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锅底不沾灰?”
“婆媳关系难相处”的现象,自古就是中国式家庭的难题。
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然而,80%的人不知道婚姻里的潜在关系,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以下3条。
读完这篇,从此家庭越过越好。
媳妇不委屈来源
老公的支持与偏爱
我曾看到一则视频,产妇和家人在一起吃饭,孩子突然哭闹了起来。
婆婆指着媳妇说:
“孩子哭了,你也不知道哄哄,就知道吃。”
媳妇刚要起身去抱孩子,丈夫按住了她,自己去把孩子抱起来并和他母亲说:
“你吃你的饭,孩子哭两声怎么了?”
随后,哄起了娃,并叮嘱妻子道:
“慢点吃,孩子有我带呢。”
一个人再好,但他不对你好,什么用都没有。
你要嫁的人不光眼里要有你,心里也要装着你。
关键时刻可以给你肩膀依靠,你需要的时候,可以义无反顾的帮你撑腰。
既能够分享喜怒哀乐,也能托付终身。
大家还记得2年前的一则新闻吗?
婆婆对着镜头哭诉,儿媳在做月子期间吃了她12个南瓜。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婆婆心疼刚生完孩子的儿媳的故事。
但是听着听着就不对味了。
婆婆骂她,跟个猪一样,那么能吃,月子里吃了我12个南瓜,你知道我种这些南瓜有多么不容易吗?
婆婆越骂越大声,越说越委屈,小姑子也在一旁拱火。
然而,面对镜头,儿媳却道出了实情。
月子期间,婆婆不给她吃鱼吃肉,还不让她吃饱饭,导致没有奶水,娃娃吃不饱饭,总是饿的哇哇大哭。
实在没办法了,才吃了婆婆的南瓜。
寒冬腊月,还没出月子。
婆婆就让她去河边用冷水洗衣服,她也和丈夫哭诉过,奈何丈夫是个妈宝男。
非但不体谅妻子,还和公婆一起打压欺负她。
终于,在一个夜晚,她趁着丈夫熟睡的时候,偷偷从那个可怕的家里逃了出去。
倘若妻子在婚姻里得不到支持和体谅,那么她就会想要逃离。
因为在婚姻中,只有丈夫给予妻子满满的支持和偏爱,妻子才不会在婚姻里受到委屈。
正所谓:
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
老公不为难来源于
婆婆的适当放手
我曾看过一段采访,一位记者问阿姨道:
“子女结婚以后,父母能管吗?”
阿姨回答道:
“平时不怎么管,他都成家了,去掺和人家的生活干嘛。”
记者又问她:
“父母管理孩子不是应该的吗?”
阿姨回答:
“我会关心,但我不会插手。他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记者接着问道:
“如果他们夫妻吵架了怎么办?”
阿姨沉思片刻回答:
“我会批评自己的孩子,宁愿不管,要管也是管自己孩子。”
网友看完直呼“人间清醒”。
婚姻本就是各自从原生家庭出来,两人独立组成爱的小家。
在小家庭里,夫妻双方才是主角。
网上关于“婆媳矛盾”的帖子。
很大部分都是婆婆缺乏“边界感”,随意的插手小家庭的事情,导致婆媳关系恶化,老公夹在中间为难。
我家有个亲戚,他家媳妇是外地的,嫁到我们这边人生地不熟,也没有朋友。
因为住在乡下,周围也没太多的娱乐场所打发时间,所以儿媳妇也不喜欢出门,需要的东西都网购。
婆婆每次看到她拿快递都要说她“也不上班,就知道买东西乱花钱”。
后来,媳妇觉得婆婆过于干预了她的生活,婆媳之间不断爆发冲突,2天一大吵,3天一小吵。
就把常年在外面上班的丈夫叫回来了。
夫妻俩商量在城里买房,媳妇带娃去城里住了。
婆媳之间接触变少了,平时各过各的。
逢年过节的带孩子回家看看,现在相处起来反而比以前住在一起时和谐多了。
婆婆和儿媳,年纪阅历不同,生活经历乃至习惯,认知都不一样。
把两个各方面不一样的人硬凑在一起生活,难免会发生矛盾。
夫妻之间尚且需要空间,同理,婆媳之间也需要保持边界。
公婆不掺和,老公不为难。
婆婆不生气来源于
媳妇的体谅不计较
电视剧《美好的日子》里,知青瑞雪回乡下婆婆家,婆婆送了一双绣花鞋给她。
她拿到鞋子第一反应是肯定婆婆的手艺,做得细致漂亮,立马穿上了脚。
婆婆看到儿媳不嫌弃自己的手艺,也很开心。
瑞雪把婆婆接到城里,婆婆在乡下习惯把浆糊含在嘴巴里,对着床单喷洒浆糊,这一幕恰好被出门的瑞雪看到了。
婆婆担心儿媳讲究,很尴尬的解释,这样浆出来的床单比较平整。
瑞雪看出了婆婆的尴尬,体谅着婆婆的习惯。
对着婆婆说:“娘,不用这么生分,您就按照你的习惯来,怎么舒服怎么来,挺好的。”
因为媳妇的体谅不计较,婆婆也挺高兴的。
瑞雪婆婆对瑞雪好,他们属于互相体谅,所以,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
网上有位宝妈分享自己和婆婆的一则相处日常:
孩子2-3岁时,正是好奇心和探索欲旺盛的时候,所以孩子比较难带。
婆婆每次看到她都说:
“孩子4-5个月的时候就应该给我,你就应该去上班赚钱,孩子也没带多好,也不工作。”
她听完也不放心上,便会转移话题和婆婆说:
“今天有点冷,晚上出去吃羊肉汤吧,我现在带他出去转转。”
聪明的媳妇,不会和婆婆硬钢。
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尽量不发生冲突,不为不值得的事情消耗自己的精力和能量。
网上说:
“公婆对我好不好,我根本不在乎。
我心里有杆评估的秤,对我好的人,我自然真心待他。”
婆婆和媳妇是因为同一个男人才产生关系的,在没遇到这个人之前,两个人就是陌生人。
老一辈按照自己的固有认知活了大半辈子了,很难改变。
作为年轻的我们没必要和他们计较这些,亲疏有度,远近相安。
媳妇体谅不计较,婆婆便也不会生气了。
▼
中国人说结婚,叫做“成家”。
这个词用的即精准又贴切。
结婚后,我们的“家”便是由丈夫、妻子、孩子组成。
有母亲的那个家,是我们从小到大长大的地方,但对伴侣来说,却是个陌生的地方。
倘若我们还按传统的观念,强行让对方融入自己的原生家庭,这样多少不太公平。
如果老公可以尊重媳妇,给予她支持,让她成为新家真正意义上的“女主人”,那么她必然不会在婚姻中感到委屈,也必定会用自己的真心来对待他的家人。
最终,你好,我好,大家好,家和万事兴。
日子也会过的越来越好的。
作者 | 幕卷·ZM
图片 | 幕卷·摄影爱好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