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背后
■李浩然
那个雨后的清晨,我第一次遇见了宋恒。草叶上还挂着细碎的雨滴,在操场上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深浅交织的绿草地升腾起淡淡的水汽。就在这时,一道身影如出膛的子弹般从我身边飞驰而过。
“你看,那就是我们连的‘兵王’宋恒。”新兵代鸿杰一说起自己的班长,眼中便流露出由衷的敬佩,“他体能出众,射击技术也精湛。在军营里,如果你遇到一个每次都比你跑得快、射击比你准,还比你努力的人,你也一定会佩服他。”
“好啦,准备集合训练了……”代鸿杰话还没说完,一转头就看到晨跑结束的宋恒已经迅速冲了过来。他慌忙连蹦带跳地回到自己的队伍中。宋恒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队列里的新兵们立刻精神一振,腰背挺得笔直,训练也变得更加努力了。
“我其实没啥故事。”听到我们聊天的宋恒,挠着头向我笑笑,随即带着队伍离开了。
上午的训练间隙,我又找到了宋恒,想跟他多聊一聊。
“我的成长与小推车有关。”宋恒笑着打开了话匣子。
那年,18岁的宋恒怀着满腔热情,走进英模连队“红三连”。没想到,新训中成绩拔尖的他,下连第一次体能考核就垫了底。
“在高手云集的英模连队里,我越想赶上,却落得越远。”渐渐地,宋恒萌生了退意,他像一只蜷缩的刺猬,逃避训练,遇事推脱。不久后,连队参加完上级比武,老连长让一名班长带着宋恒推着小推车去领奖。“我当时想着,哪有领奖用推车的,一定是罚我做苦力,就不情不愿跟着去了。”
到了现场,宋恒看着眼前那几十个奖杯、奖牌,还有厚厚的一沓奖状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奖品,惊讶得合不拢嘴。
夜里,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满是战友们那足足装满一车的奖品,连队这么多荣誉,却没有一个是自己挣来的,宋恒心里很不是滋味。睡上铺的老班长,俯下身轻轻对他说:“你是一个不错的苗子,只是还不够优秀。在我们三连,别人的优秀线,是我们的及格线!”
宋恒说,那段时间为了迎接下一次比武,他铆足了劲天天训练,发誓一定要为连队争回荣誉。一双胶鞋,他穿了没有多长时间,鞋底就被磨平了。凭着这股劲儿,宋恒入伍第一年便荣立三等功。此后数年,他在各项比武中摘金夺银,现在他一个人获得的奖牌、证书和奖品也能装满一个行李箱。
如今,宋恒已转岗到新式装甲步兵战车任车长。在近期旅里组织的新装备全武器射击全流程示范中,他所带领的车组一骑绝尘,熟练运用多装备、多弹种进行实弹射击,获得上级好评。
我站在训练场边,听着整齐的口号声排山倒海般涌来。我身后,一株株小草在阳光下舒展着幼嫩的绿叶。不久后,它们将悄悄染绿整个山野,给大地编织出迷彩的衣裳。
(本文选自2025年2月10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