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年,有这样一个人,他死前留下了一句“我一死,大清必然灭亡!”的这样遗言,最后真的预言了大清王朝的结局。
在他死后的10天,溥仪皇帝退位,清朝就此灭亡。
说这个预言的是谁?难道他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良弼的身世与早年经历爱新觉罗·良弼,1877年出生于四川成都。
作为努尔哈赤幼弟巴雅拉的后裔,良弼的家族曾经历过从显赫到没落的跌宕起伏。
所以,良弼虽出身显赫,却经历了与其身份不符的贫困童年。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祖父伊里布是签订《南京条约》的大学士,这一家族背景也深深影响了良弼。
伊里布
1899年,22岁的他被选派赴日本留学,这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在日本,良弼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他不仅专注于军事知识的学习,还广泛涉猎各类学问,试图从多个角度理解世界的变化。
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期间,良弼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他编纂了《参谋要略》一书,不仅展示了他对军事理论的深刻理解,更将西方先进军事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这本书的出版,使良弼在军事界崭露头角,也为他日后在清朝的仕途铺平了道路。
然而,良弼的留学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作为满族贵族,他在革命思潮日盛的留学生群体中处境微妙。
面对来自革命党人的敌意,良弼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应对方式:他不仅没有隐藏自己的身份,反而更加彰显自己的满族特征。
这样的行为,也反映了良弼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坚持,以及他在新旧思想冲突中的独特立场。
从留学生到军中新秀1903年,良弼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
回国伊始,良弼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被任命为练兵处军学司监督,开始了在军中的快速晋升之路。
27岁时,他已成为保定军校校长,负责培养新一代军事人才。
良弼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他将西方军事理论与中国传统兵法相结合,培养出了一批既懂现代战术又深谙本土文化的军官。
1907年,良弼在镇压安徽霍山起义中初显身手。
面对复杂的地形和顽强的抵抗,他灵活运用所学,巧妙地结合了现代军事战术和传统游击战略,最终迅速平定叛乱。这次成功让他在军中声名鹊起。
但作为满族将领,他常常面临来自汉族同僚的质疑和排挤。但良弼并未因此退缩,而是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他提出"军中无满汉之分"的理念,努力消除族群间的隔阂,逐渐赢得了广泛支持。
1908年,良弼被任命为陆军第一镇统制,这是他施展抱负的重要舞台。
他发现清军存在装备落后、训练不足、纪律松懈等问题,立即着手进行全面改革。
良弼推行的改革措施包括引入西式训练方法、改革军制、建立新的军事教育体系等。
他特别重视提高士兵的文化素质,在军营中开设了识字班和技能培训课程。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军队中可谓独树一帜。
在良弼的努力下,第一镇很快成为清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他的成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1910年,他被提为陆军部侍郎,成为了清朝的朝廷重臣。
良弼的改革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守旧派官员对他的做法持怀疑态度,认为过于激进。
但良弼并未因此止步,他通过实际成效来回应质疑,逐渐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良弼还参与创立了军谘府,仿照日本参谋本部的模式,统筹全国陆海军事务。
作为军谘府的"谋主",他为清军的现代化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良弼太过于在意打造陆军军队,导致海军等方面几乎没有进展,这导致了军队整体实力的不平衡。这个遗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晚清军事改革的困境。
尽管如此,良弼的努力为衰落的清朝带来了一线希望。
革命风暴中的良弼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的枪声打破了秋日的宁静,辛亥革命的烽火瞬间席卷全国。
在北京紫禁城内,良弼站在御花园的亭子里,望着远方阴沉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忧虑。
作为清廷军中的新秀,他深知这场革命将彻底改变中国的命运。
革命的浪潮如滚滚洪流,很快就冲垮了清朝在各省的统治。面对这场空前的危机,良弼主动请缨,希望率领禁卫军南下镇压起义。
然而,朝廷却犹豫不决,最终选择了调动北洋军。这个决定让良弼感到失望和不安。
就在清廷举棋不定之际,一个熟悉的名字再次进入了众人的视线——袁世凯。
作为北洋军的实际掌控者,袁世凯成为了清廷唯一的希望。
然而,良弼对此人却深感不安。他曾多次向朝廷进言,力陈袁世凯野心勃勃,不可重用。可惜,他的警告并未得到重视。
1911年11月,袁世凯正式出山,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袁世凯开始着手削弱良弼的权力。
他先是安排北洋将领冯国璋取代良弼,担任禁卫军统制,随后又以"重用"为名,将良弼调任军谘府军谘使,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军权。
失去了军权的良弼并未就此屈服。他敏锐地察觉到袁世凯正在玩弄两面手法,一边利用北洋军的实力压制革命军,一边又暗中与革命党人谋划清帝退位。
良弼意识到,如果不采取行动,清朝的命运将难逃覆灭的结局。
1912年1月,良弼与溥伟、铁良等一批忠于皇室的贵族秘密会面。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们聚集在一座幽暗的宅院里,商讨对策。
