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巧设妙计劫汉奸2400两黄金给我军,后担任副国级,儿子成就很高

若水史书 2024-11-20 04:56:46

【引言】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地下工作者。他出生于上海嘉定,年少时目睹日军暴行,18岁便投身革命。在敌后战场上,他不仅要面对公开的枪林弹雨,更要与日伪势力展开看不见硝烟的较量。1944年,他策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行动,从汉奸手中夺取了价值连城的2400两黄金,为新四军的抗日事业提供了重要物资保障。这位地下工作者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在险象环生的上海孤岛中,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而这笔巨额黄金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惊人真相?

一、少年立志 筑梦革命

1931年的上海真如镇,钢铁厂的烟囱林立,火车站的汽笛声不绝于耳。这座以"铜真如"闻名的上海四大名镇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成为沪西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重镇。10岁的吴学谦正在真如高等小学读书,这里不仅有亚洲最大的国际电报电讯台,还是上海西部最重要的铁路枢纽。

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军突然发动"一·二八"事变。真如镇因其战略地位成为战火中心。日军的轰炸机呼啸而过,投下的炸弹将真如镇化为一片火海。11岁的吴学谦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电讯台被炸毁,火车站成为废墟,街道上到处是逃难的百姓。那一夜,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和军长蔡廷锴步行至真如,在镇上一座破旧的祠堂内设立临时指挥部,指挥抗战。

战火中的真如镇成为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日军的飞机每天都会来轰炸,当地的工厂、商铺、民房接连倒塌。吴学谦的家就在火车站附近,他经常看到日军的战机低空掠过,投下的炸弹将邻居家炸得支离破碎。有一次,一颗炸弹就落在离他家不到50米的地方,爆炸的气浪掀翻了屋顶的瓦片。

在这样的环境中,吴学谦开始接触进步书籍。他从一位在电讯台工作的表叔那里借来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还偷偷参加了学校里的读书会。16岁那年,他加入了一个进步青年社团,开始参与抗日救亡活动。社团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向民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搜集日军暴行的证据,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抗日组织。

1939年,18岁的吴学谦正式加入了革命组织。他被分配到上海地下党组织,负责在真如一带开展情报工作。他以一个小商贩的身份为掩护,每天推着自行车在火车站周围游走,观察日军的军事调动。在电讯台被炸毁的废墟附近,他设立了一个秘密联络点,负责转递情报和接应地下工作人员。

这段时期,吴学谦亲身经历了上海的沦陷。日军占领真如后,在火车站设立了宪兵队,在街道上设置了岗哨,大肆搜捕抗日分子。吴学谦和同志们必须在日军的眼皮底下开展工作,随时面临着被抓捕的危险。他们创造性地利用了真如镇复杂的地形和众多的地下通道,建立起一个秘密交通网络,为地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地下斗争 智勇双全

1940年的上海,租界内灯红酒绿,繁华依旧,租界外却是另一番光景。日军在上海布下了严密的防控网,每个码头、车站都设有岗哨,大量特务四处活动。在这种环境下,吴学谦被组织安排到了上海浦东一家日商纺织厂担任会计。这个身份为他提供了合法的活动掩护,也方便他与各界人士接触。

在纺织厂工作期间,吴学谦建立了一个由工人、商人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情报网。他们利用工厂的进出口业务,将情报藏在货物中传递。有一次,他们获悉日军计划在浦东建立新的军火库。吴学谦立即安排工人打入军火库工地,绘制了详细的建筑图纸,并将情报及时送往新四军指挥部。

1941年末,组织决定在月塘镇设立秘密交通站。月塘镇位于长江北岸,是连接江南江北的重要枢纽。吴学谦被任命为站长,负责组建交通网络。他以开设杂货铺为掩护,在码头边租下了一间两层楼的店面。楼上用作货物仓库,实则是情报传递和人员中转的据点。

为了避免引起敌人注意,吴学谦在店铺经营上颇费心思。他专门进了一批日本货,还经常给当地的日伪军送礼,渐渐取得了他们的信任。杂货铺的生意越来越好,来往的商人络绎不绝,这为地下工作提供了极好的掩护。

月塘交通站成为了新四军与上海地下党联系的重要纽带。1942年春,一批重要的军用物资需要从上海运往新四军根据地。吴学谦想出了一个妙计:他先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广告,宣称收购各类旧货。随后,他以高价收购了一批破旧机器设备,将军用物资藏在其中,伪装成废品运输。

