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洋徒弟大山:四上春晚红遍全国,终因冯巩一句话离开中国

自笑痴 2024-10-30 08:55:04

大山精通流畅的中文,能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无论是表演小品还是讲述相声,他都能轻松驾驭,技艺全面。

他独享四登春晚的荣耀,这一成就令许多中国艺人只能望其项背。

这位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国人,与中国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不解情愫?

这一切,要追溯到大山的爷爷,一位名叫饶大夫的加拿大医生。

上世纪二零年代,饶大夫应加拿大教会之邀,携全家远赴中国行医。

彼时中国战乱四起,民生凋敝,饶大夫的家庭亦未能幸免,甚至失去了两位子女。

无奈之下,饶大夫只得与家人一同返回了加拿大。

回国时,饶大夫迎来了家庭的新成员,最小的儿子降生了,他就是大山的父亲。

尽管一家人回到了加拿大,但饶大夫在华时期的那段经历,已然成了家族记忆中抹不去的部分。

自小,大山就听父母讲述了许多有关中国的往事,他们期望大山长大后能亲自去探索爷爷生前生活的地方。

这些故事在大山心中播下了好奇心的种子,为他日后的中国之缘埋下了伏笔。

懂得中文的外国人相对较少,许多人因汉语的复杂性而却步,然而大山却乐此不疲。

他对中文仿佛天生就有种亲近感,学习速度也比其他人快得多。

随着深入的学习,大山对中国的好奇心与兴趣日益浓厚。

他不再仅满足于书本知识,内心渴望能够亲身体验中国的土地,去真实感受那里的文化。

在这里,他深入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并努力让自己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中。

1989年,对大山而言,是拥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他以演员身份站上了元旦晚会的舞台,这一举动成为了他演艺生涯的起点。

当时,晚会导演组寻求注入新鲜血液,因此邀请了部分外国留学生加入演出。

大山就这样意外地获得了表演小品的机会。

在《夜归》这部小品中,大山扮演了一位名叫"许大山"的中国青年角色。

尽管中文还有些生疏,但其幽默的演绎和纯正的北京口语,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之捧腹,使他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人们记住了说一口流利中文的“老外”,以及“大山”这个响亮的名字。

自此,马克·亨利·罗斯韦尔以"大山"这个名字在中国展开了他的事业,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登上元旦晚会的舞台,不仅为大山带来了声名,更让他初次领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相声。

晚会中的相声《特大新闻》节目,深深吸引了大山。

他被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相声深深吸引,心中不禁萌生了学习相声的念头。

为了掌握相声技艺,大山找到了当时相声界享有盛名的丁广泉。

丁广泉是一位极其开放的艺术家,他坚信“教育不应有界”,不仅培育了大量的中国弟子,还接纳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学生,因此被尊称为“京城的洋领师”。

丁广泉对这位来自异国的徒弟大山要求甚严,亲自指导他进行捧哏的技巧,并带着大山走遍各地进行演出。

在大山不懈的努力和丁广泉的精心指导下,大山的相声技艺迅速提升,很快便获得了行业内人士的肯定。

大山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渴望在相声的路上走得更远,这要求他能有一位资历更深、声望更高的师父来引领他前进。

他将求学的视线聚焦到了当时相声界的核心人物——姜昆身上。

当时的姜昆,在相声界正处于事业的鼎盛时期。

他是相声大师马季的优秀传人,创作并表演了许多广受好评的经典相声,连续多年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亮相,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喜爱。

对于大山而言,姜昆毫无疑问是理想中的师父。

不过,拜师的途径却并非一帆风顺。

在注重师承的相声界,收徒是件极为庄重的事务,尤其是接纳一位外籍徒弟。

姜昆起初对于大山的拜师请求有些迟疑,他顾虑招收外籍徒弟可能引发争议,并且担心大山能否真正领会并承袭这门中国的传统艺术——相声。

大山没有轻言放弃,他屡次造访姜昆,诚挚表达了渴望学习相声的迫切愿望。

他甚至向姜昆叙述了自己祖父在中国的行医经历,以及自己与这片土地的不解之缘。

姜昆被大山的真诚与坚持深深打动,同时钦佩他流利的中文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厚热爱。

在深思熟虑之后,姜昆毅然决然地打破了常规,接纳大山为弟子,这一举动让大山成为了姜昆的首个“国际弟子”。

在姜昆这位良师的指导下,大山的相声技艺显著精进。

他开始频繁活跃于各类晚会和演出,与姜昆、唐杰忠等相声界大师同台演出,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表演特色。

后来,他终于获得了与师父姜昆同台献艺的机会,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舞台。

在当年的春晚演出中,大山与潘长江、黑妹一同合作,诠释了相声作品《一张邮票》。

在职场的交流中,大山与冯巩相识相知。

两人一见倾心,畅谈之中,冯巩提议他跳出现有圈子,凭借其独特才能和身份,未来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冯巩的提议,犹如一粒种子,在大山的心田悄悄生根,渐渐萌芽。

尽管那时他依旧专注于相声事业,但这番话却在他心中播下了未来转变的种子。

随着德云社的蓬勃发展,大山开始意识到改变与转型的紧迫性。

他着手积极投身于中加文化交流,担任加拿大奥委会中国文化顾问等关键职务。

这些经历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更为他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大山被委任为加拿大中国友好大使,这一角色的转变促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定位。

他决定走出相声的舒适地带,开拓更宽广的文化传播领域。

脱口秀成为大山的全新表演选择。

他巧妙地结合中西文化精髓,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喜剧作品。

2015年,《大山侃大山》的播出象征着他成功地转身成为了一位文化交流的使者。

2017年,大山登上了墨尔本国际喜剧节的舞台,这标志着他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脱口秀作品。

他那独特的表演方式以及对中西文化的深刻洞察,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回应,这更加坚定了他持续在文化交流道路上探索的信念。

结语

现今,大山早已不是那个刚抵中国的新婚丈夫,而是位在中国生活多年,对这片土地深入了解的“中国通”,正努力成为一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他那流畅的中文、幽默的个性,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独到见解,使他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中国人民永远的朋友。

0 阅读:15

自笑痴

简介:嫌我吵嫌我闹嫌我脾气不好笑我不懂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