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曹操在择才用人以及为人处世方面,都给后世树立了榜样,他招揽贤才、善于用人的卓越眼光,是三国时期其他人难以比拟的。当年他所评价的这八位人物,个个都是杰出之才,和曹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下来,咱们就瞧瞧这位魏武王是怎样和他们结识的吧!
【魁梧典韦义不让主 身先士卒为曹公殉国】
公元 210 年,在汉献帝的支持下,曹操着手对东汉实施改革。要把东汉建设好,充足的人才必不可少。曹操虽说出身士族世家,然而他对那时腐败的士大夫深感失望。没办法,他只得向全国发布“求贤令”,用宽松的条件把民间的贤能之士吸引到自己的阵营中来。
在那时,曹操发掘出了典韦这样的人才。典韦长得高大威猛,力气特别大,而且责任心极强。曹操瞧着他忠诚勇敢,就安排典韦做自己身边的贴身护卫。
在曹营的军队里,典韦向来都是冲在前面,敢打敢拼。只要一打仗,他准会在曹公前面杀开一条路,把敌军吓得四散逃窜。曹操瞧着典韦特别勇猛,对他特别看重,他们俩的关系那是相当好。
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竟让典韦以极其悲壮的姿态,永远地离开了曹公。
那年,曹军挥师南下去征讨江东的张绣。一番商议后,张绣决定带领部下归顺曹军。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曹公竟瞧上了张绣的婶婶,还把她收作了妾室。张绣知晓此事后,怒火中烧,当即率领军队反过来攻打曹军。
在那场混战里,典韦毅然站了出来,护送曹公带着轻骑成功突破包围。而他自己留在后面负责断后,最终被张军给团团围住了。
“前面赶紧走!不用管我!”典韦扯着嗓子喊了一声,然后一骑绝尘,单枪匹马就冲进了重重包围之中。
“典韦!典韦!”曹公骑在马上扭头呼喊着,只见典韦身上多处中枪,瘫倒在血泊里边,到底是没能做出回应。
典韦为国捐躯,曹操伤心至极,心中对他的离世难以释怀。在为典韦举行的葬礼上,曹操泪如雨下,在场之人无不为之感动。典韦那种不顾生死的精神,让曹操对他越发敬重推崇。
不得不说,在曹操的心里,典韦的品德和英勇,那是没人能比得上的。他是曹公这辈子最为看重的亲信,更是让曹操深感痛惜的知心人。
【荀彧谋迹华夏 制策北伐功未浅】
典韦的离世使得曹操明白,若要推动变革,只凭几个亲信那是绝对不行的,得广泛招揽天下的贤能之人。为此,他颁布命令,在全国范围内招揽贤才,将人才收归己用。
在那些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投身曹营的人才里边,有一个人特别受曹公的看重。这人便是荀彧。
荀彧打小就被看作是有“王佐之才”的人,他起初曾为袁绍等人效过力,之后转而投奔曹操,这才真正在政治领域大显身手。
曹公让荀彧当了尚书令,帮着自己处理国家的重要事务。在荀彧的谋划之下,曹操渐渐地把北方的各路诸侯都给统一了,一下子就把那些犯上作乱的人给清除掉了。
想当年在官渡之战中,曹军打得异常艰难的时候,正是荀彧想出了好多策略,助力曹公力挽狂澜,赢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在接下来的好几年里,荀彧一直辅助着曹操到处征战,再也没有碰到过特别强大的对手。
曹公特别看重荀彧,这一点那是相当明显。在政事方面,曹公对荀彧很是倚仗,而且还时常跟他聊天探讨,向他征求意见。只要一说到荀彧,曹操那是赞不绝口:“荀彧那可是我的得力助手,要是没他,我咋能有今天的成就呢!”
显然,在曹操看来,荀彧所提出的策略指引,对他的事业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其他人都比不上的。荀彧可以说是曹操心腹里的核心人物,是曹操最为信赖和倚重的谋士。
【马超刚劲难驯 曹公爱而不得将才】
除了典韦、荀彧这些曹操阵营的核心人物外,当年曹操还对一个身处敌对势力的人颇为欣赏,这人便是来自西凉的名将马超。
马超世居凉州,在那儿很受百姓拥戴。曹操借天子之名号令诸侯,想把马超招至朝中。可这位来自西凉的猛将,生性豪爽,对曹操的这一做法很是不满。最终,马超不但没去京城,反而起兵反抗曹操,一时间让曹军手忙脚乱。
曹公起初对马超没啥好印象,可瞅见他那过人的勇猛劲儿,也不由得另眼相待了。这西凉的主子虽说年纪不大,却极其勇猛,善于作战,致使曹军多次惨遭败仗。曹公禁不住叹息道:“马超着实不是一般人,想驾驭他可不容易啊!”
后来,马超转投到蜀汉那儿去了,曹公心里那叫一个遗憾呐。在清楚马超不可能再归顺自己之后,他不由得长叹一声:“马超这般离去,实在是好啊!”
打那以后,曹操对马超的赏识可谓是显而易见。虽说他俩立场不同,可曹操心里,还是挺喜欢马超那刚猛不羁的性子。然而,冲在前面的马超,终归是成了曹军的一块心病,又怎么可能听曹操的使唤呢!
【长坂倒戈放赵云 曹公叹服云之忠心】
除了马超之外,曹公还对另一位隐姓埋名的将士——赵云颇为欣赏。
那一年,曹军和刘备军在长坂坡展开激烈战斗。刘备军惨遭失败,只得匆忙向南逃窜。曹公见状,当即调兵全力追击,一路进击,直逼刘备所驻的白帝城。
当那些残兵败将们带着老人和孩子,狼狈地弃城逃走的时候,城中猛地冲出一匹飞奔的快马,径直冲向曹营。大伙仔细一瞧,这冲出去的不正是刘备的妻儿嘛!
