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每一个漂泊的人最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有了漂泊江湖的苦恼,便有了乡愁;因为有了羁旅天涯的忧愁,便有了乡思。
这样的乡愁,这样的乡思,在王维笔下,是“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睹物思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3979dec60bf54f836f763ab5a0558b.jpg)
在李白笔下,是“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的杜鹃的声声啼血,是漂泊的人心内顿生乡愁的无奈。
而在纳兰性德笔下,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缺乏安谧的苦恼。
到了现代,这种乡思的忧愁仍然萦绕在人们的梦乡。这种乡愁变成了“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甚至还有人说“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容不下肉身。”
这还不算,2015年,在湖北咸宁举办的一次世界华文诗歌大赛中,一个名叫施云的人,仅凭一首诗便拿下了第一的奖项。
而他拿下一等奖的这首诗便是《故乡》。此诗篇幅不大,全诗仅仅15个字,除去标题,却只有13个字,总共3行。其诗如下:
《故乡》
现代·施云
故乡真小
小得只盛得下
两个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95291cb2bea32016418ffa4b15d444.jpg)
这首仅仅只有13字的现代诗,如果只是从字面意思来看的话,非常的容易理解,其意即为:“故乡很小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仅仅只能容得下‘ 故乡’两个字。”
可事实是,不管是现代诗,还是古体诗,我们如果仅仅只看其表面意思的话,那就不叫诗了,因为诗的内涵及容量都非常非常的大。
因此,此诗的深层含义绝不像字面意思那样简单。而其中的深意,颇有点像我们今天的一句话所说的那样:“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实际上,正如“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容不下肉身”这句话所说,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人,永远都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多么的精彩,是多么多么的美好。
但是当我们真正离开故乡,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去谋生,吃尽了漂泊的苦辣酸甜时,才知道背井离乡的日子有多难熬,才会真正地体会到乡愁与乡思,是何等的让人想哭。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故乡那曾经见惯了的人,一座山,一条河,邻居家那结满了果实的果树,甚至是街上流浪的狗……都是那么的让人怀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33f26338a639466393c43c1abffbe2e.jpg)
你甚至会觉得他们是那么的美好,是那么的亲切,即便是那些曾经令你反感的人和物,你也不会再觉得他们讨厌,以至于还会把他们都清晰地保存在脑海里。
而所有的这一切储存在脑海之中后,他乡街头巷尾突如其来的一声狗叫声,或者走村窜巷的小贩的一阵叫卖声,都会轻易地牵起你对故乡的记忆,包括故乡的人,故乡的物,故乡每一次脉搏的跳动。
所以离开故乡的时间越长,见到故乡的次数越少,我们对故乡的思念就会越浓,这样的思念,使得我们甚至在梦里都会出现故乡的模样。
久而久之,这样的思念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时不时地提醒着我们,拽着我们回到记忆中的童年,让我们思念得泪痕点点。
然而,世事变迁,故乡也在一天天地发生着改变。
所以,当我们那曾经熟悉的故乡在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后,当我们的故乡经历了物是人非的巨变后,你觉得那个你朝思暮想的故乡还是你曾经所熟悉的故乡吗?
如果是,那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感觉罢了,如果不是,那么我们的故乡又在哪里呢?或许你自己也无法说清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93bac80f3afa32414e882a9a290cb7.jpg)
此时的我们,会觉得故乡已经变小了,小得只剩下那些缥缈的记忆,小得只剩下若有若无的丝丝悲伤。
此时的我们,好想放声大哭,释放出心里所有的乡愁,而转念一想,却又觉得一切好没来由。
而这样的感受,没有经历过的人又怎能感同身受?所以,诗人说:“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
正是出于这样的感受,所以施云的这一首仅仅只有15字的现代诗,轻而易举的就夺得了世界华文诗歌大赛的第一,以及十万元的奖金。而如今更是成了催泪的经典诗歌。
然而,这样的结果却在社会上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甚至惹来了飞天盖地的网络抨击。
反对者们说,施云的这样短小精悍的小诗,虽有古诗中的那种想象与含蓄,却无古诗中的那种味道与神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1e34a9c8871adf6dee7a3c2b859145.jpg)
最为重要的是,有些人认为此诗缺乏古人诗中的那种大气与深沉,反而显得特别的小众,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是有点“卖弄小聪明”。
还有人说,施云这首《故乡》仅仅强调了故乡的小,但究竟是怎么样的“小”?要表达的是悲还是喜?或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无从得知。
所以他们觉得此诗能够一跃而荣升榜首,获得一等奖,还能拿下10万元的奖金,真的是出人意料。
其实,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诗的发展此起彼伏,革新的浪潮更是一波高过一波,形式上也在不断地进行变化。
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诗歌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比如新月派、湖畔派、现代派、象征派、九叶派、朦胧派……
尽管这些诗派所主张的思想不同,形式各异。但是大多数都传统诗歌的特点,那就是含量大,意韵深。哪怕是几个字或者十几个字的诗歌,也有这样的特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d0f43b275188fd717fb693270b4250.jpg)
比如顾城的《一代人》就只有两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而施云的这首诗就属于这样的诗。虽然从形式上来说它应当归于“三行诗”的行列,也体现了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征,真正的体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但是从内涵上来说的话,这首诗与三行诗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虽说这首诗的确是好诗,但实在是不能称之为优秀,因为此诗不管在形式、神韵上还是意境上皆与三行诗有很大的差别。
通观施云的其他诗歌,都写得非常的不错,称得上是才华横溢。而他的这首《故乡》如果写得再丰富一些,再深刻明确一些,或许会更加的美妙,也不至于遭人诟病。
但仅仅就写“故乡”而言,它所要表达的诗意已经足够了。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