经过激烈的讨论,他们决定成立"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良弼被推举为实际领导人,肩负起挽救清朝的重任。
宗社党很快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宣言,要求罢免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并号召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
这一举动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政坛引起了巨大震动。
然而,良弼的处境却越发艰难。袁世凯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革命党人则将他视为"革命大患"。
1月17日,在一次关键的御前会议上,当袁世凯提出清帝退位的建议时,良弼当场予以驳斥。会议陷入僵局,南北和议也因此中断。
良弼的坚持虽然暂时阻止了清帝退位,但也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袁世凯加紧了对他的打压,革命党人则将他视为必须铲除的对象。
就连一些保守的清廷大臣也对他心生不满,认为他的做法过于激进。
被革命党彭家珍扔了炸弹1912年初,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良弼,这位清廷的重臣,已然成为众矢之的。革命党视他为阻碍共和的顽固分子,而袁世凯则将他视为夺取大权的绊脚石。一场针对良弼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1月26日,寒风凛冽。良弼结束了一天的公务,乘坐马车缓缓驶向光明殿胡同的家。
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马蹄声在寂静的夜色中回响。就在马车即将到达家门口时,一个身着军装的年轻人突然拦住了去路。
这名年轻人自称是奉天讲武学堂的使者,手持一张名片,恳请与良弼当面商议国事。良弼虽感疲惫,但听闻是故友所派,便准备下车相见。
就在良弼刚踏出马车的瞬间,那名年轻人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个圆形物体,猛地向良弼投掷而来。
良弼瞬间意识到危险,本能地想要躲避,但为时已晚。"轰"的一声巨响,炸弹在良弼脚边爆炸,气浪将他掀翻在地。
混乱中,良弼感到左腿传来剧烈的疼痛,鲜血很快浸透了他的衣袍。
他勉强抬头,看到那名刺客已经倒在血泊中,显然被自己投掷的炸弹反伤。周围的卫兵和仆人惊慌失措,纷纷冲上前来查看良弼的伤势。
良弼被迅速送往医院,医生们为他进行了紧急处理。
然而,伤口的感染和失血过多使良弼的情况每况愈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良弼召集了家人和亲信。
他的声音虚弱但坚定,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
"我一生戎马,死亡从未让我畏惧,"他缓缓说道,"那个刺杀我的人,他是个英雄,因为他看清了历史的方向。"
良弼停顿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我死后,大清恐怕也将随之而去。这是无法阻挡的。"说完这些话,良弼闭上了眼睛,仿佛卸下了肩上的重担。
预言成真:清朝的覆灭良弼的离世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连串的涟漪。朝野上下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宗社党的成员们,曾经意气风发的贵族们,此刻如惊弓之鸟,纷纷逃离京城。他们的退缩,无疑加速了清朝的崩溃。
袁世凯抓住这个机会,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步棋。他巧妙地利用革命党的压力,同时又暗中操纵朝廷内部的局势。在他的运作下,清廷的抵抗意志迅速瓦解。
隆裕太后在这场风暴中显得格外无助。
她曾经高高在上,如今却只能在泪眼朦胧中苦苦哀求袁世凯的使者,祈求能保全自己和年幼皇帝溥仪的性命。
1912年2月12日,也就是良弼去世后的第十天,一纸诏书从紫禁城传出。
溥仪,这位年仅六岁的小皇帝,在退位诏书上盖下了他稚嫩的手印。就这样,统治中国近三个世纪的清王朝,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悄然落幕。
良弼临终时的预言,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应验了。他的死,就像是一个信号,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当他说"我死,大清遂亡"时,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预言会如此迅速地成为现实。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人能够阻挡。
良弼的故事,成为了这个大时代变革中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落幕,也预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资料1.良弼之死——中国网,2011年9月10日发布
2.爱新觉罗·良弼——百度百科
卧隐峡江
他不死,10天后就亲眼目睹清朝灭亡![笑着哭]
雪儿
太台举了他了
旺财辉
小编是良弼的后人,
掠戎迪狄
现在娱乐圈和所谓的艺术圈就是这帮满毒的余孽!
李花
穿越成良弼,宣统继位,说服摄政王载沣禅位给袁世凯当皇帝。两三年后,举起义旗先于黎元洪成功。由于汉人对🈵人防范,表示不当总统,推举宋教仁当总统。稳稳的青史留名![墨镜][得瑟]
Andy Wang 回复 11-10 10:50
就等你的执笔了,报出笔名吧[笑着哭]
阿封
有慈禧在,多牛的人都没有用
用户83xxx53
他死不死清朝都要灭亡[呲牙笑]
星仔
大趋势,非一人之力所改变。
TT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用户10xxx96
大清拓宽了疆域,但也出现战略性错误,防汉人甚于防洋人,是最大的错误。乾隆罪不可恕
星仔 回复 07-27 05:04
大趋势。一个民族固守,安逸久了都会这样。去日的大英帝国,和今日的美国都逃不了这种索命运。
禾欠。
他要是死几年也是这么说的,已经要没了好吗
用户10xxx48
你一死,天就亮了
油画肖像风景
树碑立传为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