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海人的酒局看似简单,实际上也是有点复杂的。看似没有什么套路可言,实际上还是讲点规矩的。中国人讲究个客随主便、入乡随俗。有外省市来沪跟上海朋友聚会的,不妨看一下这篇小文。

一是喝酒不兴喝多少的,主要讲的是总量控制。在外地赴宴,主人一般准备的是当地酒,突出地方特色,也不会掉价。在上海赴宴,主人一般会拿上两瓶白酒,好点的会是贵州茅台酒,也可能是四川五粮液、青花郎、贵州习酒、洋河一类的。还会带上一句话:“就两瓶哈,干掉就结束”。

二是喝酒不兴提杯的,主要靠的是打乱仗。许多地方开喝时,主人会滔滔不绝地讲点欢迎、祝福之类的话,一起喝上三杯酒。在上海不是这样的,主人起立,点题说明今天聚会主题,一起干了第一杯。然后,就是随意开打了,一般每人打一圈。注意注意,主人没有开打前,你别抢了他的风头。另外,还是要排字论辈的,要有点悟性。这场面里有情面,看着有点散,神不能散。上海的酒席就像散文一样,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三是喝酒不兴拖延时间的,一般两个小时完工。在外地许多地方喝酒,那叫一个累字。有点“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的架势。在上海,主人看大家差不多了,会说个结束时间,征求各位意见。时间一到,大团圆后走人。

依我看来,外地许多地方,喝酒确实特别豪爽。而且演讲激情不断,高潮迭起。高兴时,有人还会吟唱一首。真有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英雄之气。上海的朋友相聚,有点“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风雅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