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怀(散文)文/天马行空

天马看文化 2025-04-02 13:44:41

清明感怀(散文)

文/天马行空

清明节至,祭拜英魂。站到祖先和离世亲人的灵位之前,你会思索: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父母来自……,祖祖辈辈,总会有根,终归有源。

树大根深,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只有扎向大地的根坚实,才能根深蒂固。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尚有归途。生者寻根,追本溯源,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感恩国家强盛,给了我们一个和平环境;感恩社会和谐,给了我们丰富的物质;感恩父母养育,给了我们生命和智慧。有首诗确确实实写出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恩厚德、情真意切:

世间爹妈情最真,

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精竭虑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清明之节,追思先祖,启迪后人,教人: 清洁、清廉、清静,活得一个清白;明事、明礼、明法,活得一个明白。清白、明白之人,心路历程自有春风化雨般的高尚情操,自有明月皎洁般的真善美。

红尘滚滚,功名利禄。是遵循“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是信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崇尚"横眉冷对千夫指,府首甘为孺子牛”?还是激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生活中的事与物形形色色,无有定式。如果你过于执着,拿不起放不下,为名、为情、为权、为钱所困,让你黯然神伤,不妨在清明时分恭立于祖宗先辈灵前静静思考,那里,自有一种答案,让你心如止水,超然物外。此时此刻,你就会领略东坡居士所说的,愿"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你是否认为这就是老夫子集一生宦海沉浮、悲欢离合之情愫,凑响的一曲千古绝唱,意在为后来之人,指点迷津?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红尘滚过,只是匆匆过客。操劳奔波,拼博奋斗,也只为一个吃饱穿暖。至于功名利禄、权位钱财,你得到了多少?即使得到一些,你又能带走多少?故,东坡先生在《前赤壁赋》中曾发出谆谆诫语:"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此语虽穿越千年而力度不减,更显语重心长,振聋发聩……。

当清明时节,面对仙逝亲人,慎终追远的一刻,你会幡然省悟:人生,只有清爽做人,清白做事,足矣!不求辉煌腾达,但求无愧于心!做人,可以贫穷,但不可以无志;可以低下,但不可以奴颜;可以事业兴旺,但不可以趾高气昂;可以位高权重,但不可以目空一切。

不管是谁,无论多么伟大和平凡,这世间终将有一个地方是你的家。唐代诗人杜牧留句: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个是"家”的地方,有着流芳千古的情丝,牵系着你的魂魄,无论你是远在千里还是近在当地,清明时节,你都可能回家祭祖,以尽悼念。

当你拨开历史的烟尘,追思先人开基之艰,创业之难,你似乎看到他们代代接力,含辛茹苦,拼血流汗,一步步走到现在,是何等的劳累?何等的壮烈?何等的洒脱?何等的坚韧?你是否已豁然开朗?当你承继了祖上的血脉,接过了祖上的接力棒时,你是否承担了祖上的责任?坚守了祖上的清明?

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清明是孝道、是文化、是教育、是感恩、是责任、是传承、是对故土的眷恋、是德厚千载神游万仞的追求。清明,更是一种血脉延续、生生不息的康庄大道。

经历了清明节日的祭祀洗礼,你更能知道怎样做人、做事,怎样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你更能理解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深深含意。

清明节日,会勾起你的遐想,启迪你的智慧,振奋你的精神,鼓舞你的斗志,让你在先辈灵前,修正你的人生目标。

清明,不只是一个节日,他是人生奋力前行的加油站;是开启事业的起跑线;是走出黑暗的指路灯;是迎接曙光的地平线。

清明节,是传统的节日,是民族的节日,是不朽的节日,是中华儿女追梦的节日。它不仅仅是一抔黄土,几张纸钱,半盏老酒,更是让人魂萦梦绕的乡愁。

0 阅读:6
天马看文化

天马看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