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豪门恩怨到法典修订:盛爱颐的破圈之路

未寄信札 2025-02-10 20:10:20
一、闺阁里的「法理学」启蒙

1900年的盛公馆书房,梳着双丫髻的小爱颐趴在父亲膝头,听盛宣怀讲李鸿章送他的《万国公法》。窗外的栀子花香混着油墨味,在这个未来女首富心里种下第一粒法治的种子。

"爹爹,为何洋人公司都有章程,我们家却只按《朱子家训》办事?"十岁稚童的疑问,让洋务大臣愣怔良久。次日,盛宣怀特意请来租界的英国律师,给女儿们开蒙西方法律常识——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光绪年间,堪称惊世骇俗。

二、静安寺路的「模拟法庭」

1915年的圣玛利亚女中,盛爱颐组织的"淑女辩论会"风靡沪上名媛圈。她们用英文争论《拿破仑法典》,拿《大清律例》玩角色扮演:

🎭 经典案例• 假设秋瑾未遇害,如何用法律争取女权• 虚构家族企业股权纠纷,演练遗产分配• 设计"女性继承权请愿书"递交江苏督军

(插入当年校刊记载)校长威尔逊夫人惊叹:"这些姑娘把《罗密欧与朱丽叶》改成了《威尼斯商人》!"而盛爱颐在日记里写道:"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是弱者的盾牌。"

三、公堂上的「玫瑰战争」

1928年那场轰动全国的诉讼,实则是盛爱颐筹备十年的"毕业答辩":

⚖️ 庭辩金句实录• "《现行律》载明'户绝财产果无同宗应继之人,所有亲女承受'——我与方颐何尝不是盛氏血脉?"• "兄长们说女子不该抛头露面,可此刻端坐原告席的,不正是盛家教养出来的女儿?"• "今日争的不是银钱,是天下女子依法行事的凭证!"

旁听席的史良(未来首任司法部长)热泪盈眶,后来在回忆录中说:"那日法庭的琉璃窗透进阳光,照着她月白色旗袍,像尊法律女神雕像。"

四、胜诉后的「法治播种」

拿到50万两白银的盛爱颐,转身将法庭变成普法讲堂:

📚 法律公益三板斧

资助东吴大学法学院设立"女子奖学金"

在百乐门举办"法律茶话会",名流云集间普及《民法草案》

创办《新女性与法》月刊,请沈钧儒撰写《遗产继承指南》

最妙的是她投资拍摄普法电影《秋菊的前世今生》,让周璇饰演的民国秋菊在银幕上呐喊:"我就是要个说法!"电影场场爆满,有女工看完直接跑到律师楼咨询继承事宜。

五、梧桐树下的法治遗产

1947年的爱俪园,盛爱颐看着新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微笑——那第1138条关于女子继承权的规定,分明刻着她当年诉讼案的影子。她把法典轻轻放在亡父的《盛世危言》旁,两代人的法治理想终于在此刻共鸣。

如今漫步武康路,那些她曾资助的法律夜校旧址已成网红咖啡馆。但当年轻人举着拿铁讨论《民法典》时,是否知道吧台位置曾是当年女工们抄法条的课桌?

#历史照进现实如果你是1928年的女性,会优先争取哪项权利?A.遗产继承权B.婚姻自主权C.教育平等权D.参政议政权

评论区等你发声!

✨ 下期预告《严幼韵的社交兵法:从复旦校花到联合国礼宾官的逆袭》👉 点击关注→看民国名媛如何用优雅征服世界舞台!

1 阅读:1
未寄信札

未寄信札

每封未寄的信札,都藏着被岁月尘封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