的武力征服,再演变为后来的小规模冲突,虽然两者所面临的形势不同,但在应对匈奴的连续侵扰方面都采用了相同的做法,那就是构建长期性防御措施。

主要表现为在边疆构建城镇,完善长城等防御工事,此外两个朝代还派遣戍边军队在此长期驻扎以应对突发情况,值得一提的是,秦汉两朝都在边疆地区种植了大面积的榆树林,这有什么用意呢?

原因所在

第一个原因就是边疆地形一马平川,匈奴来犯的骑兵可以长驱直入,没有任何阻碍,这十分不利于我方防守,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地形变得崎岖,一旦匈奴来犯,在茂密的丛林之中,他们的骑兵优势就会完全丧失,甚至无法在其中正常行走。

要想顺利通过,就必须舍弃马匹或下马同行,如果埋伏在此地突然发起攻击,那匈奴一方必定会大败。

第二个原因是榆树的生存能力强,可以阻挡风沙。在大漠作战不同于中原,军队不仅要面对匈奴士兵,还要对抗当地残酷的风沙环境,漫天风沙和炎热的环境会对中原士兵的身体和作战能力造成巨大影响,比如中暑或皮肤疾病。

但常年长波于此地的匈奴人早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会对中原军队造成巨大威胁,种植榆树林虽然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可以有效缓解恶劣的风沙天气带来的影响,增加战争胜利的可能性。

第三个原因就是榆树具有警示作用。它的树叶不会完全凋落,匈奴大军穿过的时候,会因为带起的气流而发出巨大的声响,从而引起驻守军队的警觉,提前做出应对之策。

最重要的原因是榆树可以作为应急食物为军队提供有效保障。驻扎边疆单纯依靠国家的补贴是难以维持的,往往需要戍边将士自给自足,他们大都会通过开垦田地的方式来为军队提供物资补充。

榆树叶的可食用性让它成为了戍边树木种植的首要选择,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榆树叶或许是活下去的希望,人和马都可以通过榆树叶来充饥,另外它树干部分也是一种可以用于建筑的优良材料,堪称浑身是宝。

在边境战争经常爆发的秦汉时期,戍边将士们需要利用一切身边的自然条件,包括在树木屏障的选取方面也应该选择优势最多的一类,榆树无疑是最适合的一种。

0 阅读:0

一切回归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