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游戏,培养开朗自信的孩子

鹰哥爱写文 2024-09-07 01:56:44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

​上一节,我们谈到了要无条件地包容和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要了解孩子“撒谎”和“胡闹”的成因,听懂他们释放的沟通信号。

那么,在这一节的内容中,我们来聊聊父母如何通过互动的亲子游戏,培养出开朗自信的孩子。

给予和接受,父母和孩子的双人舞

孩子开朗自信的前提是心理要健康,而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亲子间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需要陪伴,这种陪伴既要身体上的靠近,也要情感上的互动。而这就意味着在孩子体验情绪感受时,父母需要做出回应,不让他感到孤单。

亲子关系是靠给予和接受的互动培养出来的。这就像是一场双人舞,先是你进我退,再是我退你进,双方不仅需要形体配合,眼神和情绪上也要形成默契。但在传统的亲子关系中,这个过程更像是填鸭式授课,父母只负责传授和给予,孩子只负责接受和吸收。

在一项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觉得自己无论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没有人理会时,感觉最为失落,也对人际关系最不满意。亲子交流也是这样,如果父母只是单方面给予,而不愿从孩子这里接收反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孤立了,变得绝望而叛逆。

这种互动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可以开始,比如父母陪在孩子旁边,玩呼吸同步游戏。大人在婴儿旁边躺下,跟着他的节奏同呼同吸。婴儿最早的呼吸是自动的,随着这个游戏的互动,他就能学会自主调节呼吸,掌控呼吸,这会让他觉得很满足。

另一种可以与小婴儿互动的玩法是“互看游戏”:两人先看着彼此,接着一起看往别处,然后再看向对方。有时婴儿可能会面无表情地转过头去,不再回头。父母要耐心等待,等他再次好奇地看回来,父母就可以温柔地说:“嗨,你回来了!”

对父母来说,这也是一种学习,学习耐心地观察、细心地倾听,学习从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解读婴儿传递出来的种种情绪暗示。如果父母忽略这些暗示,或对婴儿要求过高,总急吼吼地干扰、打断这个流程,婴儿就无法感受到安全。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位年轻妈妈的做法。她的儿子两岁了,能说不少单字,也会一些短语,但还说不清自己想要什么,需要妈妈耐心的解读。有一天妈妈带他去餐厅用餐,那里有群大孩子,这个小孩吃了几口就跑去和他们玩耍,非常地开心。

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儿子的眼神变得不对劲了,有些呆滞,也不再看那些大孩子。以前妈妈通过观察了解到,儿子做出这种表现,往往意味着他对某种东西感到厌烦、需要安静。妈妈把孩子抱到餐厅外面的草地上,让他靠在自己身上休息。

过了一会儿,小孩跑到不远处摘下一些野花,开始和妈妈玩熟悉的数花花游戏。他把野花一朵朵递给妈妈,让妈妈数数,妈妈数完后他把野花拿回去,再重复这个过程。慢慢地,他恢复了平静和专注,目光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呆滞了。妈妈这才把他带回餐厅,让他把饭吃完,又愉快地和那些大孩子玩了一会儿。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妈妈没有注意到儿子的眼神变化,情况会怎样?这个孩子会觉得疲惫、不耐烦,积累了一肚子的坏情绪,又表达不出来,只能大哭,或尖叫着发脾气。如果父母不耐烦地禁止他,要他安静,几次之后孩子就会怀疑父母是否喜欢自己。

这会造成孩子的“认知本能”扭曲,长大后在与人交往时出现问题。42岁的中年男士约翰就遇到了类似困境。妻子最近突然问他:“为什么别人想要告诉你一些事情时,你就会大发雷霆?你到底是受不了什么呢?”

妻子的话引起了约翰的反思,他发现自己动不动就说“我知道”,哪怕真的不知道时也这样说,让人觉得自己总是很不耐烦,于是不想跟自己交往。他还意识到这种“不懂装懂”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恐惧,那就是觉得不懂某些事情会很丢人。

直到后来约翰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口头禅源自父亲。有一次他去拜访年老多病的父亲,并贴心地画了一张服药管理表,帮父亲弄清楚何时该吃什么药。结果父亲语带讽刺地说:“我活了八十六年,莫非还不知道怎么看药瓶上的标签吗?”接着约翰又意识到,自己的儿子似乎也继承了这一家族传统,总是再说“我知道!”