那来人正是刘备麾下的猛将赵云。眼瞅着局势万分凶险,他竟敢单枪匹马闯进曹营,于层层包围之中,把阿斗和二夫人给救了出来,一路直奔刘备的大营,压根儿就没把自己的安危当回事儿。
“放他走算了。”曹公亲眼看到赵云的英勇行为,忍不住夸赞道,“今天这一见,这人的志向和气概着实不一般啊!”
曹军的诸位将领都不明白曹公为啥放这人走了。曹公说道:“这人对他的主公忠心到了这种程度,如果能为我效力,肯定能立下非凡的功绩。但遗憾的是,他的志向不在我这儿,我又怎能强行把他留下呢!”
打那以后,曹公对赵云的勇气与忠心那是相当佩服,连连赞叹。就算双方是敌对的,他打心眼里对赵云的为人处事风格也是钦佩有加。
这事儿完了以后,曹军的人再见到赵云,都没人敢上去阻拦了,由此可见,曹操对赵云的赏识和重视,在整个军中都传开了。
【关羽气节感恩 情义两军生友谊】
曹操在用人方面唯才是举,但对人品也很重视。这一点,从他和关羽的特殊关系中就能体现出来。
早些时候,关羽跟着刘备去投靠曹操。后来因为打仗,局势发生变化,关羽被曹军给抓住了。
曹公原本是能够把关羽当作战俘的,然而他钦佩关羽的品德和操守,不仅没有对其进行束缚,而且还亲自摆下宴席招待,把关羽招到自己的阵营中,封其为偏将军,对关羽给予了优厚的待遇。
关羽对曹操的知遇之恩心怀感念。后来,他在曹营中大展神威,将敌将颜良斩杀,这便是他为报答曹公的恩情所做出的举动。
不过呢,关羽这人打心眼里是个特别重情义的人。曹公瞅见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原来的主公,也就没强行挽留,最终放他回到了刘备的营帐。
虽说两人立场不同,可曹公打心眼里还是挺欣赏关羽这人的。曹公表示:“关羽虽说走了,我也能明白他的难处。”
打那以后,这两支军队相互对峙了好些年,不过曹关二人的私人交情照样很好。他们各自的军中也都没人敢去伤害对方。
这份特别的情谊,充分表明曹公打心眼里欣赏和敬重关羽的人格。就算双方处于敌对状态,也无法磨灭他们之间的情谊。
【刘备豪放难制 魏武王叹臣自立】
要是说起曹操的用人之法,那刘备绝对是让曹公又爱又恼的那个人。
想当年,刘备去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就发觉刘备可不是一般人。曹操对刘备很是赏识,他们俩常常凑在一起喝酒吃饭,彼此之间挺有情谊的。
曹公曾言道:“和刘备一块儿谈笑饮酒,也算是能让自己心里舒坦些;和他谈论英雄,那着实是件痛快事儿。这世上啊,百年都难遇一个知音,那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呀!”
从说话的语气就能察觉,曹公当时就发觉了刘备的非凡之处,他们二人还构建起了比一般同僚关系稍微深厚些的情谊。
不过曹公心里也清楚,刘备的志向可不单单只是这样,他不可能一直待在曹营之中。果不其然,刘备迟早都要离开曹操,去自己闯荡一番事业。
“刘备可不是一般人,迟早是要自己闯出一番天地,自己单干的。”曹公这样说道。
后人认为,曹公对刘备的能力颇为赏识,也料到他必定会自立门户。然而,由于双方所走的道路不同,所以曹公和刘备虽看似知己,实则难以成为真正的知音。
【曹操自评第一 盖世魏武难再遇】
曹操这辈子,在用人方面那可是别具一格。可让人觉得好笑的是,在他自己心里头,最让他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恰恰就是他自己。
“要说这天下英雄啊,那老夫我可是最为杰出的。”曹公笑着说道。确实,曹操有这般自负的底气。
在他掌管政权的时候,曹操对不少陈旧且存在弊端的规矩进行了革新。像是推行屯田政策,以此来解决军队粮食的问题;实施较为宽松的招揽贤才、接纳士子的举措,以此来笼络人心。
他着力对吏治进行大力整顿,不断强化中央集权,成功地将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北方各路诸侯势力予以统一,这为之后曹魏称帝筑牢了坚实根基。
“要不是我有这般才能,这乱世之中,谁能晓得天下不会再次变得四分五裂,又走回春秋战国那老路上去呢!”曹公这般说道。
确实啊,要是没有曹操整合北方,打下曹魏的根基,那三国鼎立的这种局面没准就不会出现了。曹操扫平内乱、缔造盛世的成就,那是谁都比不上的。
就算到了晚年,曹操把司马懿、陈群等有才能的人举荐出来治理国家,可他心里也清楚,这些后起之秀跟他自己比起来,那还是相差甚远呢。
曹公自称第一,那是当之无愧。像魏武曹操这样的一代豪杰难以再出现,这也正是他自信的缘由。
【结语】
曹操在识人用人方面,眼光独到。他唯才是用,对人才关爱有加,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但也不会放任他们而不顾及纲纪。在曹操看来,那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历史名人,每一个都堪称人中之杰,有着非凡的才能和谋略,以及高尚的气节和忠诚勇敢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