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这一夜,31岁的张云雷,揭开了德云社最后的遮羞布

孤者何惧 2023-05-17 15:34:03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可他偏偏选择靠才华。

这是“德云女孩”对张云雷的评价。

张云雷清秀的外貌和出众的唱功让众多粉丝为他着迷。

近日,鲜少露面的张云雷出现在了佛山音乐节,向大家说了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他提到了接下来在南京的演唱会,提到了专辑,却对说相声却只字未提。

不少人猜测他不提相声的原因,是因为四年前的那次事件。

四年前,网络上热传了一段张云雷与杨九郎调侃地震的相声。

不少网友看了此视频表示,用国人的惨痛记忆来调侃这种行为可耻。

当天下午,官媒就该事件发表评论:学艺先学德。

第二天凌晨,张云雷在微博上向群众道歉。随后,其所有演出均被暂停。

偶像型相声演员

对于张云雷即将开始的南京演唱会,单从票价来看,其咖位不输一线歌星。

可除了他的粉丝,大众并不买账,纷纷表示张云雷当年犯的错还没被原谅。

如今就摇身一变登上舞台转行唱起了歌,令人不适。

不少人认为张云雷除了《探清水河》等几首歌,鲜少有自己的代表作。

难道要靠曲艺和翻唱撑完几个小时的演唱会?

若问是谁给他的勇气,那估计要从他的偶像身份说起了。

身为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张云雷似乎是个异类,他最擅长的其实不是抖包袱逗大伙一乐,而是柳活儿。

他给自己的定位也是太平歌词老艺术家。

早年间,他凭借着一首京味儿小曲《探清水河》,以其婉转悠扬的嗓音而出圈。

后又因其颜值和励志身世吸粉无数,一举成为了德云社的顶流。

让那个曾经一度票都卖不动的德云社变得一票难求。

坎坷成角之路

张云雷艰辛的成角之路也是众多粉丝疯狂热爱他的主要原因。

张云雷的表姐王慧和郭德纲是夫妻,九岁那年因王慧的引荐,拜在郭德纲门下学说相声。

作为郭德纲的云字科学徒,与岳云鹏、曹云金一同学艺。

说学逗唱中张云雷更加擅长的是学唱。

他十一岁就开始登台表演,以太平歌词为主。两年之后,因倒仓(变声)离开德云社。

张云雷这一出走就是六年,六年里先是在家无所事事。

后又在台球厅摆过球,饭店端过盘子,滑冰场里看过鞋子,着实吃了不少苦。

六年后因为与王慧的再次相见,遂又回到德云社的舞台演出。与杨九郎成为固定搭档。

这时,二十出头的张云雷凭借着德云社这个平台也小有成就。

但好景不长,一次事故让张云雷又一次离开了舞台。

这一次,是张云雷从南京南站十多米的二层平台意外摔落,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

用杨九郎的话说就是摔成了“人渣”。

以为再也不能返回舞台的张云雷万念俱灰。

但在郭德纲的开导下,时隔几个月他身带钢板和钢钉登上了阔别已久的舞台。

曾经在舞台上忍着钢钉穿出脚踝的疼痛也要完成表演。

或许是这段惨痛的经历让人心疼,这次返回舞台后张云雷收获众多粉丝。

但名利双收后的张云雷不免有些飘飘然。

随后段子不仅用地震以及对老艺术家的调侃,还出现“慰安”等不当言论。

不过张云雷有众多粉丝为他鸣不平,用“台上无父子,台下里规矩”这些理由来为他进行开脱。

但这些开脱反而招来了更多仇恨。

这一次,就连德云社也被拉入了这场混战。

德云社频频暴雷,忘初心

要问作为传统艺术行业,什么才是根本,我想一定是初心。

如今的德云社,坑蒙拐骗、玩弄感情和不当言论的弟子接二连三的被曝,其中不乏大众熟知的“红角儿”。

李鹤彪打人、张九南出轨、陈霄华被刑拘、张云雷杨九郎的调侃,以及其他成员的各种辱女发言。

这些年的德云社频上热搜,正是因为这些黑料。

是郭德纲的规矩立得不够吗?

