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邓明鉴:让重庆公民身份证替代老年公交卡

远行涨见识 2025-01-19 04:03:48

市人大代表邓明鉴:让重庆公民身份证替代老年公交卡

“虽然我市年满65周岁的户籍居民,凭公民身份证可申请办理老年公交卡(敬老卡),但老年公交卡申领手续繁琐,且需定期年审,十分不便。”昨日,重庆市人大代表、市政府参事、市侨联副主席邓明鉴说,他在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拟提交《 关于市老龄委出台公民身份证替代老年公交卡便民政策的建议》,呼吁用公民身份证替代老年公交卡,为老年群众“减负”,方便其乘车出行。

困境:老年公交卡申办繁琐、年审不便

“7年前,我曾提出以公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替代“老年优待证”的建议,重庆有关部门采纳部分建议,出台相关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市各区县取消办理老年优待证,老年群众凭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即可在公园、就医、购票、景点等享受优惠政策,这项便民措施赢得老年群众广泛好评。”可是,邓明鉴调研发现,2023年,重庆65岁以上人口超过600万,人口老龄化率18.9%,老年群体便民服务是全社会应尽的职责,市人大制定《重庆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规定,年满65周岁的我市户籍居民,凭公民身份证可申请办理老年公交卡(敬老卡),可免费乘坐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但我市老年群众普遍反映,老年公交卡申领手续繁琐,且需定期年审,十分不便,应当使用具有身份证明资格的公民身份证替代老年公交卡,为老年群众“减负”。

可借鉴外地政策让身份证替代老年公交卡

“目前,湖南省、深圳市、二连浩特市等地区已推出公民身份证替代老年公交卡的便民措施,不仅节约了办证成本,避免办证和年审的不便,也为老年群体带来更便捷、智能的出行服务。”邓明鉴认为,此举值得我市学习借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便利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推进交通一卡通全国互通与便捷应用,支持具备条件的社保卡增加交通出行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老年人凭身份证、社保卡、老年卡等证件乘坐城市公共交通。邓明鉴认为,《重庆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也规定,公共交通运营单位应当为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供便利服务,重庆应出台公民身份证替代老年公交卡便民政策,减轻老年群众负担。

为此,邓明鉴建议,市老龄委尽快出台公民身份证替代老年公交卡便民政策,让信息多跑路,老年群众不跑腿,解决好老年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让老年群众安享幸福晚年。具体怎么操作?他说,市老龄委牵头,协调市交委、市住建委等部门,及时解决全市公共交通刷卡系统升级改造问题,方便老年群众持公民身份证刷卡免费乘车,督促便民政策落到实处。

市政府出台文件:2027年底实现跨区域居民服务“一卡通”

“欣慰的是,2024年9月16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方案》,为一卡通确立了时间表。”他说,该方案称,到2024年底,印发应用目录清单,完成“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清单涉及的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社保服务、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体验等事项。

到2026年底,居民服务“一卡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用卡环境更加完备,在各行业领域应用持续深入推进,全市居民服务“一卡通”用卡功能普遍实现,跨区域“一卡通”应用初步形成。

到2027年底,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成熟完备,在各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跨区域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基本实现。邓明鉴说,届时,手持一张卡,就可实现乘车等便利。

地方性法规提供“一卡通”法治保障

2025年1月,《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开始施行,发布实施“一卡通”政策文件,编制印发“一卡通”应用目录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 拓展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群众体验感,逐步实现“一卡多用、全市通用”。

我市深化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功能。逐步拓展社会保障卡身份识别、资金发放、缴费支付3大功能的应用深度,推进社会保障卡在人力社保、政务服务、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教育服务、资金发放、金融支付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全覆盖。

此外。重庆推动渝藏、渝贵数据互认共享、业务协调联动,探索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西部毗邻省市居民服务“一卡通”。

记者 唐孝忠

0 阅读:25
远行涨见识

远行涨见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