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下电子设备里比较吃香的硬件,显卡领域的王者英伟达在昨天正式发布了RTX 50系列的显卡。
RTX 5090的原版定价是1999 美元,大约是14659 元人民币,而特供版的RTX 5090D 国行是价格 16499 元,RTX 5070是4500多。
随着硬件一同发布的,还有利好游戏玩家的 DLSS 4 技术,老黄说 RTX 5090 性能可以达到 RTX 4090 的 2 倍多,其中的多帧生成技术,可以用 AI 为每个渲染帧生成三帧,当它与 DLSS 技术套件协同工作,可以实现传统渲染 8 倍的性能。
还有用Transformer模型架构的技术来优化画面:
英伟达表示,DLSS 4 还引入了图形行业首个 Transformer 模型架构的实时应用技术。基于 Transformer 的 DLSS 光线重建和超级分辨率模型带来了 2 倍的参数和 4 倍的算力,可在游戏场景中提供更高的稳定性、更少的拖影、更高的细节和更强的抗锯齿能力。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是比较实用的一次升级了,从展示的数据来看,相较于4090有很大的游戏性能提升。
在游戏方面的性能提升,可以说是与AI技术的相辅相成,而英伟达的侧重点还是在AI性能上,光是5070的AI性能,就能比肩4090(注意不是游戏性能)。
而在此之外,又发布了一款可以放在桌子上使用的“超级计算设备——Project Digits”,它可以使用标准电源插座供电,芯片是与联发科合作的GB10,性能可以达到 1 PFLOPS (1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秒),128GB 的统一内存和高达 4TB 的存储空间。
尺寸和之前苹果的 Mac Mini 差不多,可以处理多达 2000 亿个参数的 AI 模型,一块是2万多元,两块不到5万,还可以将它们拼在一起用,性能直接翻倍,对于那些需要跑自己模型的AI公司和开发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硬件。
英伟达已经将AI的概念扩展成生态,成为卖铲子里铲子最顺手的那一个:个人超级计算机、通用世界模型、深入智能汽车和机器人的制造、构建游戏AI等等、智能建模等等。
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在未来计算即资源的时代里,英伟达的生态地位会越来越重要,而在等待机会反超的英特尔在最近的新闻里说:“明确不会关闭独立显卡业务”。
比起英伟达的和AMD这两个老对手,英特尔的新显卡B580在游戏和视频方面弥补了一段差距,在中下游市场还可以操作一下,不过在AI方面,目前AMD和英特尔加起来都是比不上英伟达的。
而英伟达还在加码AI相关的内容,明显是要构建一套未来也能影响的行业规则了。在英伟达战未来的同时,现在的一些相关的技术也在更新,像是为了搭配大数据量的传输,基于雷电5的接口设备也开始铺开了,华硕推出的显卡扩展坞支持 80Gbps 双向链路等等,内置的是5090的移动版。
在被动影响周边产品的同时,英伟达也在加深与微软的合作,对Windows的WSL2环境进行长远持续的优化,让其与硬件更好协同,让开发者发挥出显卡的全部性能。
另外大家也不用担心英伟达的显卡遇到瓶颈,因为英伟达没有瓶颈...当然,这是开个玩笑,英伟达其实现在已经在着眼于未来瓶颈的问题,在传统电路到达预见极限前,已经在跟台积电研究怎么把光子电路融合在一起。
而这些种种技术加在一起,你就能明白有些人为什么在说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年还会爆发,甚至通用型的模型也会出现,除去利益相关的从业者,硬件本身的发展和模型的推进也在支撑这一观点。
而英伟达的产品,是整个进程的“加速器”。对于我们这类软件爱好者来说,其实是比较有实际体验的,现在的许多工具和网页都是基于AI生成的了,而操作软件的方式(识别软件界面、学习怎么使用软件),AI也在悄然进化,比RPA更方便一些,以后可以直接下达指令。
像是豆包、微软的“副驾驶”、智谱清言的AutoGLM、各种手机助手等等,都在蛰伏技术,当有一天在手机上下达命令,电脑端也能准确执行的时候,都并不奇怪了。
在英伟达加速AI技术的同时,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处于一个充满AI垃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AI图和文字、视频音频和数字人、小说和电影,甚至是与人的交流(AI输入法、邮件和自动化评论发文)等等,都在侵占人们的独特性。
说得宏大一点来看,英伟达的“硬件加速”对人本身也是有效的,更快的画面,更好地达成游戏与工作目标、更快的用AI完成工作、更快地将自身从任务中解放出来。
有了更多的时间之后,不再投入下一项任务时,会有更多的思考涌现,那时候人们会更幸福还是更焦虑,就不得而知了,后物欲的时代。
不管怎样,我们身处的时代现状是很矛盾的,各国的竞争与竞争,各公司的发展与碰撞,加上类如英伟达硬件的发展,都推动着所有人审视自身与“工具”之间的关系。
后面的时间线随着AI进化,就得审视自身与“工具人”之间的关系了,英伟达高速推进着AI的演化,等到成功之后,不是要替代一部分人,就是需要人们掌握新的技能,迎来一场先甜后苦的变革。
当AI实体化和生产的内容变得“有趣”的那一天,“无趣”的人就成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