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沐言。
说到青瓷,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越窑,不错,越窑以其青瓷冠绝于世,也让很多人因青瓷熟悉了越窑。不过南方烧造青瓷的窑口可不止有越窑,譬如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岳州窑,很多人说它是被低估了,作为从很早就开始烧造青瓷器物的窑场,它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岳州窑在今湖南湘阴县境内,也被称为湘阴窑,距今有1000多年的窑业史,始烧于东汉,以青瓷为主要产品,是南方成熟青瓷起源和发展的重要窑口。东汉至西晋时期,岳州窑与浙江越窑、江西洪州窑并称南方三大青瓷生产中心,这一时期岳州窑的风格特色更多地受到浙江越窑的影响。
经现有的出土实物证实,岳州窑从东汉中晚期就已经能够烧造釉色莹润的成熟青瓷,质量可与浙江越窑相媲美,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采用叠烧法提高了产量,也实现了窑场规模的扩大。
东汉 岳州窑青釉四系罐 湖南博物院藏
南朝至隋是岳州窑逐步兴盛的阶段,其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靠实力圈粉,更为南朝宫廷烧制“贡瓷”,算得上是最早的官窑。它的发展得益于制瓷工艺技术的重大变革,也注重对烧造工艺的改进,推动岳州窑逐步实现向优质窑场的蜕变,更在唐时成为《茶经》中所说的唐代六大名窑之一。
岳州窑器物不同于其他官窑的精美华丽,更多了质朴随性之美,从器型到釉色再到装饰,往往显露出内敛典雅。早期的岳州窑青瓷胎呈灰白色,胎质并不十分细密,釉色多以青绿为主,器表多开片,在技术和工艺进步的后期,釉色仍以青绿居多,但釉面中增加了玻璃质感,瓷化程度高,器表细小的开片,有别样的韵律美。
南朝 岳州窑青釉杯 湖南博物院藏
古诗中曾这样描写:“焰红湘江口,烟烛洞庭云”,“岳州窑色青,遍地生黄金“,岳州窑青瓷绿中泛青,或有淡黄、淡白作点缀,成就了整器的古朴与大气。青色作为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陶瓷制品中呈现出变幻多姿的青釉色彩,加之浑然天成的纹理魅力,让它成为单色釉中的一抹瑰丽。
南朝 岳州窑青釉四系盘口壶 湖南博物院藏
南朝统治者对佛教非常重视,“梁帝讲经同泰寺”就是最好的体现。同泰寺也就是鸡鸣寺,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也是古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首刹,高僧达摩从印度来中原就在那里居住。梁武帝曾先后四次到同泰寺为众人讲经,具有浓厚佛教文化特色的青瓷产品也就应运而生。
在出土的岳州窑青瓷中,有许多带有佛教文化元素表征的青瓷,佛教等宗教中国化的过程,是它们逐渐进入中国社会各阶层生活文明的过程。当岳州窑青瓷艺术与佛教等宗教元素相结合时,正是这种吸纳异域文明所传递出的信仰力量,增添了我国民族陶瓷文化的光彩。
南朝 岳州窑青釉刻莲瓣纹碟 湖南博物院藏
外来的佛教文化和来自中原的华夏文明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佛教为代表的异域文化元素在岳州窑中大量出现,推动精致的设计与制作工艺的革新,同样也推动岳州窑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岳州窑在接受域外装饰风格的同时,根据自身的材质和审美做了一定的重构设计,造型中增加更加符合我国审美习惯的元素。
岳州窑青釉莲瓣五管烛台 2022嘉德香港拍卖
南北朝至隋唐期间,岳州窑的交流与传播离不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交通线,也是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的缩影,中国和西域各国的艺术珍品都在这条道路上进行流通。作为岳州窑跨文化传播主通道的丝绸之路,是与河西走廊并行的丝绸之路—“河南道”。
在当时南北政权对峙的局面下,这条丝绸之路“河南道”为维护西域和内地尤其是与江南地区的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地处长江中游的岳州窑,正是通过丝绸之路河南道,吸收异域文化元素,构成丰富多彩的跨文化传播景观。
南朝 岳州窑青釉净瓶 湖南博物院藏
一个成熟的窑口总会跟随时代步伐和审美风尚而进行自我的设计更新,地区间的相互容纳和吸收构成其独立的陶瓷艺术特色。随着佛教的到来,岳州窑在接受这种域外而来的宗教时找到了最佳平衡点,从单纯的装饰形象转变成有意义的形象,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岳州窑能在南朝到隋代走向兴盛。
即便到唐代乃至五代时期,岳州窑仍保有自己的风格。刻划莲瓣纹是五代岳州窑常见的装饰技法,这一时期烧造的青瓷以小件盘、碗居多,下图中的青釉盘口瓶是目前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形体较大的器物之一,十分罕见,这也代表了五代时期岳州窑瓷器的烧造水平。
五代 岳州窑青釉划花莲瓣纹盘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
很难得的是,店内曾征集到一件南朝至隋代的岳州窑印花卉纹青釉钵,岳州窑匠师对信仰的虔诚之光与对传统工艺的尊重都能在这件器物中有所体现,工巧之意承载了先民智慧的荣光和器物之美,下期我们一同品鉴。
南朝-隋 岳州窑印花卉纹青釉钵(局部)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