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内两次下达命令,禁止任何人同解放军冲突,美防长觉察到了啥

青一说 2025-02-18 14:12:30

美防长到底察觉到了什么?

根据多家外媒的报道,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一天内连续两次严厉警告美国军队:“绝对不寻求与解放军发生冲突”!

海格塞斯此人,是一个典型的保守派,在对华态度上向来强硬,为什么这次如此反常呢?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光速变脸·——

1月31日,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上任仅6天,便与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通电话,明确表示美国将坚定维护日本在钓鱼岛的“合法权益”,并承诺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

这一表态立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保持着“双边承认”这样的模糊政策,像海格塞斯这般直白地倒向日本还是第一次。

一时间,国际社会纷纷猜测,这是否预示着中美之间或许很快就会有大规模冲突,可没想到,没过多久,海格塞斯的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变。

2月14日,海格塞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已经接连当天的五角大楼会议和北约国防长会议中都阐明,美方不会寻求和中方发生冲突。

这一前一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有人猜测,海格塞斯先前的强硬态度,大概率是在迎合特朗普。

毕竟,海格塞斯的上任本身就充满了争议,他原本只是个主持人,没有什么军事管理经验。

不仅如此,海格塞斯的人品也备受质疑,2017年他被指控性侵某女性并支付“封口费”,虽他坚称对方是自愿的,但这一事件还是给他的形象造成影响。

在任职退伍军人组织期间,他还被曝酗酒,且聘请亲弟弟作为雇员并给予高额年薪,有以权谋私之嫌。

但是他保守的政治观念获得了特朗普的赏识,特朗普力排众议,坚定支持海格塞斯,他表示海格塞斯一生都在为士兵和国家奋斗,是“美国优先”的真正信仰者,就这样把他推上了国防部长的高位。

而在前不久,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全面征收10%的关税,这一政策涉及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高科技产品、电子产品等等多个领域,展现强硬对话态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回馈特朗普的知遇之恩,海格塞斯在军事领域配合展现强硬态度,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而他之后又突然转变态度,则是和近期美军提交的两份推演报告有关。

——·解放军的实力·——

第一份报告是美国空军提交的《2050年的空军部》,这份报告着眼于未来几十年的空中力量格局,报告指出,美国长久以来引以为傲的空军霸权地位,正遭受来自中国的强劲挑战。

近年来,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空域的军事活动频繁,尤其是歼-20隐身战斗机的频繁现身,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能够在敌方防空系统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突入敌方空域,执行侦察、打击等任务。

这种能力不仅大幅提升了中国空军的作战半径,也让美军意识到,传统的防空预警体系在面对隐身战机时显得力不从心。

中国火箭军的导弹实力同样令美国忌惮,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2万公里,能够携带多枚核弹头,具备极强的突防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与此同时,东风-26中远程导弹的部署,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威慑力。

东风-26被称为“关岛杀手”,这款导弹不仅能够携带核弹头,还可以搭载常规弹头,具备对海上大型目标和陆地重要设施进行精准打击的能力,其射程覆盖关岛等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重要军事基地。

不仅如此,解放军展示的无人机集群作战能力更是开启了智能化作战的新篇章,大量小型无人机协同执行侦察、打击任务,它们能灵活躲避防御系统,从不同角度对目标发动攻击,这种全新的作战模式让美军传统的防御手段难以招架。

而第二份由兰德公司提交的台海战争推演报告,更是让美国看到了与中国开战的可怕后果。

报告中显示,若是中美在台海爆发冲突,美军在一周之内就会因为装备不足被迫停战。

这是因为,台海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作战环境,使得美军后勤补给线拉长,难以快速补充消耗的装备。

而一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迫停战,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国际形象将遭受极大损害,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的话语权都将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其盟友会对美国的军事保护能力产生怀疑,动摇美国在军事联盟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对华未来策略·——

在军事层面的警示之外,海格塞斯需要重新评估对华战略,还有着更为深远和复杂的因素。中美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经济依存度极高,多年来,中美之间形成了庞大的贸易往来和紧密的投资合作关系。

从中国进口的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早已成为美国民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美国的高科技产品、金融服务等也在中国市场有着广泛的受众。

冲突爆发后,供应链断裂、贸易壁垒高筑,美国国内物价飞涨、企业破产潮涌现,全球金融市场也会因恐慌而大幅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被严重拖慢,这无疑是一场全球性的经济灾难,美国也无法独善其身。

美国国内民众的态度同样是海格塞斯不得不考虑的关键因素,美国民众向来渴望和平稳定的生活,经历了多年海外战争的消耗,民众对战争的厌恶情绪日益高涨。

在经历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漫长的军事行动后,美国民众深刻体会到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损失,无论是生命的消逝还是巨额的财政开支,都让民众苦不堪言。

基于上述种种,未来美国在对华策略上可能会出现重大转向,以往那种单边施压、动辄挥舞军事大棒的做法难以为继,通过多边机制与中国对话协商或许会成为新的趋势。

在国际组织和多边框架下,美国与中国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就贸易争端、军事安全、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展开沟通交流。

这样不仅能避免直接冲突,降低误判风险,还能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海格塞斯若能顺应这一趋势,积极推动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将为中美关系的稳定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将是美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明智之举。

作品声明:内容存在艺术加工,故事情节

参考文献:

0 阅读:20
青一说

青一说

春阴酿雨初放晴,疏柳残烟青一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