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天眼”——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以下简称“天眼”)开始建设,而在几年以前,我就已经参与到这一工程中。2009年,我们来到贵州进行勘查,为修建主体做准备。
我的专业是结构工程和力学,而当时“天眼”这个看起来困难重重的任务,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我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初衷。
第一次来到贵州,优美的自然风景和适合“天眼”建设的环境让我感到欣喜,而当时较为落后的发展也让我印象深刻。特别是交通,刚到贵州时,我们从下飞机到目的地的路很颠簸,花了5个小时才到达。
刚着手开始实施项目时,面临的问题多如牛毛,而且件件都急需解决。如对索网的攻关阶段,这也是整个项目中最难的环节之一。当时,我和团队成员们一同不断寻求突破,研制出超高疲劳性能的钢索,并采用独特的施工方法,确保望远镜的精度和性能。还研发了反射面复杂系统控制关键技术、研制了具有电磁兼容技术的液压促动器集群等,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创新,为国之重器“天眼”的顺利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不断积累经验,突破阻碍。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是“天眼”的科学任务,而我们在建设中对难题的破解和对技术的突破,都是靠不断脚踏实地得来的。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不断突破实现更大飞跃。
2020年1月11日,历经20多年论证、立项及建设后,“天眼”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使用,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时至今日,“天眼”已发现900余颗新脉冲星,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基于“天眼”项目已经在国际顶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此外,“天眼”已发现了4万多个中性氢星系样本,是世界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样本。
多年在贵州的工作,也让我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快速发展: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座座桥梁横跨山间。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旅游文化发展欣欣向荣,百姓生活水平大幅上升,尤其是交通发展,比起我们初到之时,已是天翻地覆,让人刮目相看。
而“天眼”的建立,吸引着全球优秀科技工作者赴贵州参与相关工作,不仅助推“天眼”本身科学产出性能提升,如今也正在产生引力,对贵州相关科技人才储备、科研团队建设以及高校学科发展等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我们正在积极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利用“天眼”的影响力与热度,带动一批学子在天文学领域取得系统性成果。同时,积极参与到科学普及工作中来,让天文科学和成果能够更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培养贵州人民群众科学意识,提升科学素养等方面做出努力,希望为贵州未来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科技人才培养打下基础,做出贡献。
来源 /《当代贵州》2024年第47期
策划:吴文仙 梁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向颖羿
融传编辑 / 龚明豪
一审 / 刘跃
二审 / 郎艳林
三审 / 吴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