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人心,关照家国,2022总台秋晚的“人文性”在哪?

影视前哨 2022-09-15 20:14:30

导读:总台秋晚所体现的不仅是艺术表演,更是鲜活的情感共鸣和鲜明的文化主张。

文 | 黎河

中秋佳节,月下寄情。一台吸引众多目光的中秋晚会又应该如何在“寄情”上做好文章呢?

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在海内外同步播出。以山水实景为舞台,用各种声光电技术细腻渲染,这场“思想+艺术+技术”的晚会受到全球华人的纷纷点赞。

截至9月12日,总台全媒体多平台直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收获全网热搜超650个,#央视中秋晚会#主话题阅读量超70亿,相关话题阅读总量超100亿,相关视频全网播放总量超15亿。

见家国、也见天地,

“月”的时空维度被扩展

“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当《人世间》熟悉的旋律响起,一张定格在1969年冬天的全家福,终于在2022年中秋有了更新。

千百年来,一轮圆月寄托了中国人太多的希冀与乡愁,“家”更是中秋节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从总台秋晚《江月初照》《山河明月》《皓月千秋》三个篇章能够看出,其情感关系是递进、充满层次的。

首先,晚会的节目让“家”“团圆”等中秋的传统内涵尽情抒发,《爸爸妈妈》《人世间》等表演温情动人,不仅歌曲本身的演唱催人泪下,穿插其中的简笔动画、虚拟全家福等都让更多观众产生真切的现实触动。

其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二者构成息息相通、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之间,永远是灯塔和岸,星照着前路,成就灿烂,长夜中湾区那灯火永不冷……”今年的秋晚上,王祖蓝和时代少年团分别用粤语和国语温暖合唱《我们会更好》,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传递香港与内地人民同根同源的血脉情感;《小城是故乡》唱出了千万游子的心声。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的词曲分别由来自中国大陆的词作家杨启舫与来自中国台湾的音乐人小虫合作完成,最终由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的主创人员共同呈现。

在中秋之夜,借着一个个充满韵味又活力十足的节目,这种家国情怀世代相承,如奔涌不息的河流,浇灌着我们丰沛富饶的精神世界。

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的嘉宾表达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不管是《我们会更好》还是《记得要勇敢》,或是《小城是故乡》等,从全球华人的视角看过去,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等都在秋晚中得到生动的描摹。更多年轻的华人也能亲眼看到祖国的发展变化,以及自己与祖国密不可分的血脉关系。

最后,家国情怀升华成更宏大的对天地的爱。《银河中的星星》演唱时,在太空舱里折星星的刘洋把折好的星星举起,然后对着镜头递过来。舞台上的李宇春接过星星继续演唱。今年的秋晚以不同场景,链接阖家团圆的情感与美好的现实生活、具体的“平凡的一天”与来自太空中的遥远祝愿、家国梦想。通过时空变化,将中秋之“月”的意向最大程度的扩展。

正是中秋晚会这种从家国到天地的层次变化,让我们既能感受到小家意义的深远,又能体会大国精神的饱满。

一轮明月窥江南,

技术助力情感表达更上一层楼

一步一景、移情换景,一轮明月窥江南。

拂水新柳,湖光山色,云烟竹树……许多江南经典景致都在中秋晚会上得以呈现。不管是360°圆形主舞台加上绿树环抱、小桥池塘的环境设置,还是“望江亭”“秋意沙洲”“梅花堂”等都把江南水乡的中秋氛围展露无遗。

但所有的造景都是为生情服务。诗情画意的舞台风雅且唯美,刘恺威和麦嘉欣从充满古旧物件的屋子走到流水潺潺的桥上,把思乡的氛围烘托到位;李荣浩演唱结束的长镜头转换是一个孩子在大树下荡着秋千,童年的回忆也被巧妙表达;一叶小舟驶来,童瑶立于船头,船上飘出阵阵悠扬婉转的琵琶声,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浪漫……

