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在一次白宫内阁会议上,特朗普当着众多内阁官员和媒体镜头的面,对马斯克作出评价:“我不需要埃隆(马斯克)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欢他而已。瞧,他就坐在这儿,我不在乎。但我告诉你,这家伙干得很棒。我不需要他的车。我确实买了一辆,如果他们问,‘你买的时候有优惠吗’,我说‘不,给我最高价’”。这番看似褒贬不一的言论,瞬间引起美媒的高度关注。
马斯克(资料图)
表面上,马斯克风光无限,在商业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成为新一代“民间国师”般的人物。然而,其与特朗普的合作背后,隐藏着科技资本与政治权力深度勾连的危险趋势。在特朗普眼中,马斯克是“英雄式企业家”,他所拥有的财富、影响力,以及塑造舆论、主导舆情、调动资本的能力,让他成为特朗普“用来干事”的理想人选。特朗普设立“政府效率部”,并于1月任命马斯克为该部门负责人,期望他通过削减政府项目和人事开支,为美国政府节省1万亿美元成本。但马斯克并非正式编制的联邦公务员,只是“特殊政府雇员”,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其一年内服务时长不得超过130天。这意味着,若特朗普不修改相关法律,马斯克最晚7月份就得离开“政府效率部”。
看似稳固的合作关系,实则暗流涌动。特朗普和马斯克之间的利益冲突愈发激烈,关税问题成为两人矛盾的导火索。近日,马斯克与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围绕关税问题爆发激烈争吵,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程度。其实,美国现阶段关税政策的核心人物是特朗普,纳瓦罗只是起到辅助作用,马斯克对纳瓦罗的不满,本质上矛头还是指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此前,马斯克就曾直接向特朗普呼吁撤销新关税政策,但并未成功。马斯克的弟弟金博尔·马斯克也公开抨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称这是对美国消费者征税。
马斯克(资料图)
除了关税问题,马斯克的行事风格也让特朗普政府内部人士感到不满。美国政治新闻网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内部人士和许多外部盟友,对马斯克的不可预测性感到不安,越来越将他视为一种“政治负担”,渴望与其划清界限。此次内阁会议上,还有消息称马斯克并未受邀,属于不请自来,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种种迹象表明,马斯克和特朗普公开决裂或许已进入“倒计时”。
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不仅破坏了他与马斯克的关系,还在国际上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英国在外交政策上出现明显转向,派出国防参谋长拉达金访华后,贸易政策国务大臣亚历山大也现身北京,且访华行程未事先宣布。英国斯塔默政府上台后,外交大臣、财政大臣频繁访华,外交行程十分密集,这一系列举动表明英国正在远离特朗普政府,向中国靠拢。这是因为英国作为离岸金融口岸,实体产业较少,特朗普的关税战对全球经贸造成极大冲击,英国深受其害,与拥有巨大市场体量和先进技术的中国合作,成为英国的明智之选。英国的态度转变,很可能促使其他国家也做出类似选择,这让特朗普陷入两难境地。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走向破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政治层面看,特朗普政府内部对于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有着明确的规则,马斯克作为“特殊政府雇员”,其行为和影响力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引起内部人士的不满。从经济角度而言,关税政策对马斯克的商业帝国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不得不与特朗普产生分歧。在社会舆论方面,马斯克的一些言行引发争议,在部分选民眼中成为政治负面人物,这也让特朗普对他的态度逐渐改变。
马斯克(资料图)
未来,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的去留充满不确定性。如果他选择离开,特朗普政府的改革计划可能会面临调整,毕竟马斯克在削减政府开支等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而对于马斯克来说,回归商业领域,专注于自己的企业发展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件事也反映出美国政治与商业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美国关税政策的局限性和危害。特朗普若不及时调整政策,不仅会失去重要盟友,还可能在国际舞台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