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石榴红,共有精神家园在景宁

长安街知事 2024-09-10 21:10:45

“40年来,景宁县在民族团结、特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各族人民生活越过越红火,我感到十分高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景宁各族干部群众回信,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的殷切希望。

景宁畲族自治县1984年正式成立,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景宁40年来栉风沐雨,立足畲乡特色、山区特点、后发特征,走出一条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民族在此交往交流交融,也是对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最好注释。

长安街知事(微信ID :Capitalnews)于9月4日-5日跟随“2024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浙江篇”走进景宁,探访了这座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2023年9月以来,国家民委创新推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先后融汇贵州、云南、浙江等地经验,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载体、拓展路径,助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共富密码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在景宁县双后岗村的“进村调研第一站”党建展示馆,常态化面向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新一代的讲解员生动讲述着景宁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高质量发展的共富“密码”。

景宁地处浙南山区,群山重叠,极少平地。方圆1950平方干米的土地上,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779座,几乎占了浙江省1/4。

景宁的春华秋实得益于山的馈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人们的衣食住行仰赖于山,也长期制约着景宁的发展。

时间回溯到2002年,在浙江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带队到景宁调研,看项目、访畲村,为民族地区发展把脉定向,指出“畲乡的特色要充分展现出来”。

这一基于扎实调查研究的重要论断,为景宁立足生态禀赋、民族特色和文化资源发展全域旅游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景宁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09年,大均乡创建了景宁县第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畲乡之窗”景区,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主导产业,发展农家乐民宿休闲旅游,现今形成了57家民宿农家乐、550余张床位接待能力的梯级高品质住宿餐饮业集群。

现在,景宁保留了丰富多样的生态条件,绿色发展成为最大的优势。作为浙南重要生态屏障的景宁,不仅有高山湿地动植物保护区,也辟出了众多生态农场。

2017年,景宁从海拔600米这一自然分界线入手,创立“景宁600”品牌,形成以惠明茶为主导,高山果蔬、中药材为优势,中蜂、地瓜面、苔藓、多肉等为特色的“景宁600”农业产业体系,农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多倍。

从传统工业到生态工业,景宁引育竹木加工、精密制造、畲医药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招引落地多个知名企业和“中国畲药谷”等特色项目,拓宽各族群众就近就业渠道。

在过去,景宁人“闯出去”,在全国各地进行小超市、小宾馆和小水电的“三小经济”。如今,留在景宁的人在“千万工程”“八八战略”的指导下携手走向共富。

在由传统民居改造成的民族书屋内,大均乡乡长詹惠淇正在为村干部宣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她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讲述了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之中。

詹惠淇是土生土长的丽水人,2018年毕业后回到家乡发展。作为中央民族大学的毕业生,她讲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有感触。“这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落实在各项细小的工作中,就是要从各个方面促进交流、交往、交融”。

柯淼峰也是回乡发展的青年人。2014年,他回到大均村开起一家农家乐。家乡不仅山青水秀生态好,还大力发展风情旅游,柯淼峰觉得自己似乎没有不回来的理由。

无论是年轻的干部,还是返乡的创业者,这些在大城市中接受高等教育后的青年人,在景宁开始了一场场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试验。

2023年景宁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人均GDP9万余元。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分别为1984年建县时的198倍、293倍。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本质要求。寻找到共富密码的景宁为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共有精神家园

“党似日头暖心房,农村面貌换新装。畲民踏上共富路,幸福生活万年长......”9月5日,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正在大均村村口进行。

大均村坐落于瓯江支流小溪的溪谷地带。还未踏入大均村,清脆透亮的畲族民歌便先传入耳中,畲族姑娘蓝景芬正和她的姐妹们演唱原生态畲歌《颂党赞歌飞过山》。

蓝景芬是浙江省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景宁县民促会畲歌队队长。谈起畲族民歌,蓝景芬说:“畲歌是畲族人传情达意、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习唱畲歌了。”现在,民促会畲歌队中除了畲族人,还有对畲族民歌感兴趣的各族同胞。

景宁地方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邱胜平,也在这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中表演了景宁本地传统的体育项目“畲乡功夫”。

“景宁各个民族的关系,可以用‘不分你我’来形容。”邱胜平介绍说,畲乡功夫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功夫,是生活在景宁的各族同胞在生活生产交融中形成的地方体育运动。为了向各族群众宣传畲乡功夫,邱胜平曾多次在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中表演。

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些年来,每年九月景宁都会举办“民族团结宣传月”系列活动。

景宁的文化活动众多且丰富,这背后是小城铸就的文化认同。景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毛华庆告诉长安街知事(微信ID :Capitalnews),历任景宁县委县政府一直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活动加强各族群众的政治、文化素养,让各族群众长期处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之中。

9月4日晚上,景宁畲乡古城非遗文化巡游热闹非凡。“畲族三公主”带领畲族姑娘们穿街而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表演者载歌载舞、祈福联欢。

9月5日,三月三广场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摇锅、龙接凤、採柿子、赶野猪,也吸引众多游客争相参与。

这些文化活动的表演者大部分来自于各族群众,大家自发载歌载舞,展现家乡发展的新时代新风貌。

“在‘手相牵、情相连、心相通’的交往互动中,各族群众加深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心理认知,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景宁县民宗局局长蓝海宽告诉长安街知事(微信ID :Capitalnews)。

在各民族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中,走在景宁的街道上,可能很难通过某个显著的特征来判断这是哪个民族。据介绍,景宁各族群众通婚率很高,汉、畲、苗、满、回、藏等20多个民族早已成为了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成就展上,一个名为“之江同心·石榴红”作品备受关注。它宽56厘米,代表56个民族;高75厘米,代表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石榴正面图案,象征着56个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