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腊月门,转眼就是年”。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农历腊月初一到了。腊月初一是农历十二月的开始,标志着一年里的最后一个月的到来,此时“年”以倒计时的脚步临近,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为此腊月初一在民间就有了很多的讲究和习俗。
其中,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这句老话“腊月怕初一”,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今日腊月初一,有何好怕的?一起来看看吧。
老话“腊月怕初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农历腊月初一这天,民间百姓往往会比较担忧。因为这天有很多讲究,而且这天的天气会影响未来冬天的气候变化,进而影响来年庄稼的收成情况。
具体来说,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其一,传统习俗的担忧
民间俗语有云“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腊月初一不吃炒豆子等炒货,那么家人可能会生病或遭遇不幸。这句俗语说的有点夸张,但是都是为了表达腊月初一吃炒货的讲究。
据了解,腊月初一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份的第一天,这一天被称为“炒豆节”或“咬灾节”。在这一天,民间百姓往往都会炒豆子、炒花生、炒瓜子等,然后按照传统习俗吃炒货,寓意消灾避难、家人安康。
这一习俗源自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因为在古代医疗条件差,而冬季又是寒冷,且疾病多发的季节,百姓很容易得病去世,为此古人把腊月称为“凶月”。而为了消除灾难,古人会在腊月初一吃一些咀嚼时带响声的食物,以响声驱邪避灾。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咬灾节”,成为家人祈福安康的重要节日。
如今,这一节日逐渐被年轻人遗忘,为此民间百姓到了这天还是会担心自己忘记吃炒。
其二,天气的担忧
对于腊月初一的天气而言,民间一直有“不怕腊月初一淋,就怕腊月初一晴”的说法。其意思就是说腊月初一这天下雨、下雪都不担心,但晴天就是百姓比较担忧的,因为这天天晴预示着不好的年景。
据了解,如果腊月初一这天是晴天,通常被认为是不好的预兆。因为晴天意味着接下来的天气雨雪较少,整个冬天可能会偏暖,是个暖冬。暖冬不仅会引发冬旱的出现,还会造成病虫提前结束冬眠,进而大量繁殖,对农作物进行损害。而且暖冬还会导致来年早春之后出现“倒春寒”的风险,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更为不利,因为很可能会导致返青作物大面积冻伤。
此外,腊月初一晴天也意味着接下来的冷空气会推迟到来,这样一年里最冷的时间就会出现在四九后,也就是来到了五九、六九。而此时正值春节前后,如果出现寒冷,就会导致春节期间出行不便。这也是农民朋友比较担心的事情。
看得出,腊月初一这天的“怕”,更多的是源自于天气原因。因为天气会影响来年庄稼收成。
而对于这一说法而言,其实民间还有很多农谚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腊月初一雪,来年吃白馍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一这天出现了降雪天,那么整个冬天就可能雨雪充足,这对于庄稼生长比较有利,因为“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冬季冷雨雪多,庄稼才能有收获。而这样预示着来年人们都会不缺粮食,自然也就有白膜吃了。在古代,粮食短缺,白膜是比较好的食物,能吃上白膜意味着年景好。所以,腊月初一下雪是百姓比较希望出现的天气。
腊月初一晴,来年收成空
这句农谚的意思就跟上句相反,其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一这天是个大晴天,那么来年庄稼很可能就会出现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情况。这是因为腊月初一晴意味着整个冬天雨雪少,这样庄稼就无法吸收水分,也就无法顺利过冬,自然来年就没有收成了。
总之,老话“腊月怕初一”,并非毫无道理,因为这里满蕴含了古人的智慧及传统讲究,因此值得大家去了解和学习。
用户12xxx42
目前是很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