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与张辽到底有什么仇?如果李典要报仇,能杀了张辽吗?

此刻尽是思念 2025-02-02 11:06:57

【前言】

三国时期,那可是英雄遍地,人物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然而,在这些宏伟历史的背后,常常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李典和张辽,这两位曹魏的猛将,他们之间有着一段深仇大恨,在三国的编年史上,这只是一个被轻轻带过的小片段。想当年,张辽听从吕布的命令,将李典的全家杀害,从那以后,虽说两人同在一个阵营,可彼此之间的隔阂那是相当深。今儿个,就让咱们走进历史,把这段恩恩怨怨的缘由给揭开。

【山东巨野,李氏宗祠】

东汉末年,在山东的巨野县,那是李氏一族兴旺发达了数百年的家乡。李氏家族历代积累了众多的房产和田地,在当地更是以文韬武略闻名。当下,李氏宗祠的香火一直旺盛着。李乾作为李家的嫡长子,负责管理家中产业,而李典作为家族中的年轻小辈,年纪还小。

这一年,中原那地儿乱了套,黄巾军闹起来了,各路军阀都纷纷响应朝廷的征讨令。李乾瞅着这乱世就要来了,就带着全家投靠了当时还没啥名气的曹操那儿。

“哥,咱真得离开老家吗?”李典拽着李乾的袖子,眼神里满是不舍,“爹还在宗祠呢,祖宗也在这儿呀。”

李乾沉默了一小会儿,然后慢慢地讲道:“典儿啊,这世道眼看就要乱了,咱们得离开家乡,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先躲躲曹操那强大的军势,等以后世道太平了,咱们再回来祭祀祖先,把宗祠修整一番。”

李乾心里明白,当下大乱即将来临,山东这块地儿已然守不住了,自己得带着一家老小离开家乡,去投靠那时候还没啥名气的曹操,靠着他的势力来熬过这动荡不安的世道。

李典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特别眷恋自己的家乡。他清楚地记得父亲一直守护着宗祠,也记得那祖宗的牌位稳稳当当地挂在正厅里。他一次次地向李乾恳求,期望能够留在故乡。

李乾心里清楚李典的想法,然而当下大敌当前,得把大家放在首位,小家只能暂且放一放。李乾只好轻声细语地安抚李典,让他暂且忍耐一下,并且告诉他,等以后这乱世安稳下来了,肯定会回到家乡,把宗祠修整好,好好祭祀先人。

出发前,李乾领着李典在宗祠墓地兜了一圈,恭恭敬敬地向先人叩拜,念叨了一番祷词,以此表达对家乡故土和祖宗的留恋不舍之情,这才踏上了远行之路。

走出村子的时候,李典回头望去,故乡里鸡叫声、狗叫声交织在一起,邻里们纷纷挥手道别,他的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他在心底暗暗立下誓言,务必要让这动荡不安的世道恢复平静,然后回到家乡,把宗祠重新修建起来。

在曹营里,李典慢慢长大,随后便跟着李乾以及族人们学习武艺、操练军事。兴平元年,曹操出兵征讨黄巾残部,李典跟着李乾奔赴战场,还立了头功。没过多久,徐州牧陈宫发动叛乱,曹操亲自带领大军前去征伐。就在这个时候,兖州的猛将吕布瞅准时机,把兖州给夺了去。

“主公啊,吕布打过来啦,俺在巨野的一家老小还在那儿呢,怕是不好保住啊。”李乾神情严肃地向主公说道。

“吕布这人贪婪成性,肯定会派大批兵力来侵犯咱们的家乡。”李典同样攥紧了拳头说道。

曹操思索了一会儿,言道:“我军才将徐州的大乱平定,实在没能力分兵去救援。你们要是想前去营救,那就自己率领兵马回老家吧。”

李乾和李典相互瞅了瞅,旋即就带着五百名士兵,火速赶往巨野去施以援手。

听说陈宫谋反这事儿,李乾跟李典那是吃惊不小。他俩原本觉着跟着曹操就能把天下这大乱给平定了,哪承想曹操这边自己出了问题,内部矛盾不断。陈宫这么一反叛,曹操肯定得调兵去徐州,那兖州可就空虚了,这对山东的各路诸侯来说,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特别是兖州牧吕布,这人贪婪又狡诈,肯定会瞅准机会,对巨野等地发起攻击并占领。当下巨野就只有李家的老幼妇孺在那守着,压根儿就没能力去抵挡吕布的军队。

李乾跟李典相互瞅了一眼,当下就请求率领兵马回故乡去救援。他们得赶在吕布抵达之前回到巨野,安抚民众,把防御工作做好。就算只有五百人,那也得跟吕布的军队较量一番。

曹操这会儿没工夫操心别的事儿,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李乾跟李典赶忙把家族的武装力量整理好,马不停蹄地往巨野老家赶。这一路上,李典心里七上八下的,老是惦记着家乡的亲人是不是平平安安的。他们得抢在吕布前头回到巨野,好保住老百姓的命。

【巨野村外,吕布大军压境】

过了好些天,李乾他们回到了巨野,却瞧见村外吕布手下的猛将张辽已然带着军队把村子给围住了。

“赶紧打开城门投降,就能饶你们一条性命!”张辽手握方天画戟,身着虎纹战衣,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张辽,你别太过分了!”李乾怒声喊道,“我李乾今儿个就要让你放下武器投降!”

