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简单说说台湾原住民的历史:1988年12月31日吴凤铜像破坏事件

萨沙讲史堂 2024-12-30 09:51:19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简单说说台湾原住民的历史:1988年12月31日: 吴凤铜像破坏事件,邹族青年为了抗议学校课程中所教的吴凤神话贬抑原住民而破坏了嘉义市中心的吴凤铜像。

中国大陆的老百姓,对于台湾原住民的了解极少,只知道有个高山族。

萨沙去台湾的时候,也曾去原住民居住地旅游。当地导游说不要提高山族三个字,原住民很不喜欢听到。

1947年后,台湾省政府为表对台湾原住民族一视同仁,多次通令禁用“蕃族”、“高山族”、“高砂族”等歧视用语,改称“山地同胞”,以示平等。

1994年,台湾修改想法,“原住民”正式取代“山胞”而在国家法律获得采纳。

在吴凤神话中,吴凤是清朝时期阿里山的官员(通事),为了让当地原住民停止猎人头的习俗而自愿牺牲,吴凤的义行感动了他们,从此阿里山原住民改变了猎头的习俗。

阿里山邹族部落长期质疑吴凤故事的真实性,认为吴凤故事将他们塑造为不文明的猎头族,是对他们部落文化的一种羞辱和歧视。

在1988年12月31日,台独势力骨干之一的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牧师林宗正,煽动邹族青年曾俊仁、邹族青年潘建二、布农族青年余进仁等人,向民进党台南市党部借了两台货车,开到嘉义市中心,开始拆毁铜像。

警察赶来阻止,双方发生冲突,最终铜像仍然被拆毁。事后,政府以“毁损公物”、“妨害公共安全”、“违反集会游行法”、“妨害公务”四项罪名起诉了四名主犯。

我们不看这个事件,看看大陆成为高山族的原住民。

目前台湾原住民大概有60万人,占台湾人口的2.5%。学术研究表明,在17世纪之前,台湾地区有几十个语言和生活方式差别很大的部落。

考古学则证明,在8000年前台湾岛上已经有人类活动。

台独势力不希望,台湾原住民族同大陆有什么联系。

因此,台湾主要认为原住民在遗传学和语言学的分类上,属于南岛民族和南岛语系,和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和大洋洲等的南岛民族族群有密切关联。

但是,上海复旦大学学者李辉和林凌等研究人员,比对马桥地区与台湾原住各民族两者DNA,发现两者都有高比例的M119C。这可以证明台湾原住各民族,同大陆东南沿海居民有同源关系。

中国医药大学教授葛应钦,利用演化基因学改进方法及技术,分析在马祖亮岛出土的亮岛人遗骸,重建遗传系谱,认为早期南岛民族约8000年前起源于福建沿海地区,反对台湾或东南亚岛屿是早期南岛民族发源地的说法。

他认为,E和R9单倍群出现在台湾原住民遗传中,亮岛人与南岛语族有亲缘关系。因为线粒体E单倍群在中国大陆少见,以及葛氏父子后续关于亮岛1号人的Y染色体的研究结果、已检测出来的两具亮岛人的体染色体完整资料,已被多篇国际学术论文引用,与南岛人群在基因上有一定的关连性。而福建距今四千到五千年的昙石山遗址,在常染色体上与台湾原住民与南岛人具有密切关系。

所以,大陆主流学术观念认为,台湾原住民来源于中国的百越族。

百越族是上古民族,早在三十万年前就居住在长江以南至越南北部的广阔地区,也是汉族、壮族、京族、畬族、黎族等不同民族的祖先之一。

农耕民族百越族,也擅长在沿海造船捕鱼。该族群在公元前2000年前某个时刻,就开始使用帆、双体船、舷外浮杆独木舟等新式航海技术。于是,他们慢慢从海上分散到印度洋与太平洋中诸陆地与岛屿地区。百越族可能花费数百年,从福建大陆航行到了金门、马祖和更远的澎湖列岛,又经过很多年最终到达富饶的台湾岛,从此在这里定居。

对这种观点,台独势力基本不支持。他们以语言学等进行反驳,认为南岛语系同大陆不一样。

这个观点是死无对证的事情,因为目前中国东南沿海压根没有原始土著型的少数民族,无法从语言学上对比判断。

相对中立一些的台湾学者,大多认可遗传学,支持台湾原住民在史前时代与华南土著具有同源关系。台湾原住民在常染色体上与福建新石器有密切关系,与南方汉人也有基因上的联系。

