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美西方不断提高对华施压的情况下,东大在先进装备方面释放的突破信号也越来越多。多次“全程直播”福建舰海试过程的美国《战区》杂志,最近又发布了一张“黄色原型机”照片。
按照外网军事博主的分析,这架代号“2052”的歼20尾部喷嘴和以往机型差异非常明显,这很可能就是“涡扇15版歼20”。
发动机是一款战机最核心的部件,十三年前一飞冲天的歼20就是没能突破发动机研发难关,才无奈使用了俄罗斯AL-31F发动机。
虽然直到今天还有人指责歼20抄袭米格-1.44战机,但是美媒却认为采用涡扇15的J-20A已经超越F-22。从未有过实战表现的J-20A,为什么会让老美如此忌惮呢?
一、苦等“峨眉”18年代号“峨眉”的涡扇15高端航空发动机,是我国中航黎明集团联合606所、624所等多家重点科研单位,打造的国产五代战机航空发动机。虽然早在2006年涡扇15就已经试车成功,但是直到今天中航黎明依然没有官宣涡扇15的量产喜讯。
甚至连美国《战区》杂志公布的“2052照片”,也无法“实锤”涡扇15的信息。
具备电磁弹射系统的福建舰,从开始制造到最终下水也才用了4年,为什么一款航空发动机会耗时18年呢?
单从重量角度来看,涡扇15确实没法和福建舰这种排水量超过8万吨的国之重器相比;但是从三个技术难关方面来看,涡扇15绝对是更难突破的“军工明珠”。
第一,难比登天的材料难关。和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发动机不同,今天绝大多数主战战机都需要使用动力输出更加强大的燃气轮机,比如涡扇15就属于广义上的燃气轮机。
相比普通内燃机,燃气轮机的高温、高压环境,会对机械零部件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
材料技术拉胯的俄罗斯,在发动机寿命方面存在巨大短板。就拿广泛使用在苏27、歼-10上的苏联第四代发动机AL-31F来说,它在累计飞行300小时以后,就必须接受大修,如果飞行时长超过900小时的话,AL-31F很可能无奈报废。
对于需要不断突破速度极限的战斗机航发来说,材料强度是最基础也是最难突破的技术瓶颈。
第二,无法模仿的气动结构。
歼20的确借鉴了苏系战机的“鸭翼布局结构”,很多军事博主分享的米格-1.44战机高清图片,都和歼20极其相似。
这些普通网友都可以轻松获得的资料,歼20的设计单位中航成飞当然也能详细了解。
虽然我们已经和俄罗斯建立合作无上限的外交关系,但是在至关重要的航发气动结构方面,俄方却不会分享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工业现代化起步较晚的东大来说,这种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过程需要非常强的耐心。
第三,极度匮乏的实战资料。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通过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军事行动,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那些在实战中暴露出来的技术问题,可以帮助美国军工巨头改进设计方案。
坚持和平发展的我国,只能通过模拟实战的军演或者平台试验,检测航发的技术缺陷。就像模拟考试永远都比不上高考的强度一样,哪怕是规模空前的军演,也无法获得和实战一样的检测效果。
我们只能根据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外部资料进行装备研发,这大大限制了国产航发的研制进度。
二、推重比的奇迹在战斗机航发复杂的技术指标体系中,和飞行速度关系最大的就是推重比。假设一台航发的推重比为9,那么它就可以为一架重10吨的战斗机,提供最大90吨的推力。
太平洋战争初期,岛国凭借零式战机领先盟军主力战机的推重比表现,重创了主要装备“地狱猫”“海盗”等战机的美军。
美媒之所以如此关注J-20A的试验进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涡扇15拥有超过10的震撼级推重比。根据中航黎明发布的设计参数,涡扇15的推重比最高可达10.85,比上代国产航发提高了2.97。
考虑到中航黎明的数据发布于2013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十多年升级改造的涡扇15,推重比已经无限接近11。
涡扇15到底有多强呢?很多军迷都把F22看成歼20的竞争对手,这款北约五代主力战机,装配一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研制的F119发动机。
综合多家外媒的报道,F119的推重比约为10.5,这种“大力出奇迹”的发动机让F22获得了两个非常突出的战略优势。
第一,短小精悍的机身设计。F22机身全长仅为18.9米,比我们的“大威天龙”长度短2.3米,这让F22的雷达反射面积明显小于歼20。
