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花上的斑文鸟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使用相同的相机参数设置。在拍摄过程中却可能得到效果,截然不同的两张照片。有可能你使用一种设置拍摄出了清晰的鸟类照片,但在使用同样设置的情况下去拍摄另一个场景下的鸟类,得到的照片却是噪点很多,模糊不清的。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的话,实际上它已经揭示了我们在进行鸟类拍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固定的参数设置,是不可靠的。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鸟类摄影者,你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来灵活的调整你的相机参数的设置。比如说,我们在晴朗的天气下拍摄一只体型比较小,活动比较灵活的鸟类的过程中,我们当然可以让光圈很大,快门的速度也很高,甚至可以把iso的数值压的很低。但是你使用同样的参数设置,在天气比较阴暗的情况下,而且鸟儿又处在一个很复杂的背景过程之中,你不去调整参数,那么可能得到的照片就会是一塌糊涂。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降低你的快门速度,但相机会提示你必须要把所有的数据放的很大了。这样的情况下仍然会得到一张很模糊的照片。
如果我们是在另一种情况下,比如天气的状况不是很好,阴天,雨天,光线不是很好。那么,你在这种情况下也会用最大的光圈儿和最适宜的快门和比较大的iso。但是,你就会发现,你拍出来的照片反而会是很清晰的。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会存在的。
所以说,我们在设置相机参数的过程中,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当你到一个新的场景的情况下,先去试拍一张照片。通过相机,如果有条件的话,你还可以把它直接导出到手机,或者更大的显示屏幕上来查看照片的效果。然后,根据实际效果来重新调整你的相机参数,对光圈,快门甚至iso值都可以重新的进行设定。
这种方式实际上也就提醒我们,鸟类拍摄实际上是一个随机的,非常灵活的一个拍摄技巧。它需要你,根据所处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你的设置。
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反而成为了你进行正确拍摄甚至理想拍摄的一个障碍,而最好的经验就是不死守固定的参数。比如说,我们拍摄飞行的鸟类,一定要把快门锁定在1/1000以上吗?这也需要根据你拍摄的对象来进行灵活的调整,千万不要死守一个规矩。更好的灵活的设置,是我们获得高质量照片的一个前提,也是你能够把鸟类照片拍好的最重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