这种运输方式相当成功,但险情也时有发生。有一次,一艘装载医疗物资的船只在运输途中遭遇日军检查。吴学谦临时将物资藏在一批咸鱼桶下,并故意让咸鱼的腥臭味掩盖可疑气息。日军闻到刺鼻的气味,草草检查后就离开了。

到1943年,月塘交通站已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地下网络。除了杂货铺外,他们还在沿江设立了多个秘密联络点,并发展了一批船工和码头工人作为交通员。这些人看似普通百姓,实则担负着传递情报、转运物资的重任。他们利用对当地水文和地形的熟悉,在日军的封锁线上开辟出多条秘密航线。

在吴学谦的努力下,月塘交通站成功转运了大量重要物资,包括无线电设备、药品、印刷材料等。同时,许多在上海发展的进步青年和技术人才,也通过这条线路加入了新四军。交通站的工作为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抗战事业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惊险谍战 智取黄金

1944年初,月塘交通站通过情报网获取了一个重要消息:日伪当局在上海的一个高级汉奸王某,私藏了2400两黄金。这批黄金是他通过出卖情报、倒卖物资积累的赃物。组织决定实施一次秘密行动,夺取这批黄金支援抗日战争。

吴学谦接到任务后,立即开展了周密调查。通过在上海的关系网,他得知这名汉奸有一位管家姓张,是负责经手这批黄金的关键人物。经过调查发现,这位张管家有一个在新四军区域生活的亲戚。吴学谦立即派人与这位亲戚取得联系,通过他接触到了张管家。

在与张管家多次接触后,吴学谦发现这位管家对汉奸王某并不忠心。张管家透露,王某经常虐待下人,还克扣工资。更重要的是,张管家的儿子正在新四军控制区经商,这给了吴学谦可乘之机。经过一番策反工作,张管家同意协助行动。

为确保万无一失,吴学谦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首先,由张管家放出消息,称日军要对上海进行大规模搜查,建议王某暂时转移黄金。王某果然上当,决定将黄金转移到郊区的一处私宅。

转移这天,王某安排了几名武装护卫押运黄金。张管家建议走一条人迹罕至的偏僻小路,声称这样更安全。这条路是事先由吴学谦考察好的,沿途设有三个伏击点。当运输车队经过一片竹林时,新四军的突击队员突然出现,迅速控制了现场。

整个行动进行得很顺利,但转移黄金时遇到了意外。当地的一支伪军巡逻队突然出现在必经之路上。吴学谦立即命令将黄金分装在几个普通的米袋中,又在最上层盖上一层大米。他让战士们装扮成运米商人,推着手推车若无其事地通过检查站。伪军虽然检查了米袋,但并未发现藏在下面的黄金。

黄金安全运抵月塘后,吴学谦立即安排人手将其转运到根据地。他们采用分段运输的方式,将黄金装在特制的船底暗仓中。为了掩人耳目,船上还装载了大量普通货物。经过三天三夜的曲折航行,这批珍贵的黄金终于安全抵达了新四军指挥部。

这次行动不仅缴获了大量黄金,还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王某在黄金被劫后不久就逃离了上海,他的情报网络也随之瓦解。张管家则带着家人成功撤离到了根据地。为了保护隐蔽战线,吴学谦和战士们在事后销毁了所有相关证据,这个惊险的劫金行动也就此成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这笔2400两黄金,为新四军解决了大量军需物资短缺的问题。其中一部分用于购买了急需的药品和通讯设备,另一部分则用于支持地下工作和扩充武器弹药。这次成功的行动,也标志着吴学谦领导的地下工作网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巧施连环 瓦解敌营

劫金行动的成功,让日伪当局陷入恐慌。1944年下半年,日军在上海加强了防控,在各个要道设立检查站,大量特务四处侦查。面对这种局势,吴学谦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瓦解其统治基础。

这个计划的第一步是在敌人内部制造不和。吴学谦通过情报网得知,日军特务机关与汪伪政府之间存在严重分歧。特务机关认为汪伪政府中有人暗中支持抗日势力,而汪伪政府则不满日军对其的控制。吴学谦决定利用这一矛盾,让敌人自相残杀。

