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隆庆六年朝堂风云

百里真六 2025-02-07 14:58:25

朝堂风云

在隆庆六年的那个闰二月十二日清晨,春寒仍旧顽固地盘踞在北京城,仿佛要将冬日最后的余威尽情挥洒。天空在半夜时分响了几声春雷,随后飘起了冷雨,使得这春日的早晨更添几分寒意。街头巷尾,巡夜的更夫和皂隶在寒风中哆嗦,偶尔传来的马蹄声和喝道声打破了夜的寂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在皇城根下,一处气势恢宏的建筑——内阁衙门,静静地矗立在晨曦之中。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内阁首辅高拱与次辅张居正并肩走出,他们的脸上带着朝臣特有的庄重与沉稳。此时,天边的第一缕阳光刚刚露出,冻雨停歇,悠扬而威严的钟鼓声在紫禁城中回荡,为这即将开始的一天增添了几分庄严。

“都二月了,风还这么刺骨。”高拱一边整理着被风吹乱的胡子,一边用浓重的河南口音抱怨道。他身旁的张居正,身材颀长,器宇凝重,闻言只是微微一笑,道:“二月春风似剪刀嘛。”两人边说边走向会极门,沿途的小火者见状连忙避让一旁,垂手恭立。

高拱无心留意这些,他的心思全在即将进行的廷议上。他停下脚步,转向张居正道:“太岳,今日皇上要廷议广西庆远府僮民造反之事,兵部平常都是由你分管,你准备如何奏对?”张居正神色凝重,缓缓道出对僮民造反事件的看法,以及他对于两广总督人选的建议——他推荐殷正茂。然而,高拱对此却持有异议,两人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高拱对殷正茂的成见颇深,认为此人虽有军事才能,但贪鄙成性,不宜重用。他警告张居正,不要轻易在皇上面前提及此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执。张居正虽然心中不满,但也只能无奈接受。他知道,高拱作为首辅,手握大权,他的意见往往能够左右朝局。

两人继续前行,穿过会极门,踏上了通往皇极门的御道。就在这时,御道上传来一阵喧闹之声,只见隆庆皇帝的乘舆停在皇极门前,隆庆皇帝朱载垕站在乘舆旁,神色异常。他满脸怒气,冠冕歪斜,珍珠宝玉随风摇曳,显得异常狼狈。一群近侍环跪在周围,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

高拱和张居正见状连忙上前行礼,隆庆皇帝却仿佛没有看见他们一般,只是不停地来回走动,嘴里念叨着:“我气死了,气死了!”两人跪在地上,棉袍被渍水浸湿,膝盖生痛,却不敢起身。

过了好一会儿,隆庆皇帝才注意到他们,拉着高拱的衣袖,将他拉到一旁耳语道:“你是朕的老师,也是朕一手提拔的首辅,现在有人欺负朕,你到底管还是不管?”高拱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隆庆皇帝又嚷道:“你把奴儿花花给我找回来!”高拱更是惊愕不已,他深知奴儿花花是皇上宠爱的一名宫女,但已经去世多时,如今皇上却要他找回一个死人,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就在这时,张居正小声问旁边的内侍张贵:“皇上今儿早上怎么了?”张贵一脸茫然,说皇上早上起床还好好的,一出乾清宫就嚷着要下来,然后就不知为何气呼呼地走到了这里。张居正闻言,心中暗自揣测皇上可能是因为失去了奴儿花花而精神失常。

正当众人手足无措之际,一阵寒风吹来,高拱刚整理好的胡子又乱了。他伸手拂去脸上的银白长须,轻声劝慰皇上道:“皇上,早朝的时间到了。”隆庆皇帝却仿佛没有听见一般,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高拱无奈,只得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不早朝,又想做什么呢?”隆庆皇帝沉默不语,只是死死地盯着他。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把高拱拉到皇极门前的金台上,望着晨光中巍峨的皇极殿,恨恨地说:“祖宗二百年天下,以至今日,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怎奈东宫太小,如何是好?”这几句话,他重复说了好几遍,每一次都说得痛心疾首。

高拱和张居正面面相觑,他们从未见过皇上如此失态。作为大臣,他们不敢打断皇上的唠叨,只能默默地等待着皇上平静下来。终于,在隆庆皇帝停住嘴后,高拱赶紧安慰道:“皇上万寿无疆,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隆庆皇帝却只是愣愣地望着他们,不发一言。

