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一个人的命运和青春里的某个瞬间息息相关。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是1990年的初秋,我第一次走进镇上的中学校园。
13岁的我,脸上带着些许紧张,脚步也有些慌乱。
开学第一天,老师安排同桌座位时,班里的女生岳晓静坐到了我的旁边。
从小学到初中,我早习惯了跟男生同桌,如今换成一个女生,我的心里顿时不知所措。
她主动伸出手,笑着对我说:“以后请多关照。
”她大方得体的模样让我有些自卑,只能勉强挤出一声“嗯”。
后来,慢慢地,我们之间熟悉了。
她开朗爱笑,总爱在课堂间隙和大家聊天。
作为班里公认的“学霸”,她还时不时教我解题。
说来也奇怪,自从认识她,我开始努力改变自己,不再羞涩于和别人交流。
那个初中一年级,我们就这样安安稳稳地当了同桌。
但青春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谁能想到,仅仅一年后,我的生活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退学后的黄昏:玉米地里的一次特别相遇1991年夏天,我父亲的突然离世让我们这个原本只是清贫的渔民家庭变得举步维艰。
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母亲一个人实在撑不住。
我别无选择,只能做出退学的决定。
那个开学前夕,我悄悄找到班主任说明了情况,便匆匆离开了校园。
辍学后的日子枯燥得让我无法言说。
每天清晨起床,就去田里劳作,回家后继续帮母亲完成不计其数的家务活。
我以为,这辈子的生活也就这样了,再也见不到小静了。
可让人意外的是,她竟然找到了我。
那是一个傍晚,我正在玉米地里锄草。
熟悉的声音让我抬起头,竟然是岳晓静。
她喘着气,眼睛微肿,一脸的忧心。
一见面她就问我:“海利,你就甘心放弃自己的未来吗?
”她的态度很坚定,仿佛我如果不听她的话,她绝不会离开。
我们在地头聊了许久,她的每一句话像锤子一样敲打着我的内心。
“你如果现在退学,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你母亲也会觉得亏欠你一辈子。”
岳晓静的坚持最终打动了我。
我回到家与母亲坦诚沟通,第二天重新带着课本回到学校。
岳晓静的脸上浮现出笑容,她似乎比我还高兴。
命运的重逢:大学校园里的那场演出重新上学以后,我变得更加努力。
从乡镇中学到县城高中,我心里始终记得和岳晓静的约定:考大学。
然而到了初三时,岳晓静因为家中调动转学去了市里。
起初她还会写信给我,但年轻的我因自卑而不敢回复,久而久之,我们断了联系。
高中三年,我全力以赴。
高考结束后,我如愿考上了大学。
那一年,大一迎新晚会上,一个名字令我震撼不已。
主持人报幕:“舞蹈《秋之韵》,表演者岳晓静。
”我坐在台下,一眼就认出了她。
那个曾在我生命中刻下深刻印记的女孩,现在优雅地站在舞台中央,依旧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演出结束后,我主动找到她。
相隔多年,我们居然面对面站在了一起。
她看着我笑道:“这次,你跑不了了。
”那一刻,我的心猛地一颤,仿佛一切都得到了答案。
大学四年,我们形影不离。
她的勇敢和智慧,成为了我最好的支撑。
毕业之后,我们各自回到家乡工作,但这一次,我们再也没有分开。
相伴到老:从同桌到爱人,他们的爱情故事2002年的夏天,我们在海边举行了婚礼。
她穿着洁白的婚纱,微风吹起她的裙摆,像极了初见时她轻轻笑着的模样。
婚后,她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而我开始投身工作。
几年后,在她的支持下,我辞掉踏实的工作,创办了一家材料公司。
她全力支持我的决定,每天为我分担家庭琐事。
现在,我的公司越做越大,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每逢节假日,我们会和儿子一起回到曾经的中学校园,回到那个土路上相识的地方。
不管多少年过去,她依然是我心里那个善良、直率的女生。
结尾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铺陈出一些奇妙的转角,而青春正是这条路上最好的伏笔。
对于我来说,岳晓静不仅是我生命中的挚爱,也是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信念和动力。
回首来看,或许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有些人与我们缘分的深浅,但正因为那些始终珍惜我们、陪伴我们的人,我们才有勇气去面对风雨,并走向阳光。
就像那块15岁的月饼和童年的约定,它们见证了我们的坚定,也象征了我们共同成长的点滴。
愿所有人都能找到生活的力量,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人,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