好嘞,:话落,李乾就率领军队冲进了重重包围之中。双方军队激烈拼杀,李典也使足了劲儿前去迎战。然而,张辽功夫了得,没一会儿就把李乾他们这批援军给打得七零八落。

“嘿哟,这可真是引狼入室啊,简直蠢到家了!”张辽大笑着说道,紧接着就下令让吕布军登上城池展开屠城行动。

“哎呀,不行——!”李典想要加以阻拦,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得城中传来阵阵惨叫,吕布的军队分成了两路,一路大肆搜刮钱财物品,另一路则残忍地杀害百姓。那李氏宗祠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就连老的、小的、妇女和孩子都没能逃脱这场灾难。

“快停下!快停下啊!”李典泪如泉涌,然而却毫无办法。

待城中变得一片死寂后,张辽这才领兵撤去。李典则跪在那满是尸骨的城中,悲恸大哭。

连着多日紧赶慢赶,李乾和李典好歹赶在吕布大军之前,回到了巨野老家。可谁承想,张辽已然带兵把城给围了,压根就没时间去组织防御了。

张辽冲着城中喊话,让他们赶紧投降,要不然全都得死。李乾瞧着局势不妙,没了别的办法,只得带着五百残兵拼死往外冲。李典跟着李乾拼死血战,使劲抵抗着。

然而张辽功夫了得,没一会儿就把援军给打垮了。李乾在战场上丢了性命,就李典一个人,哪能是张辽的对手呢?眼瞅着张辽在城楼下坐镇,吕布的军队登上城池开始大肆屠杀。

李典满心悲恸,却毫无办法。得知宗祠遭焚,他只得跪在地上,冲着天空大声呼喊。往昔那无比热闹的家乡,如今已是破败不堪,到处都是尸体。

要是时光可以倒转,他断不会离开家乡那片土地。就算是拼死一战,也总比就那么干看着家不成家、人不像人要强得多。那时的他,既天真又莽撞,这让李典一辈子都备受折磨,痛苦不堪。

【逍遥津,命运交汇】

光阴流转,吕布吃了败仗后被杀,张辽归降曹操,成了一员猛将。与此同时,李典也慢慢崭露头角,进入到曹军将领的行列之中。这两人交过手后,心里都清楚当年的那一段事儿,但谁也没把它说出来过。

想当年,张辽杀得眼红,而现今他身负重任,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莽撞的小伙子了。李典心中虽怀有仇恨,可他也清楚,面对这深仇大恨,硬拼不行,得懂得适时退让。

这么一来,这两人看着好像挺和睦,实际上心里的嫌隙可不少呢。曹操想要猛将,那也就只能对一些事儿装没看见,得过且过了。

赤壁之战结束后,孙权突袭夺取荆州,曹操调遣兵力予以应对,李典与张辽均在调兵之列。

“哈哈,老夫身旁有诸位猛将,这一回必定能够大败孙贼!”曹操笑着说道。

在逍遥津这个地方,两军展开了对峙。张辽充当先锋,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把东吴军打得大败。李典也带着一部分兵马冲了上去。

“来呀,让我瞧瞧你有多大能耐!”张辽手握双戟,和李典面对面地准备开打。

“给我死!”李典厉声喝道。这两人交手了数十个回合,李典慢慢地处于劣势,心里清楚自己不是对手,于是就带兵撤回援救去了。

“哟,跑得还挺快!”张辽一脸不屑地说道。

虽说李典在一对一的较量中没能成功复仇,不过在这场战斗里,曹军还是取得了重大胜利。而张辽也正因如此,得到了曹操更多的赏识。

好些年过去了,张辽已然归降曹操,摇身一变成了猛将。李典呢,经过一番苦心运作,也慢慢在军队里显露头角。这两人原本有着深仇大恨,可最后却走到了一块儿,站在了同一阵营。

张辽在历经无数生死之战后,望着这壮丽山河,已然放下了往昔的痴念。李典呢,虽始终难以忘却家破人亡所带来的伤痛,可他也清楚,在当下这关乎大义的情形面前,个人的仇怨得暂且放一放。

