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一位母亲上传了一段视频:她的女儿菲儿正躺在地上,反复自虐性行为,看得人心疼不已。
菲儿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今年已经十几岁了,虽然智商不高,但也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而在另一个视频中,同样是自闭症患儿的胖虎却在无忧无虑地玩耍,尽管他更依赖于母亲,甚至还不会说话。
这两段视频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大家都在讨论,为什么同样是自闭症,菲儿的状态越来越糟,而胖虎却能开开心心。
每每看到菲儿的状况,心里都会揪成一团。
菲儿的妈妈也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几年前,她仍然是一个精致的女性,喜欢打扮自己。
现在,为了照顾菲儿,她变得蓬头垢面,甚至剪掉了美丽的长发,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不堪。
菲儿偶尔会像精神病患者一样爆发自虐行为,而妈妈必须在一旁安抚她,生活在一种持续的焦虑中。
妈妈们的教育方式对比胖虎的妈妈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对于胖虎的自闭症,她选择完全接受,不急不躁,面对儿子的暴躁,她也能从容应对。
胖虎今年7岁,每天接受康复训练,虽然他现在还不会说话,但妈妈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她认为,只要胖虎能健康长大,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有趣的是,胖虎的家庭里还有一个二胎妹妹,这个小女孩给家里增添了不少欢笑和希望,即使面对新的挑战——妹妹也确诊患有眼疾,需要手术。
胖虎妈妈依然坚持乐观的态度,认为孩子能健康地过自己的生活就很好。
相比之下,菲儿的妈妈总是处于焦虑状态,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改变女儿的状况,但这种努力似乎在无形中给菲儿增添了更多的压力。
自闭症孩子家庭的日常挑战照顾自闭症孩子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挑战。
胖虎妈妈的主要策略是接纳孩子的现状,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以平稳的态度对待孩子,即使面对儿子还不会自理,她也能笑呵呵地把一切处理妥当。
这种稳定的情绪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胖虎在这种环境中能快乐地成长。
而菲儿的妈妈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她常常带着菲儿去各地求医,希望能找到一种改善孩子状况的方法。
这种持续的折腾让菲儿缺乏安全感,导致情绪更加不稳定,母女俩的状态愈发糟糕。
菲儿妈妈会把这些过程拍成视频,或许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帮助,但这种做法也让菲儿时时暴露在镜头下,剥夺了她的隐私和尊严。
不同家庭对特殊孩子的心态和对策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菲儿妈妈和胖虎妈妈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菲儿妈妈倾向于通过不断的行动改变现状,但她的情绪总是在恐惧和希望之间摆动,这种状态让菲儿很困惑。
虽然菲儿妈妈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她的坚持和爱值得尊重,但或许正是这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影响了菲儿,使她无法在家庭里找到安定感。
胖虎爸爸妈妈则稍显佛系,他们接受孩子的一切状况,相互支持,从不责备对方。
胖虎妈妈甚至为胖虎无法自理而感到安心,认为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样的家庭氛围无疑让孩子感受到了温暖,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妹妹的到来虽然带来了新的问题,但他们依旧用同样的乐观态度去面对,认为一切都能慢慢变好。
总结和启发在看过菲儿和胖虎的故事后,我们不禁要思考,自闭症孩子的成长,家庭的态度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作为家长,我们当然希望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如何才能真正帮助他们?
或许,胖虎妈妈的那种接纳和乐观更加实际,也许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急于解决,与其用焦虑和压力来推动,不如用理解和陪伴来支持。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一个稳定的情感环境。
无论是菲儿还是胖虎,他们都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包容。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作为旁观者,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少一些指责猜测。
照顾自闭症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是对家长的考验,更是对整个家庭耐心和爱的考验。
通过胖虎和菲儿的故事,我们更能理解到,许多时候,并不是孩子难带,而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生活的质量。
希望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都能在包容和理解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