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依托几处关键岛礁建立的南海局势应对体系正持续发挥作用,如何一劳永逸解决岛礁的供电问题,推进岛礁开发建设,也成为了中国现在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九段线内的这轮大动作事成之后,将进一步巩固中国的岛礁体系,让我们在南海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依托几处关键岛礁建立的南海局势应对体系正持续发挥作用】
中科院等部门日前在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召开启动会,开始对“南海岛礁波风光储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的核心技术攻坚工作。
这一项目的核心是在之前广州能源所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基础上,开展海上波浪能、风能、太阳能及储能一体化发电平台的技术攻关,最终解决偏远海岛建设开发之中的电力不足问题。
中科院所说的电力问题,既包括了岛礁的建设用电问题,也包括了海水淡化等关键生存设施,以及岛礁上的雷达等军用设备的日常运行用电。
这类一体化发电平台的研制事实上也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是决定中国现有南海岛礁体系能否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关键。
【中国科研部门开始了“南海岛礁波风光储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的技术攻坚】
中国现在选择以波浪能、风能、太阳能为基础,来研制一体化发电平台,自然也是充分考虑了南海岛礁的现状,以及我国的相关技术积累情况。
以美济礁、永暑礁、渚碧礁这南沙三大岛为代表的南海岛礁,普遍距离海南岛较远,通过铺设海底电缆的方式,将电力输送到这些我国实控的有人驻守岛礁,需要在海底铺设数千公里的电缆。
此举不仅前期的建设投入太大,在电缆铺设完毕后也未必能够保证电压稳定,满足各岛礁驻守人员的实际用电需求。
【铺设海底电缆投入太大】
通过在岛礁上修建发电设施,或者利用海上发电平台就地构建电力输送体系,来确保一线供电势在必行。
在当前阶段,南沙三大岛等岛礁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柴油发电机来保障电力供应。这种发电模式不仅发电能力有限,发电所需的燃油也需要从上千公里外进行运输,不仅维持电力供应需要耗费不少运力,一旦海上出现长期的极端恶劣天气,便有可能出现被迫断电等情况。
中国之前想出的解决办法是建设一些小型的浮动核电站,来满足岛礁的电力需要。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的问世,也为建设小型浮动核电站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玲龙一号”的问世为建设小型浮动核电站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可浮动核电站的安全问题难以解决,如果未来南海地缘局势进一步恶化,这些浮动核电站必然成为他国优先打击的目标,且有可能因此造成诸多次生危害。
利用波浪、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发电需求也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而从中科院方面的表态上看,在此次提及的波浪、风以及太阳能这三种可再生能源中,波浪能会是核心的科研攻关方向。
中科院作出这一决定,主要是考虑到了作为一种利用海洋波浪运动所产生能量来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波浪能具备分布广、能流密度大等优点,更加适合在海上进行灵活部署供电。
【中国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已投入运行】
在2023年的时候,中国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已在广东沿海地区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的兆瓦级波浪发电技术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只要海上条件允许,“南鲲”号完全可以实现一日发电2.4万千瓦时。这足以满足3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理论上,一个类似于“南鲲”号的海上波浪能发电平台,就可以满足一座海岛的用电需求。
但波浪能同样是一种具备不稳定性,发电容易受到海上自然条件影响的能源。所以,中国不能将满足岛礁供电的所有希望都放在波浪能上,同时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发力,就是为了在波浪能发电不足时,弥补供电需求。
之所以不选择风能或太阳能作为重点发力方向,则是因为这两种发电方式同样不完美。
风能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同波浪能在海上风平浪静时发电量较少一样,风能在海上无风时的发电量也较为有限。另一个是风能发电需要在海上建设一定数量的风力发电机组,在南海来往船只众多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在所有岛礁附近都竖起大量发电机。
【中国不可能在所有岛礁附近都竖起大量发电机】
至于太阳能的问题,则是一旦海上阴天下雨,就无法确保有足够的发电量,而阴天下雨与海上无风浪的情况基本不会同时出现。
当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中科院仍旧在这三个发电技术领域发力之余,同步研究海上的电力储备设备,以便在海上自然条件较好的时候,提前储备足够的电力,确保无论海上出现任何情况都保证能源供应。
同时,与浮动核电站一样,这种作为岛礁“充电宝”的海上发电平台同样可能在战时遭遇袭击,即便科研部门实现技术突破,相关平台投入运行,各岛礁现有的发电体系应该也会保留。
整体上看,中国科研人员完成一体化发电平台的科研攻关工作确实需要一定时间,但作为中国完善岛礁体系,维护自身海疆安全的重要一环,相关工作必须要及时开始,在这一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后,彻底解决了电力供应问题后,中国才能够水到渠成,更加顺畅地开启后续的岛礁体系强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