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药的爆速只有500米每秒,为何就堪称古代大杀器?

黑狗安德 2024-04-07 00:49:18

火炮与火枪的历史非常久远,而最早的身管武器往往被称为火铳,在宋末已经出现;在元代就已经普遍运用;本质上都是黑火药这种最原始的发火剂在军事上的直接应用。而更为特殊的是,从800多年前的宋末元初一直到清末的接近700年,人类唯一能够直接实用的发射药与爆炸药,就是只有黑火药这一个品种。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度之间,只存在黑火药制造与使用的精良与否,而不存在本质性的差异。又因为成分配比最佳、制造最精良的黑火药的爆速,也不会超过550米每秒这个物理上限,对比近现代以无烟硝化棉与现代猛炸药动辄爆速都超过6000米每秒的最低水平,都差了一个数量级还多。这就导致在整个古代历史上,对火炮的使用其实进步都不算大。也就是到清末的红衣大炮。

对比元明时代的早期重型鸟铳,其综合技战术进步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是号称黑火药火炮技术已经“登峰造极”的拿破仑陆炮炮队与大英皇家海军的舰载长炮,其最大射速也不过每分钟4发的水平,而最大射程基本都在2.5公里之内。更大的相同点,还在于两者使用的基本都是大小类似于当今体育比赛用铅球的实心铸铁炮弹。说到这里,有人就要提出疑问了。那就是在各种小说甚至是古代正史的叙事中,往往把“大炮”在战场上的运用,描写的跟天神下凡、对敌降纬打击一般。从蒙古西征运用大炮攻城,一直到康熙用红衣大炮击溃噶尔丹的骆驼城,都是大炮制胜的经典。一旦齐射就会地动山摇;似乎与当今大口径炮群齐射的场景差不多。如果古代打出去的都是实心铁球,怎么会威力如此巨大?

其实古代的炮战,大部分场景下发射的确实都是实心炮弹。甚至蒙古西征用来攻城的,还是原始的抛石机外加黑火药火铳的混合战法。在古代战场上,一旦大规模运用火器,那么必然是响声震天、烟雾滚滚,基本上与当今春节期间密集燃放烟花爆竹的综合效果差不多。当今如果突然有人燃放几个“大麻雷子”,也能把毫无心理准备的路人普遍吓一跳,自然不难想象在农耕加游牧的中古,突然大量运用火器对参战人员的心理杀伤效果。往往会导致在气势上就先声夺人了;还会惊扰马匹,造成对手的胆怯与阵型混乱。而且黑火药大炮发射,大多是内部装填一个实心的铁球,再加上若干的铁砂之类。这种铁球可以最远发射到2公里之外,动能仍然很大。足够把并不算结实的砖土城墙直接砸个大窟窿。

如果是在海上,抛射到2公里之外的10厘米直径的铁球,也足够击穿任何木质战舰的外壳,从而导致船身严重受损甚至是立即灌入海水。而附加装填的铁砂之类,则可以实现类似大口径霰弹枪的近距离杀伤效果。一炮轰下去,足够在炮口之外数百米的范围之内产生大扇面的破坏效应,用来对付集群冲锋的马队或者步兵,都是极为有效的战场大杀器!

6 阅读:346
评论列表

黑狗安德

简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