F22之所以不用做那么大,主要是动力澎湃的F119可以为这款北约五代机提供充足的升力,联合研制F22的洛马和波音,根本没必要在机身气动外形方面动脑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比F22更胜一筹的F35机身长度更是只有15.09米。涡扇15的推重比已经超越F119,这意味着换装涡扇15的歼20A,可以设计得比F22更加短小精悍。
一直以来很多外媒军事专家都觉得歼20存在灵活性短板,等到涡扇15全面装配以后,外媒必须对歼20刮目相看。
第二,空中堡垒的强大载弹。现代战机在追求高速巡航的同时,很容易出现“火力不足恐惧症”,比如采用苏系AL-31F发动机的歼-10,就只能携带不超过7吨的各类弹药。
F22在不考虑隐身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携带9吨左右的弹药,并且如果升级外置装备的话,F22的载弹量完全有可能突破10吨。
虽然凭借更大的机身布局歼20已经可以携带11吨各类弹药,但是对于“火力不足”零容忍的东大绝不会轻易满足。
涡扇15的推重比大约是涡扇-10B的1.4倍,据此推算装配涡扇15的歼20A,大概率可以搭载15.1吨弹药。对于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歼20A这种空中堡垒都是具有“灭国级”威胁的强大战力。
三、高端航发的连锁利好如果你只把涡扇15看成“歼20升级配件”的话,那就太小瞧中航黎明的巨大贡献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涡扇15都将是助力中国制造腾飞发展的国之利器。
第一,以量取胜的利好。歼20正式列装已经6年,这期间无数军迷最担心的就是“发动机卡脖子”,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将俄式战机彻底拉下神坛之后,航发已经成为歼20大规模量产路上唯一的阻碍。
等到将来涡扇15官宣量产以后,我们完全有条件用歼20批量替换歼-10、歼-11等老款战机。
虽然机身偏大的歼20很难在灵活性方面超越F22、F35等北约五代战机,但是凭借先进的航电系统,以及充足的数量优势,装配歼20的中国空军绝对有信心捍卫领土主权尊严。
第二,升级换代的利好。虽然现在全球各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六代战机研发标准,但是高速度、高机动等参数指标一定会是美西方六代战机的关注重点。
那么怎么才能让六代战机获得比五代战机更快的飞行速度,更高的作战机动性呢?答案就是全新升级的航空发动机。
涡扇15的重大突破,证明中国制造有能力研究“超俄赶美”的高端航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据传可能登上福建舰的歼-35,搭载了两台涡扇19,这让它可以实现8吨载弹舰上起飞。
如果将推重比超过10的涡扇15用在歼-35上的话,福建舰的舰载机战斗力还将大幅升级。
第三,军民联动的利好。对于坚持和平发展的东大来说,战力强大的歼20A、歼35固然重要,但是它们的实际使用价值显然比不上C919这类民航大飞机。
目前C919的发动机来自一家美法合资企业,推重比仅为3.4,这让我们的国产大飞机很难和波音、空客等美西方同行竞争国际市场订单。
虽然涡扇15并不能直接用在民航飞机上,但是这款推重比超过10的高端航发,却可以为国产民航发动机研发提供材料组成、气动结构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如果我们可以把军用航发的成功经验,完美复刻到民用航发领域,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军工装备的研发成本,而且还能为中国经济贡献更多高端制造业。
涡扇15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利好,随着国产航发事业不断进步,中国制造最终将彻底摆脱美西方的卡脖子限制。
结语歼20A装配涡扇15的消息目前还没有得到央媒证实,我们必须警惕美西方“捧杀”的阴谋。
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能坚定不移地开展自主研发工作,用好每一分研发经费,让每一位科研人才得到应有的重视,高端航发就不会是中国崛起的障碍。
那么,你觉得美国《战区》杂志的爆料是否真实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参考资料:
《美媒承认:中国已彻底解决发动机问题!J-20A性能已经超越F-2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7FUV2M05322ICO.html#post_comment_area
《歼-20用上涡扇-15!成飞当年超越极限的设计,终于发挥最大潜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045814857631302&wfr=spider&for=pc
《涡扇15引发争议,与美国30年前技术相当,评价是否过于苛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085654965788331&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