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上,在动荡不安的时候,君主之位,就是被人利用的工具。最常用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就是管仲所说的“尊王攘夷”,才能让齐桓公一统天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以曹操为首,在后汉王朝末期,群雄割据,群雄并起。公元196年七月,汉献帝,也就是中国的统治者,带着一种悲凉的心情,返回了满目疮痍的首都——洛阳。这个可怜的小皇帝,今年刚刚过了十五周岁。6年前,军阀董卓将他扶上了皇帝的宝座,然后将他送到了长安,在那座孤零零的宫殿里,被关了5年,就像是被囚禁了一样,汉献帝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军阀混战。董卓一死,董卓麾下将领李傕和郭汜等人在关中大战,被李傕掳走,带回大本营,最后得到其他将领的帮助,这才逃了出来。当时,有一批官员联合了一批当地的小势力,企图将幼年的皇帝押到洛阳。汉献帝终于知道,什么叫风雨飘摇。
一路上,他们被关中各路诸侯和匈奴军追杀,还有各种当地势力的敲诈勒索,士兵越来越少,食物越来越少,幼年的皇帝也是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一群人南辕北辙,从陕北过了黄河,这里的河面很陡,高有十多米,渡河时,他们不得不背着幼帝。船上的人很多,后来的士兵和官员们争先恐后地爬上了船,拼命地抓着船身,高级官员们拼命地想要逃跑,士兵们拼命地砍,船上的手指越来越多,多到几乎可以用手捧着将它丢进江中。
横渡黄河时只有汉献帝一人和可怜的王后及数十名文官,侍卫。他们先在黄河以北的一个地方定居下来,然后由孟津渡黄河返回洛阳。从长安到洛阳,七百多里的路程,汉献帝等人却足足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赶到。东汉皇帝返回洛阳后,并未返回他的“家”。洛阳城中所有的皇宫都被烧毁了,汉献帝只好搬到了死去的宦官赵忠那里。随行的百官公卿和官员,只能在废墟中休息,低级的官员,则要去采摘一些野草充饥,否则就会被饿死。
高高在上的袁绍,现在却像是一个乞丐一样,被诸侯们打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他和残缺的东汉王朝,他占据了冀、青、陕三省,是所有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一个,他有足够的实力来迎娶先帝,重新建立自己的王朝,他的幕僚也曾经劝他这么做,但袁绍一直认为,他的家族是四世五代,实力雄厚,他可以独当一面,登上皇位,根本不需要理会洛阳那个可怜的年轻皇帝。袁绍的大部分幕僚都觉得,大汉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所有人都想要登基称帝,所以每一件事情都要经过皇帝的同意,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就会被他的敌人说成是叛徒。所以袁绍下定决心,不再理会洛阳的年轻君主,到了次年,他就堂而皇之地自封为“大将军”,伺机而动。而袁绍的哥哥袁术,则是蠢蠢欲动,虽然他只是占据了淮南一地,权势远不如袁绍,但他还是在两年后,公开称帝,享受着君主的快感。
这些大诸侯根本没有将这位年轻的东汉君主放在眼里,但此时已经占据了晋、豫两州的曹操,却是抓住了机会,在汉献帝抵达洛阳一个多月之后,派出了他的表哥曹洪,前去拜见。随行的武将董承初时不肯,但因为内部矛盾,反而向曹操求援。曹操率军攻入洛阳,又赶走了韩暹,夺回了本已支离破碎的微末政权。他看到洛阳已经是一片荒芜,周围都是诸侯,单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守住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的古城,所以他把皇帝和他的皇室都转移到了自己的大本营许昌。于是,曹氏一脉便可以“以天子之命,号令群雄”,借着汉王朝的名义,向敌对的军阀开战,凭借着强大的武力,他们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极大的胜利。
多乐乐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