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罪恶得到救赎,束缚人生的枷锁才会彻底打开,心灵才会得到真正的宁静,人才会真正得到幸福。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这名官员虽然逃脱了法律的罪罚,但没有逃脱精神的罪罚。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著作《卡拉马佐夫兄弟》里一名犯罪官员的精神罪与罚。
01
罪恶只要留在心里,就像墓石一样压着生活,罪恶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这名官员起初并未感到良心的责备,随着仆人的死亡,他也安心了。
他很长时间扑在繁忙的公务上,并将伪装现场抢来的钱财全部捐献,还参加多项慈善活动。不久后喜欢上了一个姑娘,并和她结婚。自以为结婚可以驱赶走孤独和烦恼,再走上新的道路,尽心对妻儿,就可以摆脱旧时的记忆。
然而,在结婚后的第一个月里,他开始害怕,如果妻子知道了这件事会怎样呢?随着儿女的出生,他越发的痛苦,自己曾经剥夺过别人的生命,怎么爱敢爱儿女,无法注视他们那天真无邪、明朗清澈的脸,没有资格去这样做。
他开始做可怕的噩梦,长期忍受痛苦的煎熬,为此也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他幻想着,向大家宣布,自己曾经杀过人,公布自己的罪行。最后他完全相信,在公开了自己的罪行后,一定可以治好自己的心病,永远安静下来。
是的,罪恶在没有得到真正的惩罚之前,是绝对消失不掉的,即使逃脱了法律、道德、社会的惩罚,也逃脱不了内心的惩罚。罪恶就像一粒种子,在内心里生根发芽,时间愈久,罪恶感越重,最终将吞噬自己。
《悲惨世界》里逃脱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让,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成为市长,每天过得警惕又低调,孤独沉默,为了赶走内心的罪恶感,他仁慈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但压在他心中的罪恶感始终没有消失。
02
人最大的恐惧源于内心,如果现实和内心的矛盾无法调和,那生活注定痛苦。
他决定坦白罪行这件事已经犹豫了三年,恰巧遇见了佐西马放弃决斗的事,成为了他的推动力。想着坦白后要永远离开妻儿,给孩子造成伤害,又感到惧怕。
他和佐西马长谈时决心很重,但以后两个多星期,他依然还来找佐西马。他感到痛苦不堪,他愿意接受痛苦,迫切想开始真正的生活,他告诉佐西马:
“我已经在地狱里过了十四年了。我愿意接受痛苦,开始真正的生活。一个人可能说着谎言在世上度过一辈子,临了再也无法追悔,现在我不但对邻人,连我的孩子都不敢爱。”
佐西马让他勇敢地去坦白,并告诉他:
“大家都会理解您的舍身行为,即使现在不理解,以后也会理解的,因为您献身于最高的、非尘世的真理”。
官员又来找佐西马,痛苦不堪,向他诉说。临别时,他说自己今后不会再来。
可到了深夜,他又来了,抱了抱佐西马,让他记住
“我第二次怎样到你这里来的。喂,你要记住这一点”。
03
坦白自己的罪过,弥补自己的过失,得到应有的惩罚,内心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宁
第二天,在官员生日这一天,他的家里聚集了很多宾客,他当着宾客的面详细讲了自己犯罪的经过,并拿出了证明自己就是杀人犯的证据:寡妻的十字架、信件和一本日记。
在场的人好奇地听完他讲的这一切,但认为他讲得是疯话。
法院也侦查了这起案件,认为他是寡妻的朋友,他拿出的那些东西,有可能是寡妻亲自给他,或者托他代为保存的。
官员的夫人也为他请了医生,医生得出结论,他确实有疯狂的征兆。此后官员一病不起。
佐西马去看望官员,但官员的夫人拒绝了,说自从官员和佐西马交流后才出现问题,是佐西马把她丈夫弄得精神失常的。
官员的病越来越严重,他强烈要求见佐西马作别,他的家人同意了。
官员见到佐西马,说道:
“我知道自己就要死了,但多年以来还是第一次感到了快乐和平静。我刚刚履行了应做的事,心灵里就立刻出现了天堂。我现在已经敢去爱我的孩子们,吻他们了”。
在近些年的新闻报道中,一些逃亡多年的杀人犯被抓获,有的甚至成为了资产百万、千万、上亿的老板。他们在审问中总是讲起早年的逃亡的经历,躲躲藏藏,低调温和,不敢和别人发生任何冲突,内心的罪恶感一直存在,总觉得有愧于受害者。直到被抓时,内心才得到真正的安宁。
04
善与恶都源于内心,战胜自己心魔和欲望的人才能掌控人生
官员告诉佐西马,自己曾经叮嘱过他,让他记住:
“我第二次怎样到你这里来的。喂,你要记住这一点”。
其实他打算深夜去杀死佐西马。
那一夜官员从佐西马家里出来,心里充满了斗争,突然憎恨起佐西马来,认为佐西马是唯一束缚他手脚的人,是他的审判官,只要佐西马活着,知道他的秘密,并谴责他,让他无法忍受,好像一切都是佐西马造成的,想报复他。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心魔。
人活一生不容易,生活本就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在充满重重压力和无尽欲望的生活里,人的内心难免会产生躁动,一旦恶的念头上来不加控制,那将酿成罪恶,洗刷不尽,毁掉人生。
无论是从事哪行哪业,每一个人生活都不容易,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多少人因破产、失业、负债而心态面临崩溃,矛盾的不断积累,生活里稍微的不顺,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冲动的魔鬼突然就跑来出来。但请记住,越是艰难,越要坚持,越要克制,越要磨炼,别让冲动的魔鬼,酿成无可挽回的错。
一星期后,官员死了,全城的人为他送行。后来慢慢地,大家相信了官员的供词,因为人们看到一个正人君子身败名裂总是幸灾乐祸的,并向佐西马打听细节,佐西马什么都没说。
五个月后,佐西马离开了K城,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信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