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有情亦有魂,镌刻方得精品生—玉雕名师沈家法

班墨空间 2021-03-02 10:48:27

水天一色,澄湖碧月,光影交错,天际合一。“我深深埋在地下,我见证人们悲欢离合,看着人们辗转流离,旁观于世,渐渐地,我有了魂,明白了世间情。”玉是这样诉说的。

如今“在辽宁鞍山海城东南45公里处有一个小孤山出土的三件用岫岩老玉沟的玉料所打制成的砍斫器,距今12000年以上,这说明中国的玉器最早和石器一样是从打制到磨制到琢磨逐渐形成而来,这个玉器的出现只能说明在1万多年前中国大地上已经出现了玉石共用的年代,就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玉的特性、美丽的颜色和坚韧的品质,被先人们从以石为主的材质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材质做出特定的器具。

沈家法老师,1970年生于广东省连州市。师从曹志涛和张敏涛及罗志光三位老师。沈老师有自已独特的理念,老师认为三家相互兼容,是相互贯通的儒家教我们要仁义礼智信,是佛家渡人向善,静能生慧,道家遵从自然,生活一切源于自然,四季更递,亦如生老病死,无人能逃此劫,只是时间点的问题。而对文化的兴趣给予了老师独一无二的灵感。老师的身上有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老师的作品有着对生活中的一切承载的细致观察,如此才会有胸有成竹,栩栩如生的作品体现。

玉雕的每一次下刀都是一次挑战,需要老师独有的耐心与细心。而沈家法老师在做人待物方面培养了自身儒雅品格,他说:“面对教会我们的老师,前辈,应该心怀揣感激。不论遇见谁,都是来渡我们的。遇见君子,他让我们学会理解、感恩、包容;遇见小人,他令我们得以成长、坚强。”沈老师拥有独具魅力的豁达乐观,而这也将成为其工匠精神的一部分。

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沈家法老师的创作理念主要源于佛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管我们所遇到好的坏的,都要接受,好的得之我幸,坏的接受失之我命。佛法指引我们与人为善,诸恶莫作,因果有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天理迢迢,因果不虚。设计佛系作品时一般都是遵从佛法理念。艺术品之所以珍贵,并不是因为它的工艺材质或者好看,而是背后深厚的历史社会背景,以及极富想象与创新的表现手法。

沈家法的概要则认为:玉雕讲究因材施艺,具体到每件作品都不同的灵感。如《渡尽天下》主要是看颜色,这地藏王脸部位置是黄色,胸前位置是白色,且上面尚有复盖一小片红色。那很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地藏王的宏愿“地狱不空,势不成佛”。婆娑世界非净土,自然各有各的苦,所以佛引导世人向善,脱离六道轮回,离苦得乐,可世人认知有参齐,悟道有先后,所以地藏王发宏愿度尽天下,方才成佛。

沈老师在从事这一行业时,也遇到过付出的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的时候,当接外加工的活时,一般老板只是商家,设计雕刻并不精通,他注重款式, 而老师是根据因材施艺,做最合适的题材适合这块料,尽管最后做出的作品不是老板所要求的,但玉石身上的魂在沈老师的刀下有了情。

这样的困境沈老师也没有对商家做出妥协,而是越发注重玉石身上的魂,“作品,好的料子,好的设计,好的效果,有满足,成就感。”沈老师对于自身作品的精益求精让他体会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这是美的享受,也是成就感的体验,当被淹没魂的玉遇上沈大师,自此璀璨发光。

他于1997年自主创业成立"法宝斋"玉雕工作室至今。多年来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喜爱与收藏。2018年幸荣第五届中国沈丘"中原玉博杯"银奖、铜奖;2018年幸荣广东四会玉石雕刻"华表奖"优秀奖;2019年幸荣厦门首届"成功杯"铜奖;2019年幸荣第五届"深圳玉雕创客大赛"优秀奖。

艺术家的每一次创作行动就是一场自我意识与艺术生成之间的揣摩、试探、角逐,二者间持续较量直到意境达成,情绪释放并归于平静,方能获得皆大欢喜。

沈老师对于将来自己的定位,是终身学习将自己技艺提升,让更多美玉的情与魂被更多的人看到。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