通过在上海的关系网,吴学谦得到了一份日军特务机关的密件副本。他巧妙地篡改了部分内容,使其看起来像是日军在监视某些汪伪高官。这份经过处理的文件被"不经意"地泄露给了汪伪政府的情报部门。

同时,吴学谦又伪造了一份汪伪高官与地下党联系的假情报,递交给了日军特务机关。这两份虚假情报相互印证,使得日伪双方都深信不疑。结果,日军开始严密监视这些汪伪官员,而汪伪政府则加强了对日军的防范。

1944年10月,吴学谦又展开了第二步行动。他安排地下工作人员打入了一家日本贸易公司,这家公司与日军特务机关有密切往来。通过这个渠道,他们获取了大量日伪之间的往来文件。这些文件被精心处理后,分别送到了日军和汪伪政府手中,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猜疑。

这种猜疑很快演变成了实质性的冲突。1944年底,日军特务机关突然逮捕了几名汪伪高官,指控他们通敌。作为报复,汪伪政府拒绝配合日军的一些军事行动,并暗中扣押了一批军需物资。双方的矛盾公开化后,上海的日伪统治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1945年初,吴学谦发起了最后一击。他让地下工作人员散布消息,称日军准备撤离上海时会清算汪伪政府。这个消息引起了汪伪军队的恐慌,许多部队开始秘密转移军备物资,有的甚至与地下党建立了联系。

随着日伪之间的矛盾加深,他们对地下党的打击力度明显减弱。吴学谦抓住这个机会,扩大了地下工作网络。月塘交通站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能够安全转运更多的物资,还成功营救了多位被困在上海的爱国人士。

这场瓦解敌营的行动持续了半年多,成效显著。通过制造内部矛盾,日伪在上海的统治基础被严重削弱。大量汪伪军政人员开始动摇,有的暗中投靠抗日势力,有的则消极应付日军的命令。这为后来上海的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最后战役 解放上海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上海局势急剧变化。原本在吴学谦策划下已经松动的日伪统治体系迅速崩溃。但新的威胁随之而来,国民党军队开始大规模进入上海,试图接管这座东方大都市。

在这个关键时刻,吴学谦接到了新的任务:保护上海的重要工业设施和港口设施,防止国民党军队破坏或转移这些资产。他立即调动地下工作网络,在各大工厂、码头布置了秘密工作组。这些工作组由工人、技术人员组成,他们以工作人员的身份留在岗位上,暗中监视和记录国民党军队的动向。

9月初,国民党军队开始接管日军的军火库和物资仓库。吴学谦通过在运输公司的关系,掌握了物资转运的时间表。他安排工作人员混入搬运队伍,将部分武器弹药秘密转移到地下党控制的安全地点。这些武器后来成为上海地下武装力量的重要装备。

同时,吴学谦还在上海的金融系统布置了工作人员。当国民党准备将上海的金银外汇转移时,地下工作人员及时发出警报。经过缜密部署,一部分重要的金融档案和资产被成功保护下来,避免了被转移或销毁的命运。

1945年底,形势更加紧张。国民党开始搜捕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吴学谦立即启动了地下交通网络,将大批受到威胁的同志转移到安全地区。他利用月塘交通站的经验,设计了多条秘密撤离路线。这些路线避开了主要检查站,通过小巷、仓库和地下室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隐蔽的地下通道网络。

1946年初,吴学谦又开展了一项重要工作:在上海的重要部门安插工作人员。这些人占据了一些关键岗位,为后来的上海解放积累了大量内部情报。特别是在邮电、铁路、海关等部门,地下党的力量得到了显著扩充。

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战争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吴学谦接到指示,要为解放上海做准备。他立即扩大情报收集范围,详细绘制了上海防御工事分布图,摸清了国民党军队的部署情况。同时,他还在工人中发展地下组织,为将来的起义做准备。

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向上海推进。吴学谦领导的地下组织立即行动起来。他们配合解放军行动,控制了一些重要设施,瘫痪了敌人的防御系统。在关键时刻,许多原本隐藏在国民党机构中的地下工作人员也挺身而出,从内部瓦解了敌人的抵抗。

当解放军进入上海时,完整的城市设施和大量重要档案都得到了保护。吴学谦领导的地下工作网络,成功地完成了保护上海这座大都市的重任。在上海的和平解放过程中,地下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0 阅读:20

若水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