于是,约翰开始改善自己和儿子的关系。他不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知道”儿子的想法,而是改为认真倾听。遇到事情他不再单方面输出,而是和儿子互动商量。父子二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毕竟孩子也不喜欢那些高高在上,总是指手画脚的父母。

不要剥夺孩子玩游戏的权利

跟孩子互动并不意味着父母要参与孩子所有的成长过程,甚至横加干涉。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不一样,父母没办法拿到一份标准说明书,指导孩子该在什么时候学会微笑,什么时候学会坐着或站立,什么时候学会唱歌等等。

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不同阶段,满足孩子不同类型的需要。比如在孩子小时,父母要多花点时间陪他玩游戏。游戏这个词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质,很多家长觉得可有可无,甚至有的家长不许孩子玩耍,而是加强文化课补习,争取赢在起跑线上。

心理学家反对父母的这种急功近利,建议把游戏列为孩子的必修课,因为它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有好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学习专注,体会全身心投入的乐趣。他们还能通过游戏学习把概念联想在一起,激发想象力,并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

可以说,游戏就是孩子的工作,是培养工作专注力及创造力的基础。小孩能专注地玩一张纸巾,他先抓住纸巾,把它弄皱,反复扔出去再捡回来,最后为纸巾创作一个故事。但如果家长一直告诉他“不可以”,他的注意力很快就会涣散。

有些父母疼爱孩子,会给他买很多玩具。但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玩具,几辆玩具车、一个纸箱、一个洋娃娃、一只动物玩偶、几块积木就够孩子玩耍了。孩子并不喜欢太多的选择,这会让他们担心选错,反而不知道从何选起。而且玩具数量不多,也更便于收拾。

有意思的是,有时父母精心选择的玩具,孩子还不一定很喜欢。比如,有位小朋友过两岁生日时,父母、亲戚送了一大堆精美高档的玩具,结果这个孩子最喜欢的竟然是桌上一个空塑料瓶。她学着把水吸进瓶子,再挤出来,控制喷射方向,玩得不亦乐乎。

还有,在陪孩子玩游戏时,父母要控制住自己的“拯救欲望”,不要主动做孩子自己能学会的事,否则就会剥夺他的学习力。比如,有个半岁的女孩趴在客厅地毯上,想去抓地板上的乒乓球。她够不到,于是尖叫起来,要旁边看书的爸爸帮忙。

爸爸微笑着鼓励孩子:“你想要那颗球,对不对?你试着自己够一下,好不好?”小孩停止了喊叫,抬起膝盖,努力朝球的方向爬去,然后伸手去够。她的手指碰到了球,却把它推得更远了。爸爸把球放回原处,小孩又试了一次,这次她成功了。孩子开心得乐开了花,爸爸则竖起大拇指进行赞扬:“宝宝,你真棒!”

这位爸爸的做法很值得学习。遇到孩子求助,我们要先观察。如果在孩子的能力内,我们就不要上前帮忙,不要剥夺孩子的学习力,以及通过挑战自我获得的成就感。如果超出孩子的能力,我们就要及时帮忙,否则孩子会有强烈的受挫感。

最后需要提醒一句的是,有时孩子只想让父母陪着玩,此时父母要尽量满足。但如果手头有一堆紧急事项要处理,父母就不想花这个时间。然而,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就会不甘心,就会不停地打断父母工作,且情绪也会变得孤独、愤怒或者难过。

作者佩里的经验是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最好先花点时间,陪孩子一起启动游戏。随着孩子慢慢沉浸在游戏中,父母就可以逐渐抽离,抓紧时间去处理那堆待办工作。既然总要抽出时间陪孩子,那一开始就积极投入,总比后面被迫投入要好。

佩里曾在海滩上看到一对父女。一开始爸爸乖乖地听女儿的指挥,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过了一会儿,小女孩开始专注地在海滩上玩沙子,爸爸观察着女儿的行为,不时瞅两眼报纸。再后来小女孩找到了一个小玩伴,爸爸就彻底抽身出来了。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想想看,如果这位爸爸一开始没有配合孩子的要求,而是自顾自地看报纸,那这个小女孩就会变得烦躁不安,不可能专注地投入玩耍,也不可能交到新朋友。孩子的坏情绪肯定会影响到父亲,他也不能如此悠闲地看报纸了。

好,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到了亲子陪伴的精髓,那就是用心观察,双向互动,尊重关爱。若能做到这几点,亲子关系就不会太差,孩子的行为表现也不会失礼。

0 阅读:3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