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福建海警舰艇编队6月25日于金门水域进行常态执法巡查。期间台当局“海巡署”船只试图阻挠干扰,在我方海警船喊话警告后,台当局船只集体掉头。执法过程中,福建海警拉响警报,喊话警告。向台方船只指出,其动作已威胁到航行安全,要求其即刻调整航向离开。喊话警告后,岛内“海巡署”船只只得照办,集体慌乱转向,掉头离开。台媒则称,6月25日清晨时分,4艘大陆海警船进入金门水域,最近距离抵近金门金湖5海里,是距离金门陆上区域最近的一次。
4艘海警船分为2组,自东、南两个方向,进入台当局划定的所谓“禁限制水域”。岛内“海巡署”出动3艘船只实施监视。台媒称,大陆海警船在岛内自称的“禁限制水域”停留时间为6时到8时,而自6月1日到14日,4艘大陆海警船在金门水域保持活动。渔民事件发生后,鉴于岛内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大陆逐步在金门水域建立治权,进行常态化执法巡查工作。
海警局网站在通报中指出,6月以来,福建海警持续强化于金门水域的执法巡查工作,有效保障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渔民基本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厦金水域的航行及作业秩序。金门水域的军事实控完全掌握在大陆手中,大陆海警船从吨位到火力,也并非岛内“海巡署”船只能够对比。加之6月15日海警新规出台,并已在南海对菲律宾执法中得到验证。岛内船只在福建海警喊话警告后,即在航迹混乱的情况下慌乱掉头,可见对岛内形成的有效威慑。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开源信息显示,大陆海警在金门水域的执法巡查工作,过去通过固定路线、固定编队方式展开。6月25日的执法巡查中,大陆海警在依固定路线巡查后,还通过单舰、两两分群的新模式展开执法。大陆海警在金门水域的执法,始于2月18日,至今持续超过4个月。执法过程中,大陆海警视情况变化,针对性调整行动,执法范围持续扩大。4个月的执法行动中,大陆海警执法区域由点到线到面。
前2个月,大陆海警于金门所谓禁限制水域选择几个点,围绕这些点进行巡查工作。相关工作目的在于,戳破台当局的自我说辞,破除所谓禁限制水域概念。而4-5月,大陆海警增加金门水域执法次数,构建多条执法航线,对金门以南、以东海域实现整体执法覆盖。
6月25日的行动,则标志着海警执法范围由线到面。巡查过程中依循不固定路线,由此构成了多处执法巡查区,带动对金门水域掌控程度的继续提升。6月25日行动带来的转变还体现在执法行动开始向全天候方向演进。巡查航线的不确定,使大陆海警在金门水域的执法区域、时间均不确定。这一自由性,使得大陆海警能够随时随地在金门水域执法。这使得有意寻衅滋事的人,缺乏进行钻空子的路径。
分析人士指出,处于近海的金门岛,其气候及水文情况较为容易获悉。大陆海警能够在金门水域,进行全天候执法巡查工作。6月25日的行动中,大陆海警便是在清晨5点即展开工作。大陆在金门水域治权的推进,见证着两岸统一布局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