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苦硬吃!男孩被自己妈妈逼到崩溃,表演型人格父母实在太可怕了

哎呦喂育儿 2025-01-25 16:50:35

哈喽大家好,我是哎呀妈。

看到一位博主分享的粉丝投稿,觉得这个真实故事很有聊的必要,也再次刷新我的三观。

粉丝和妈妈一起坐卧铺的时候,遇到一对母子。

刚一上车,就听到一位中年妇女用尖锐的声音喊着“宝宝”,瞬间打破了车厢的宁静。

大家循声望去,才发现她口中的 “宝宝”,是个十七八岁、身高差不多180的男高中生。

众人的目光让男孩有些窘迫,他皱着眉头示意妈妈小声点,毕竟火车是公共场合。到达座位后,男孩体贴地让妈妈睡下铺,自己去中铺,这再正常不过,可妈妈却坚决不肯,非要男孩睡下铺,理由是方便他上厕所。

当粉丝的妈妈提及女儿让她睡下铺时,这位中年妇女开始 “表演”。她满脸羡慕地对粉丝妈妈说:“还是女儿好啊,知道心疼妈妈的不容易,你看我这儿子,挺大个人了,也不知道心疼自己的妈妈。”

可明明是她自己拒绝了儿子的好意。男孩早已习惯,默默爬上中铺。妈妈却生气指责,男孩也不予理会。

接着,妈妈又开始询问男孩要不要喝水,在男孩多次表示不渴后,她仍不罢休,甚至带着哭腔哀求,男孩被纠缠得白眼直翻,最后崩溃大喊让妈妈安静。

可妈妈丝毫没有收敛,又开始询问男孩吃不吃午饭,依旧自顾自地说着,完全无视男孩的回应。

买盒饭回来后,妈妈称太贵自己不舍得吃,只给男孩买了一份,可男孩说不饿,还提到自己打完疫苗吃虾会过敏,爱吃虾的是表弟。

妈妈不仅不羞愧,反而生气指责男孩挑食,诉说自己的辛苦。

之后又在男孩不想吃饭时,执着地问他吃泡面的口味,还不顾男孩反感,坚持要泡海鲜味的。

最后,妈妈还拿表弟作比较,说表弟如何贴心,男孩终于爆发,愤怒地反驳。

妈妈则像受了天大委屈,向网友妈妈哭诉自己的不幸,指责男孩是白眼狼。

这场活生生的“表演秀”,让无数网友看完觉得无比窒息,特别是像这位“表演型妈妈”,从头到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感动。

表面上说着各种为孩子付出的话,自我牺牲的不易,实则不顾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感受,孩子已经多次表达自己的意愿,她完全听不见,看不到,最终就差把孩子逼疯了。

现实中,这样的父母,时有出现。

每次看到网友的分享,我都不禁感慨:他们的孩子活在爱和压力的夹缝里,该有多难。

有妈妈觉得女儿不结婚让自己丢脸,扬言要把她嫁给山里的谁谁谁,问题是,这位妈妈本身婚姻并不幸福,却要绑架女儿结婚。

还有大半夜做在孩子床头哭,试图用眼泪让孩子愧疚,乖乖听话。

还有的,问孩子吃不吃苹果,孩子说不吃,她不停劝说“吃一个”。孩子说了不吃,她直接递过来,说“削好了,吃吧”……最后孩子被迫无奈只能吃了,她很得意地说道:“我就说吃吧,刚刚还说不吃”。

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谁遇到同款父母?我们当父母的,又是否不小心就陷入这种习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头上的思维逻辑。

别以爱的名义,软控制自己的孩子,真正对孩子的爱,应该将倾听、尊重和信任孩子转化为实际行动中。

1、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

多花时间专注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交流时,看着孩子的眼睛,用点头、微笑等方式给予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

孩子分享学校里的事情,哪怕是琐事,也不要打断,耐心听完后再发表看法。

另外,当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时,比如对学习的厌烦、和同学的矛盾,不要急于否定或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先表达理解,如 “听起来你在这件事上很委屈,能和我多说说吗”,引导孩子把内心的想法全部说出来。

2、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

遇到和孩子相关的事情,如周末活动安排、兴趣班选择,要和孩子商量,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就算父母有自己的期望,也不要强行要求孩子,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客观地告诉孩子,如 “我觉得XX能培养你的XX,但最终还是你自己决定”。

生活习惯方面,只要孩子的习惯不影响健康和他人,就不要干涉。

比如孩子喜欢把房间布置成自己喜欢的风格,哪怕有些杂乱,也可以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制定定期整理的规则,而不是强行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改变。

3、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

多给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即使一开始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立刻接手,而是给予指导和鼓励。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解决办法,而不是直接插手帮孩子处理。

同时,不要总是对孩子过度保护,比如孩子想参加户外探险活动,只要活动安全有保障,就应该支持孩子去尝试,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写在结尾:

正如纪伯伦所说:“亲子关系不是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父母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应在爱与尊重的基础上,与孩子建立健康的关系。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反思自己的行为,用真正的爱去滋养孩子,让孩子在温暖、理解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让亲子关系充满温暖与和谐 。

不知道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分享。

我是哎呀妈,各大平台签约作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爱写作,爱看书,爱看电影电视剧。育儿这条路,我们一起携手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注:图片来源网络截图,侵权联删。

0 阅读:0
哎呦喂育儿

哎呦喂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