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废了、黎巴嫩真主党残了,叙利亚巴沙尔跑了、大哥伊朗准备降了.....
内塔尼亚胡拔剑四顾,高喊还有谁?真还有,那就是也门胡塞武装。
但面对以色列与美国、英国的持续轰炸,胡塞的一些战略资源(如电力系统、港口、物资运输线路)不断遭到摧毁,加之外围援助的难度升级,其攻守空间不断被压缩,会越来越艰难。b,沙特的态度。沙特与也门是邻国,2015年沙特就参与也门内战,但最终失败,被迫讲和,近一年伊朗构建的抵抗之弧遭受重大挫折,沙特是否会出手再战,是也门胡塞武装能否生存的关键。也门不仅仅是胡塞武装与政府军的二元对立,还有分裂主义者、“基地”组织分支等活跃在南部和东部地区。多方势力夹杂着部落派系、地区宗教派别的纠葛,这让外界的军事行动常常难以“一击即溃”,进而形成“搅乱但难彻底平定”的现状。以色列即便在短时间内重创胡塞,也未必能从根本上令也门局势恢复平静。更甚者,若胡塞被迫在传统控制区内转入更加隐蔽的“地下战”,以色列展开的追捕行动或将演变成一场漫长的“斩首”作战。显然,若要彻底消灭胡塞武装,只有靠沙特,美国和以色列不可能派遣地面部队进入也门。c,伊朗的态度。哈梅内伊年高体衰,已经不得不交权,为争夺最高权力,伊朗内斗剧烈。若改革派胜利,则胡塞武装必然被抛弃。若保守派胜,伊朗则会扶植胡塞武装作为战略屏障。综上所述,以色列高举“自卫反击”的旗帜,针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大规模跨境空袭和“定点清除”行动,短期内确实重创了对手的指挥与后勤体系,使胡塞面临严峻生存压力。然而,在中东地区层出不穷的代理人战争历史中,单纯凭借空中优势和军事奇袭往往不足以确保“完全消灭”某一武装组织。
胡塞武装作为在也门内部根基深厚、受一定外来支援的力量,短时间内虽被逼至险境,但其残余能量仍然不可低估。至于内塔尼亚胡所宣称的“彻底根除胡塞武装、追杀所有领导人”,从现实角度看,若缺乏地区内外的政治协作与后续治理,恐怕很难达成绝对的全面胜利。以色列、美国、英国的联合空袭行动,或许能显著削弱胡塞武装一时的战力,却难以根除其生存土壤。同时,大范围的基础设施破坏也使也门国内人道主义危机愈演愈烈,地区政治生态更加脆弱。这一连串的连锁效应,将使中东格局继续震荡,也意味着“内塔尼亚胡剑指胡塞武装”的未来发展仍会充满变数。能否“成功”,恐怕还需要后续更全面的军事、外交、政治考量和实际行动才能见分晓。
信念de锚
因为,他有过成功的经验,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他只是恐吓和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