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生态康养空间

经济日报 2024-11-01 04:10:26

近日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出,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在我国老龄化深入演进的背景下,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不仅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也为供给端更新迭代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中,生态康养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在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基础上,如何持续拓展生态康养空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研究。

自然界以千差万别的形质交互作用,构成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紧密关联。“湖水可以当药,青山可以健脾。”我国独特的三级地理阶梯及丰富的气候环境,为拓展生态康养新空间奠定基础。只有牢固树立全民健康理念,将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才能满足人民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态康养需求。通过依托各地各具特色的资源禀赋优势,围绕“绿养”“水养”“文养”“药养”“动养”“食养”等特色路径,有助于生态康养与医疗服务、养老保健、旅游文化、体育赛事、自然教育、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多业态有机融合,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未来,要高质量地推进生态康养,应多措并举。

一方面,构建“政府引领、企业运营、群众参与”业态,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生态康养。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为深化社会分工、形成完备产业体系、促进技术迭代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乡村康养产业投融资体制。多措并举筹措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对乡村康养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建立乡村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基金。搭建乡村生态康养建设项目库,采用贷款贴息、融资补贴等措施,有效提升绿色金融支持精准性。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促使我国乡村发展的“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得到同步提升。

此外,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激发自然瑰宝的健康效益。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也是弥足珍贵的自然瑰宝和福泽全民的健康宝库。应在加快国家公园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和价值核算的同时,根据公益性和供给消费方式的不同,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服务、生态保护补偿,推动外溢共享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鼓励成立科技创新联盟,积极整合和充分发挥国家、地区的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等科技资源优势,加强感知平台建设,不断夯实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技术支撑。 (作者:樊良树 来源:经济日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