就在这时,内侍搬来一把椅子请皇上落座。隆庆皇帝却不肯坐,内侍又把椅子转了一个方向朝向南方,他才勉强坐了下来。然而他仍然拉着高拱的衣袖不放,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丝安全感。

高拱和张居正见状,心中更加忧虑。他们知道,皇上的精神状态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然而他们作为臣子,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地陪伴在皇上身边,希望他能够早日恢复清醒。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只见一名小火者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说道:“皇上,太医来了!”众人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让开道路让太医上前为皇上诊治。

太医仔细地检查了皇上的身体后,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他告诉众人皇上可能是因为长期纵欲过度、酒色伤身而导致精神失常。这个结果让众人震惊不已,他们都知道皇上一直以来都沉迷于酒色之中,但却没有想到竟然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高拱和张居正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了这个结果的严重性。他们知道,皇上的病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的话,那么大明王朝的未来将会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然而就在这时,隆庆皇帝却突然站起身来,拉着高拱的手说道:“走,送我回宫!”高拱和张居正连忙应承下来,陪着皇上走回了乾清宫。

在乾清宫内,隆庆皇帝坐在御榻上仍然拉着高拱的手不放。他神色安定了许多但仍然显得有些呆滞。他告诉高拱和张居正自己只是一时恍惚现在已经好多了,并让他们考虑后事安排。

高拱和张居正闻言心中一沉,他们知道皇上这是在交代后事了。然而他们却不敢表现出任何异样来,只能恭恭敬敬地应承下来。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走了进来禀报道:“皇上,成国公朱希忠求见!”隆庆皇帝微微一愣然后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只见一名身着华丽服饰的老者走了进来跪在榻前磕头请安。此人正是大明开国元勋成国公朱能的后代第六代成国公朱希忠。

隆庆皇帝看着朱希忠微微一笑道:“爱卿平身吧。”朱希忠谢恩站起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请问皇上召见微臣有何吩咐?”隆庆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朕只是有些无聊想找人说说话而已。”

朱希忠闻言心中暗自揣测皇上可能是因为病情导致心情烦躁所以才会召见他前来陪伴说话。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陪着皇上聊天解闷希望能够让皇上心情好一些。

然而就在这时外面却传来一阵喧闹之声。众人连忙走出寝殿只见一群宫女太监围在一起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朱希忠心中好奇便走上前去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见一名宫女神色慌张地说道:“不好了不好了!李贵妃带着太子爷来了!”朱希忠闻言心中一惊他知道李贵妃是皇上最宠爱的妃子而太子则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今他们突然到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正当他心中忐忑不安之际只见李贵妃带着一个小孩走了进来。小孩身穿华丽服饰面容俊朗正是当今太子朱翊钧。朱希忠连忙上前行礼请安。

李贵妃微微一笑道:“成国公不必多礼。”说着她牵着太子的手走到隆庆皇帝面前施了一礼然后让太子给皇上请安。

隆庆皇帝看着太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拉着太子的手说道:“钧儿你长大了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好皇帝。”太子闻言脆生生地答应道:“儿臣遵命。”

然而就在这时隆庆皇帝却突然脸色一变捂住了胸口。众人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搀扶。只见隆庆皇帝脸色苍白气喘吁吁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一般。

高拱和张居正心中明白皇上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他们看着躺在榻上痛苦挣扎的皇上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他们知道这个曾经一手掌控大明王朝命运的男人如今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一名内侍匆匆走了进来禀报道:“皇上!不好了!孟冲那个混蛋把皇上带去帘子胡同的事情传出去了!”隆庆皇帝闻言脸色大变他猛地坐起身来吼道:“什么!这个混蛋!朕要杀了他!”

然而他的吼声却显得如此无力,仿佛一只被困在笼中的猛兽在绝望地挣扎。众人看着他痛苦扭曲的脸庞心中都明白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男人如今已经彻底崩溃了。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喧闹之声。只见一群大臣匆匆走了进来跪在榻前磕头请安。他们都是从早朝得知消息后赶来探望皇上的病情的。

隆庆皇帝看着他们神色复杂。他知道这些大臣中有些人是真心关心他的病情的,而有些人则是在趁机窥探皇权的变化。然而此刻他已经无心去分辨这些了,他只是默默地躺在榻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点关注,必暴富。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