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我国航天共发射68次,入轨航天器257颗,航天员代餐饼干披露

登峰造戟 2025-01-24 17:34:24

2024年对于我国航天事业而言,是硕果累累,也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这一年,我国航天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进展。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2024年一年,我国共实施了4次飞行任务。

其中包括两艘天舟货运飞船和两艘神舟载人飞船,共运送6名航天员入站。

1月17日,长征7号遥8火箭携天舟7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为空间站送去了数吨物资。

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由长征2号F成功发射,搭载的3名宇航员顺利进入空间站。

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又成功将3名航天员送往空间站,完成了我国空间站的第5次“太空会师”。

接着是备受关注的探月工程,也成果显著。

嫦娥六号探测器在5月3日由长征5号携带发射成功,并顺利完成了任务,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南极采样返回。

此项任务的成功,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获取月球样本的国家。

3月20号发射的鹊桥2号中继卫星,为嫦娥六号的探月之旅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中继信号传输,确保了探测器与地面控制中心的通信畅通。

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也值得一提,在去年已全面建成。

9月19日,北斗导航系统的第60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全面完成。

北斗系统的建成不仅为我国的国防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全球用户提供了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我国商业航天发展也取得新突破。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在11月30日首次投入使用,并成功发射了长征12号火箭,这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进入快速发展期,将推动更多的商业航天活动落地生根。

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航天技术创新在去年成果丰硕。

在航天器研制方面,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环流3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运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打破了2017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产生的世界纪录。

同时,可回收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为卫星重复回收工程提供了更多的实验依据,也为我国未来降低航天成本、提高航天资源利用效率奠定了基础。

2024年我国航天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商业航天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雄厚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未来,我国航天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和航天员能量餐一起,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2
登峰造戟

登峰造戟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