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政治圈近日上演荒诞剧码,美国高级官员在加密群聊中策划对也门的军事打击,却误将调查记者拉入群组,导致作战计划全程遭“直播”。这场堪比政治惊悚片的泄密事件,不仅暴露白宫决策层的草率,更揭开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重重裂痕。
某知名媒体主编近日突获神秘入群邀请,群组名称赫然标注“特别行动小组”。当他发现成员列表包含副总统、国防部长、中情局局长等核心要员时,才惊觉自己意外闯入国家级机密讨论现场。群内正激烈争论是否对也门实施空袭,国防部长连续发送的语音信息中,夹杂着精确打击坐标和军力部署细节,俨然将加密软件当作战时指挥系统。
这场持续三天的“线上作战会议”充满戏剧性转折:副总统以选举政治为由要求推迟行动,财政部长紧盯欧洲国家的“报销承诺”,国家安全顾问则忙着设计舆论话术。当作战命令最终下达时,群内瞬间被庆祝表情包淹没,而全程旁观的记者已记录下18页对话要点。
事件曝光后,白宫辩解称“误操作”导致外人入群,却难以解释更多疑点:为何使用民用加密软件而非军方系统?群组信息为何未设置阅后即焚?五角大楼所谓“顶级机密”讨论中,竟出现“民众根本不认识胡塞武装”的赤裸坦白,以及“重点宣传拜登失误”的政治操盘指南。
更令人瞠目的是,当年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名围攻希拉里邮件门的政客,如今自己将作战方案泄露给媒体。国会山听证会上,情报委员会主席怒斥:“这好比在社交平台直播核密码,涉事人员应接受叛国罪调查!”曾因邮件门遭政治清算的前国务卿犀利嘲讽:“建议给白宫颁发‘双标奥斯卡’。”
面对舆论风暴,白宫发言人的回应被批“灾难级公关”:“这恰好体现我们决策的透明与高效。”总统本人则试图置身事外:“我不看媒体报道。”这种傲慢态度激化两党矛盾,12名跨党派议员联署要求成立特别调查组。
深层档案显示,涉事群组存在更严重违规:未启用五角大楼规定的量子加密协议,成员设备未安装反间谍软件,甚至讨论内容涉及北约盟友的军力短板。网络安全专家警告,恐怖组织可能已通过公开报道调整袭击策略,美军驻中东基地的安防体系需要全面升级。
这场闹剧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病灶: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在群聊中计较选举得失的模样,像极了股票经纪人讨论短线操作;财政部长将军事行动比作“商业投资”的言论,暴露出战争决策的功利化倾向。
对比军方机密通信规程,此次事件中的每个环节都充满违规操作:从使用未认证通讯软件,到允许非安保人员携带电子设备参与会议,甚至讨论内容涉及他国领导人隐私情报。有退役将领痛心疾首:“我们曾嘲笑对手的军事透明,现在自己却成了反面教材。”
当涉事聊天群组仍在记者手机里闪烁,当胡塞武装宣布升级红海封锁作为回应,这场因“手滑”引发的危机仍在持续发酵。它留给世人的警示远超泄密本身——当国家战争机器沦为政治算计的筹码,再先进的战机导弹也守护不了崩塌的安全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