这么一来,两人看上去倒是相处得挺和谐,曹操呢,他需要猛将,也就对一些事儿睁只眼闭只眼。不过,他俩心里都清楚,彼此之间的那层隔阂照样还在。

赤壁大战结束后,张辽与李典一同随曹操挥师南下征讨东吴。两方军队于逍遥津相互对峙。张辽瞅准时机出兵迎战,将东吴军队打得大败。李典同样率领士兵奋勇出击。

这两人总算又碰上了。李典心底那复仇的火焰再度熊熊燃起,打定主意要靠武力来一雪前耻。可张辽的武艺还是那么厉害,李典到底不是对手,只得满心不情愿地撤了。

哪怕是败给了张辽,李典对自己那也是一点儿都不心软。他心里清楚,当下讨伐孙权才是更为要紧的事儿,个人的那些恩恩怨怨先放一放再说。

【病榻前,风声残烛】

赤壁之战结束,曹操着力稳固北方局势,而后将重心转向南方的侵略。与此同时,张辽、李典等勇猛战将也陆续被调往南方守卫边疆。

南方那地儿潮湿得很,到处都是瘴气,曹军的将士们好多都被传染上了疾病,死的人那是数都数不过来。李典也没能躲过去,在南方就染上了病,病情严重得都快不行了。

躺在病床上的李典,意识模糊,满脑子都是曾经家破人亡的那一幕幕。

“典儿,咱回家啦……”李乾的身影如同幻影一般,在床前显现。

“叔父啊,我对不住您,也对不住咱族人……”李典嘴里小声嘟囔着。

“仇恨会被智者终止,典儿,你得学会宽恕……”李乾的幻影渐渐消失不见。

“宽恕?”李典一脸苦涩地笑了笑,“我实在没力气再打下去了,张辽,这事就算了吧……”

没过多久,李典就去世了,活了三十多岁。后来,张辽也因长期劳累而患病,在南方离世。

两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情情愁愁,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结束了。在编年史里,这不过是被简单提及的一段往事。然而,在那起伏不定的时光中,他们实实在在的经历,着实让人感慨万千。

在南方那又闷又潮的气候当中,李典终究没能逃过瘴疫的侵袭。他整日整夜地发着高烧,意识也逐渐变得模糊,陷入了昏迷状态。

这会儿,李典病榻之前,李乾以及李氏亲人们的身影一一浮现出来。他们一边念叨着对李典的思念,一边又嘲笑李典的没本事和懦弱。

“叔父,我对不住您,对不住全家人啊……”李典满心懊悔,不断自责着。

他忆起自己年少时那股子轻狂劲儿,毅然离开了家乡,从此再没得到过重回故乡的契机。想当初,那深仇大恨尚未得报,而现如今,他却只能默默地在这异地他乡合上双眼。

“典儿,仇恨这东西,聪明的人会选择放下,你应该学着宽恕……”李乾的幻影显现出来,这般劝说道。

李典无奈地苦笑着,自己都快不行了,哪还有心思去琢磨那失败的复仇之事呢?

“张辽啊,算了吧……我实在是没力气再打下去了。”李典轻声嘟囔着。

他心里清楚张辽那是强大得无人能敌,自己压根儿就不是人家的对手。眼巴前儿最重要的是能保住性命,那仇啊恨啊的,就让它们都随风散了吧。

最终,在南方那弥漫的瘴雾里,李典带着满心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当时他才三十多岁。后来,张辽在南征的过程中因过度劳累而身患重病,没过多久,便在异乡与世长辞。

两人之间的纠葛,就这般随着时光悄然消逝。小说中虽仅寥寥一笔带过,然而却蕴含着无数生命的喜怒哀乐。

李典离世后,曹营里再也没人说起那档子过往之事了。毕竟激烈的战火一直没停,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哪还有人有闲情去感叹往昔呢?

李典的那些手下,眼睁睁看着督帅没了,心里悲痛万分,只能把这股悲痛转化成对仇敌的深深憎恶。他们咬牙切齿,立誓一定要报这血海深仇,要为老将军讨回公道。

“典将军已然在他乡丢了性命,可我们一定会帮他达成心愿!”李典手下的将士们这样讲道。

于是乎,他们使尽浑身解数投入到战斗之中,即便为曹魏立下诸多战功,也难以弥合心中那仇恨的裂痕。或许唯有亲手将张辽的脑袋砍下来,才能让自己得到解脱。

然而最终,那仇恨的种子也只能陪着他们深埋于地下六尺之处。活着的人依旧继续着生活,逝去的人则如同烟尘般消逝无踪。没人会想起,也没人会在意这场未能完成的复仇之事。

光阴似箭,新的仇怨不断产生,旧的恨意则慢慢被人们遗忘。然而,只要一说起李典和张辽,当年那桩未了结的血海深仇,还是会让人忍不住感叹万分。

小说里只是简单提及,然而其中的苦涩与遗憾又有谁能真正明白呢?人生这般坎坷波折,我们又怎能仅仅是个看客呢?

【结语】

李典与张辽,这两位曹魏的著名将领,之间竟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深仇大恨。在诸多机缘的凑合之下,他们走到了一块儿,一个一心想要报仇,另一个则显得高高在上,可最终,两人都只能无奈叹息。

人生仿若清晨的露水,兴盛到极点后便走向衰落。往昔的仇恨如今已如同过眼云烟,在编年史上也仅是一个小小的章节记录罢了。后来的人读到此处,难免会心生诸多感慨。

三国的英雄们,尽管充满传奇色彩且气势恢宏,然而他们也都有着鲜为人知的往昔。历史的洪流就这般滚滚向前,而我们应当做的,是将其铭记于心,加以理解,进而予以宽恕。

0 阅读:5
此刻尽是思念

此刻尽是思念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