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花有重开日,人却从无再少年!

粘人说文化 2024-06-22 19:30:05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出生于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以诗文见长,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在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中,他主张求新,甚至“点铁成金”,形成奇崛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体兼备众体,风格鲜明,早年受梅尧臣影响,以竹诗闻名;晚年则主要表达对时事的关怀和忧愤。其中一首名为《清平乐·春归何处》的词作,抒发了他对春天去留的追问和人生易逝的感慨。

这首词通过一问再问、一答再答的方式,将黄庭坚对生命流转和时光流逝的感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词中提到:“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留恋和不舍。而“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则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

黄庭坚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更深层地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花虽败会再开,但人却无法重回少年时代。这种感慨源于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以及对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

在黄庭坚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社会经历了政治动荡和变革,这也影响了文人的思想感情。他们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担忧。黄庭坚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作品自然也带有这样的时代特色。

黄庭坚的诗词创作,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他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递出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和感悟。这种思考至今仍具有启发性,让我们反思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无限的价值。

黄庭坚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更是一位深刻思考生命哲理的哲人。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诗词,我们能够窥见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同时也能汲取到关于生命、时间和价值的深刻启示。

在今天,当我们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不断变化的世界时,黄庭坚的这种感慨和思考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正如黄庭坚所说:“往为何花有重开日,人却从无再少年。”生命不会因为我们的留恋而停留,唯有活在当下,才能不负韶华,不留遗憾。

《人无再少年》

———北宋·黄庭坚

杨柳春风今夜闲,一杯浊酒问青天。

为何花有重开日,人却从无再少年。

0 阅读:12

粘人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