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退休后,韩德栓、张成林创作诗歌3000余首,出版诗集——生活是一首隽永的诗

南阳观察 2024-04-08 11:41:11

张成林(左)与韩德栓(右)研究书法

列夫·托尔斯泰说:“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

8岁时,在南召县四棵树乡的一个小山村里,韩德栓、张成林经常一边大声朗诵着《团泊洼的秋天》,一边幻想着能像郭小川一样,写出动人的诗篇;18岁,他们一起穿上军装,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成长;退休后,他们一起作诗写字,一起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70岁,他们联合出版诗集《南都诗韵》,收录了618首涉及生活感悟、人间真情、民俗文化、南阳美景的诗,那是他们心中流淌出的生活赞歌。

“诗歌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爱好,每当我们创作出一首中意的诗歌时,那种愉悦之情是外人无法体会的。”4月6日,在南阳市政协老干部活动中心,手拿刚刚出版发行的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南都诗韵》,醉心创作诗歌的退休干部韩德栓、张成林由衷地说。

小山村里

萌生诗歌梦想

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南召县四棵树乡的一个小山村里,太阳升起的时候,两个少年在盛开的玉兰花下,齐声朗诵着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一遍又一遍,他们不知疲倦。傍晚时分,看着漫山遍野盛开的白色、紫色玉兰花,青涩的他们分别以《白玉兰》《红玉兰》为题,写下了平生第一首诗:“春姑娘来了,玉兰花开了。洁白的花瓣,是圣洁的精灵。亭亭玉立中,盈满了人间的洁净。”“春风里,仿若一个身穿红裙子的姑娘,在枝头翩翩起舞。浓郁花香中,我捡起一片散落的花瓣,浅浅地埋在土里,期盼着来年白色的紫色的希冀。”

“你的理想是什么?”“我想当一名诗人。”“我也想当诗人。”……那一天,明月挂在天空的时候,两名少年还在一树树玉兰花下憧憬着,像郭小川、艾青一样,写出最优美的诗篇。

1972年,中学毕业后,韩德栓、张成林相约一起当兵,一个绿皮车厢,把他们送到了同一个军营。部队发的背包里,韩德栓装的是他珍藏的《艾青诗集》,张成林装的是《郭小川诗集》。从此,训练之余,在训练场旁的那棵白杨树下,韩德栓、张成林经常在一起深情诵读,艾青的诗《向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春》,郭小川的诗《乡村大道》《望星空》《祝酒歌》……

嘹亮的口号、整齐划一的步伐、斗志昂扬的军训……当兵入伍是韩德栓、张成林一辈子的骄傲。在部队,他们创作了大量诗作。“挥洒青春在军营,峥嵘岁月结深情。血汗淌流汇一起,苦练卫国真本领。”这是张成林在部队时写下的诗句。“在部队15年,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干部,让我懂得了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奉献与进取。”韩德栓说,在部队期间,他在《解放军报》上发表了大量作品,作品集《翰苑驼踪》于2004年出版发行。他们说:“军营生活,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平心静气处人、认认真真做事。”

重拾旧梦

创作诗歌3000余首

2015年,韩德栓、张成林先后离开工作岗位,根植在骨子里的文学梦苏醒了。近10年时间里,他们创作了3000余首诗歌,在报纸、杂志、网络平台上发表。近日,收录他们618首原创诗作的诗集《南都诗韵》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退休伊始,韩德栓、张成林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文学杂志、诗歌期刊,尤其喜欢《南阳日报》白河副刊、《南阳晚报》星光版,并尝试着写散文、诗歌。第一次合作创作诗歌,还是他们退休不久。那是2015年春季的一天,韩德栓、张成林回到老家南召县四棵树乡黄土嘴村,看着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村庄道路、家家门前屋后花团锦簇,群众脸上喜笑颜开……老邻居介绍,这是南阳市政协对口扶贫振兴农业农村工作带来的变化。当天晚上,韩德栓、张成林有感而发,写下《巨变》:“青砖灰瓦房千间,平坦道路相通连。茂林连绵栖雀鸟,层层梯田连青山……若问变化缘何来,政协扶贫谱新篇。”为了让这首诗更押韵,他们反复琢磨,仔细推敲。

“愿为山中云,随风任漂泊。冒雨登峰顶,一览众山河。”第二天,在绵绵春雨中,韩德栓、张成林重游五朵山。穿梭在繁花似锦的山间小道,满眼都是春天的信息,张成林、韩德栓诗兴大发,就你一句我一句,创作出了这首《雨中游五朵山》,清澈的诗意,语言细腻跳跃,又充满生命的哲理,在新时代诗歌名匠网络平台发表后,唤起了许多同龄人对儿时的回忆,吸引了许多诗友点评、留言。

一日着戎装,终身念军旅。2019年国庆节,在军营中摸爬滚打,为保家卫国献出了青春的韩德栓、张成林重返他们心中的第二故乡。“生死与共,捍卫伟大的华夏神州。冰天雪地,用身体温暖战友冻僵的双手。暴风骤雨,用力拉着战友冲出激流……”在魂牵梦萦的军营,短短5天时间里,他们创作出了《战友》《长城》等10首激情澎湃的诗,这些诗在《当代中国诗人》发表后,被天南地北的战友们广为传诵。

韩德栓、张成林创作的诗歌大部分围绕身边熟悉的景物。一条条幽深古朴的街巷、一个个名胜古迹,南阳的风物景致都成了他们源源不竭的诗歌创作源泉。武侯祠、医圣祠、南阳府衙、月季园、内乡县衙……在他们的笔下变幻万千,迸发出汪洋恣肆的诗意力量,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感。

“我们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创作诗歌3000多首,出版诗集《南都诗韵》,圆了我们文学梦,歌颂祖国的大好形势,歌颂人民幸福的生活,传播正能量,让我们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说起创作诗歌,韩德栓、张成林脸上写满了喜悦。

挥毫泼墨

书写快意人生

“除了作诗,我们还练习书法。”韩德栓说,书法可以寄托一种思绪、一种情结,书法陪伴的人生分外多彩。退休这些年,韩德栓、张成林一起创作诗歌的同时,还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技艺。

“作诗,我们是在游玩中寻找创作灵感;练书法则是动静结合,静表现在写字时的意境上,要排除杂念,平稳呼吸;动表现在写字的动作上,一笔一画都是招式,就像打太极拳。”韩德栓说,和张成林年少时一起憧憬未来,成年后一起在部队成长,退休后,又在一起吟诗写字,让他们收获友谊、快乐的同时,还收获了健康。这些年,他们经常一起观摩和学习他人优秀作品,一起到社区开展义写春联活动,还经常一起参加各种书法比赛,得了不少奖。

吟诗写字,为韩德栓、张成林带来了幸福、快乐与满足。“练习书法,不但能陶冶情操,还锻炼了身体,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结束采访时,韩德栓介绍,他们在练习书法过程中,记住了很多诗词,既增强了记忆力,又弘扬了传统文化。

全媒体记者 赵明禄 文/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