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12月23日讯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在中国,老龄化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袭来。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成都市60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已达到376.41万人,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464.8万人。为应对持续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成都市成华区民政局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建设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并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旨在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的居住环境。
科学助老,共筑认知症友好社区
随着老龄化的持续深入,认知症正在被越来越多家庭所经历。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认知症患者约有1507万,预计在2030年将达222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群,但公众对他们的照护和理解却存在着诸多盲区。
为此,成华区民政局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引进专业机构,调动老中青幼志愿者,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服务网络,逐步推动集预防、干预、照护于一体的全龄友好社区建设。
位于成华区的白莲池街道是四川省首个认知障碍友好街道,这里的爱恩康养·大熊猫基地社区医养服务综合体内设有一家名为“忘不了”的咖啡厅,由年轻的社工与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共同运营。“跨龄互动是疗愈老人认知障碍的重要部分,”爱恩康养创始人、成都市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苏有城表示,“一群因为认知障碍住进来的老人在这里再次体验到了‘被需要’的感觉。在这里,他们不再只是被关怀的对象,更是社区活力的重要源泉。”
精准评估,贴心服务每一位老人
摸清需求才能精准施策,老年人能力评估也是推进智慧助老精准服务的重要一环。近期,成华区民政局全面推进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的综合能力评估工作,评估内容涵盖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能力等多个维度。
成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依据《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建立了标准化评估流程,通过评估工作,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该评估流程分为初步评估和正式评估两个阶段。初步评估后,轻度失能及以上等级的老年人将进入正式评估环节。正式评估完成后,评估机构将现场出具评估结论及照护服务建议,由2名评估员及评估对象(或其监护人、代理人)共同签字确认,以确保每位老年人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关怀和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为动态评估,首次评估后至少每12个月评估一次。特殊情况导致能力变化时,可申请即时评估。
深化改造,增强居家养老安全性
“9073”——这是当前我国养老模式基本构成,即约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机构养老。不难发现,照顾好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日常需求,对老人居住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已成为养老是重中之重。
“适老化改造不是简单地把房子内部设施及装修等拆了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以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为重点,以老年人便利便捷需要为导向进行升级,”成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解释道,“我们正根据相关要求,逐步对具有成都市户籍的散居特困老年人、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以及符合条件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等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比如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等。”
“尽管适老化改造近年来已受到政府、社会和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视,但真正让老年人从‘养老’变‘享老’,还需要更多从细处着眼、解决实际困难的务实举动。”正如这位成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所说,适老化改造要走心、贴心,老年人及其家庭才能更安心。未来,成华区还将继续深化服务,实现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愿改尽改”,把居家适老化改造从单纯居家环境延伸到老年群体更广泛的活动半径,打造多维度的适老化生活场景,让更多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幸福、尊严的晚年生活。
编辑:覃一川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