并不是,是因为如今的德云社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想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卖艺铺子了。

现在的德云社更像是一个带着江湖气息的公司,管理像江湖般混乱,但行为却越来越公司化了。

德云社保留的江湖气包括但不限于挂在墙上的森严的家规和不可逾矩的辈分体系。

相声作为一项传统技艺,除了天赋和师门传承,还得有勤学苦练四个字撑着。

所以这个技艺的学习就不可能批量化,这一点就非常考验初心。

虽然整个德云社按照“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辈分收徒。

但郭德纲亲传的徒弟也只有云字科这么几个。大师级还有于谦和高峰。

能带徒弟的师傅就这么点儿,所以从德云社谋求发展大量扩招人员起,学徒的水平开始良莠不齐。

作为云字科的徒弟张云雷的表演除了唱曲儿有亮点之外,其他方面都表现平平。

尤其在台上抖包袱节奏的设计和把控总是少点火候,也许正是他离开的六年所欠下的功夫。

江郎才尽,另辟蹊径

如今大部分人听相声为的就是图一个乐呵,所以相声不仅要求扎实的基本功更要会编段子。

听过早期郭德纲作品的人,他的段子虽然俗气,但还是可以博大家伙儿一笑的。

如今的德云社,郭德纲作为管理者,自然在方面力不从心。

演出开始划水,段子多半除了以前的俗梗,就是调侃于谦及其家人。

“云鹤九霄”的徒弟辈显然在上更是缺乏创新能力,要么是作品无聊,要么就是炒冷饭。

常去小园子看德云社相声的观众几乎对他们的段子倒背如流。

还有不少观众去小园子听相声只是为了看偶像与“磕CP”。

有人讽刺现在的德云社:一堆粉丝和台上的人闲聊天而已。

这一改变还要从张云雷说起,他成为偶像型相声演员起,只要有他的场子就一票难求。

他以前的演出风格独具一格,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妖娆风。

张云雷与杨九郎这对搭档,一个妖娆,一个沉稳,一来二去,不少粉丝居然磕到俩人的CP感。

“九辫”cp应运而生。

无数的cp粉为之不眠不休地磕糖,每一个眼神,都有疯魔的粉丝分析出一万种情谊缱绻的思绪。

他俩这一炒仿佛找到了流量密码,不少女孩前来,只为现场磕糖。

因为张云雷这种另辟蹊径的走红道路,引得德云社一众年轻弟子们纷纷效仿。

提升颜值、诉说自己的惨痛经历和搭档炒CP,唯独不想在业务能力上下功夫。

年轻弟子们只想快速走红,把勤学苦练四个字抛之脑后,有的甚至连基本功贯口都说不利落。

如郭德纲所说:“人人都想当首富,谁去搬砖啊”。

沦陷“饭圈文化”

德云社自成立以来,可以说从不缺粉丝。

郭德纲每年都有名叫“刚丝节”的专场演出,回馈粉丝。

在张云雷火起来后,不少粉丝慕名而来,粉丝团体由最开始的“刚丝”、“千丝”变为“德云女孩”。

与“德云女孩”一起走入德云社的还有“饭圈文化”。

他们把饭圈那一套拿来传统艺术中,应援色,荧光棒、手指灯、打榜冲销量、同人文……

相声专场上,台上唱曲儿,台下是荧光棒的海洋。

张云雷的粉丝经常以“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这个口号作为追星行为的自我陶醉。

当张云雷因为自身原因而出错时,他的粉丝找了很多理由为他鸣不平,他所听到的估计只有赞扬。

因为“饭圈”的入侵,德云社似乎也尝到了甜头,商演不仅增多了场次,还提高了售价。

看到利益的德云社,也摇身一变成为造星工厂。

对于张云雷以及众弟子的带货行为、上时尚杂志,粉丝接机,人形立牌都欣然接受。

越来越多“德云女孩”涌入,德云社的演出一票难求。

但,长久来看,在“饭圈”中浸润久了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德云社的初心是以传承传统为己任的,不是培养爱豆的。

相声演员最重要的还得是拿得出手的作品,而不是出现在各种综艺以及剪辑视频中。

若长期在粉丝赞美下生长,迟早会死在他们的捧杀中。

时至今日,张云雷已官宣了两场演唱会。

不知他作为相声演员的初心是否改变。

若今后还是想用相声安身立命,我想基本功夫还是要练扎实。

如今张云雷已经31岁了,《探清水河》也不能唱一辈子。

人生在世,如沧浪行舟,时有颠簸,没有人能一直立于潮头之上。

逆风之时,要懂得沉淀。

0 阅读:16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11
2023-05-19 13:01

这就是羡慕嫉妒恨,德云社的红火气死了你们这帮码字的黑粉。[笑着哭]

莫听

莫听

2023-05-17 18:06

这是德云社最不值得任何捧的人

雨夜花语

雨夜花语

2023-05-19 06:24

羡慕嫉妒恨,典型小人之举

孤者何惧

孤者何惧

命运无常,基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