中国人向来情绪内敛,亲人间的情感表达也颇为含蓄,总台秋晚巧妙借助各种技术,不仅呈现舞台效果,还把这种更深厚的情感表达方式渐次勾勒。

在园林的设计中,一窗一洞天,气息贯通,使隔帘风月,墙外风烟,纷至沓来。当李荣浩在舞台上推开一扇窗,窗外温馨的舞台动画中,孩子从出生到行走,再到离家远行又拖着行李回家与父母拥抱。虚拟的动画营造出的家人们的影子,加上一闪一闪的亮灯,每一个技术的元素都在此刻化成了平凡而又珍贵的爱意。

而在《推开世界的门》的表演也借用了这样场景调度技巧,当屏幕上闪过银白色的光,像是从另一个时空打开的门,门的那边则是苏州街道的中秋热闹景象:人来人往的地摊夜市、穿梭在人群中玩闹的孩童、路边摇扇赏月的老人、甜蜜约会的年轻情侣……在技术的助力下,充满东方韵味的人间烟火气也徐徐展开。

总台秋晚将现场舞美、虚拟制片与实景山水巧妙搭配,打造出一个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视听效果。毛不易演唱时钟表模型旋转中由虚变实,“时间的流逝”也被具象表达,平凡的生活娓娓道来,对心中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变得更加真实。《望星辰》里声光电+烟花的配合也表达出“驰骋天地间”的潇洒快意。

更重要的是,近30个节目为情感的真诚表达服务,总台秋晚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实现了情景交融。一弯月下的新科技、新舞台和新表演形式正在打破我们对“中秋”的想象,连接更具传统与现代张力的“审美价值”。

让人文情怀有落点,

真实生活能激发广泛的共鸣

“到了这八月半,兔儿爷就下了凡,披金甲那个戴金冠,来到我的家门前呐……”未见其人,先见其声。一曲《吉庆团圆》把起源于300多年前老北京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请兔儿爷”娓娓道来,北方中秋风俗与江南水乡相融合,中秋的氛围也被瞬间拉满。

但除了调动各种江南景色传递传统文化与风俗,晚会还通过真实生活致敬平凡而伟大的美好生活创造者,让中秋的人文情感更有时代性。

那英在《守候》中用歌声向奋斗者致敬,胶卷式的屏风投射了各行业人员的工作照片,最后镜头拉远,舞蹈演员们排成一颗心作为整首歌的结尾;毛不易《平凡的一天》也在温情的歌声中,鼓励我们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幸福,即使人来人往,心安处即吾乡;郑钧在《热爱》里唱“一直走,到欢声驱散愁容,到心中郁郁葱葱,你会以自己为荣,没有虚度这一生”鼓励坚持心中梦想,为之努力便能到达彼岸。

能够看到,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当下时代的人文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从人与人的“小团圆”到家与国的“大团圆”,总台秋晚渲染出刻进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也借这些节目寄托了全球华人对于当下生活的热忱,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憧憬和对美丽祖国的美好祈愿。

对民族精神的敬畏与寻根,对传统文化的呵护与传承,对时代观念的开创与书写,围绕中秋节这个温暖节日展开的文艺创作,本身就充满着丰富且多元的维度。

张家港是长江入海的最后一个港湾,当天色渐暗、渔船归港,摇曳生姿的喷泉折射出万家灯火,孔祥东、高参、欧阳娜娜携手苏州交响乐团奏响的《长江之歌》也意义鲜明,让人听得心潮澎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在这个意义上,总台秋晚所体现的不仅是艺术表演,更是鲜活的情感共鸣和鲜明的文化主张。

让文化的表达更加流畅,总台秋晚将镜头聚焦于纯粹的文化之美和社会之思考表达上,让自信在晚会中自然流淌、润物无声。正因为每一个中国人积极乐观的精神力量得以传递,精品文艺晚会带来的仪式感也不断抚慰大众情感,所以总台今年的秋晚才成为观赏性和思想性兼具的佳作。

0 阅读:62

影视前哨

简介:追踪影视热点,网罗广电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