不管怎么样,台湾原住民最迟公元前3000年就到达台湾岛。

学者彼得·贝尔伍德在1991年在《科学美国人》发表论文:操南岛语的南岛民族是由亚洲大陆而来,可能与侗台民族或南亚民族原是一家,分家后抵达台湾,年代大约是6000年前。大约5000年前,才开始从台湾南下扩散到菲律宾群岛,主要是北部吕宋一带。然后到婆罗洲、印尼东部,时间大约是在4500年前。然后往东、西两方扩散,东至马里亚那群岛(关岛、塞班岛一带),也到了南太平洋部分地区,往西到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等,时间约在3200年前。再下一步才扩散到中太平洋美拉尼西亚区域的加洛林群岛一带。然后往东,约在公元300年到达波利尼西亚。今天在新西兰的毛利族,是最晚的移民,约在公元800年。

历史虽然悠久,遗憾的是台湾原住民一直与世隔绝,所以相当很落后。

他们长期以氏族部落形式生存,同北美印第安人没什么不同。

直到17世纪,原住民才有一定的发展。

台湾中部由拍瀑拉族与巴布萨族、巴则海族、洪雅族所建立的大肚王国统治。

台湾南部率芒溪以南的恒春半岛,由大龟文与斯卡罗人建立的琅峤十八社统治。

所谓的王国不过是部落联盟而已,压根不是什么王国。

什么叫做部落联盟?

原住民实际上生活在各个部落中,部落的领袖们进行合作,约定一起对外军队作战,也必须遵守一切日常管理的条例,比如不得互相掠夺、厮杀、侵占土地等等。

这就是部落联盟了,同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还有很远的距离。

大肚王国的领土领域范围主要在今天的台中市,以及彰化县北部和南投县的一部分。

王国只是形式上联盟在一起,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大肚王国具有国家形式的组织和有效率的统治形式。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时代,郑成功时代、清代,台湾统治者都对这个大肚王国没什么兴趣,认为他们是野蛮部落而已。

双方曾多次开战,如荷兰人多次攻打大肚王国的部落,在1645年曾经连续摧毁13座巴布拉族的城寨。大肚王国不是对手,被迫同意荷兰人随便进入他们的领土。

琅峤十八社也差不多,地位于台湾南端恒春半岛的部落联盟。

上面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台湾原住民都是很落后的,如琅峤十八社搞出的罗发号事件。

在1867年,美国商船罗发号在台湾海峡遭遇海难,14名遇难船员乘救生船侥幸在恒春半岛海岸登陆。

然而,他们被当地排湾族部落认为是侵略者,遭到了猎杀,共有13人死亡。

唯一幸免的粤籍华人水手,侥幸逃到打狗(今高雄)一带,向英国领事馆通报。

美国人向清政府交涉,后者则认为管不了“枋寮以南为界外生番之地,生番乃化外之民,向来采取听其从俗,从宜而已”。也就是说,清政府认为琅峤十八社控制的地区压根就是蛮荒之地,居住的是“生番”(野蛮人)。

这倒也不是清政府胡说,他们根本管不了原住民。

清史明确记载的从康熙35年开始到光绪18年,200年时间,台湾的生番发生138起武装反抗的事件,基本上是年年造反。

对于原住民,清政府不可能采用屠杀手段将其彻底消灭,耗费大量军费去征讨似乎也没有必要。

于是,清政府对于原住民地区基本放弃,让他们自己称王称霸。

满清政府采取“番汉分治”,承认原住民的自治地权:自清康熙61年(1722年)起,清朝进行严格的汉番隔离政策,官府于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来规范汉人生活区域,严禁汉人超越其区域。而到了18世纪初期,由于大陆人口膨胀,人地矛盾激化,大量移民蜂涌来台,为了延续“番汉隔离”政策,清廷则另加以“挖沟推土”方式,构成原汉界线。土堆俗称“土牛”,加上深沟,故称为“土牛沟”。除此,而在地图上则常以红线延伸其土牛沟所设置区域,因此又称为“土牛红线”,简称“土牛线”。

土牛线以西,为清王朝正式设立府县管辖的地域,生活着汉人和已经归化的台湾原住民(平埔族);而土牛线以东,清政府不进行管理,任由原住民活动。《大清律例》对私自跨“土牛线”的惩罚很重,明文规定“凡民人偷越定界,私入台湾番境者,杖一百”。也就是说,汉人擅自进入原住民控制区,被发现就要打100板子。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移民不断增加,侵界垦地屡有发生,土牛线的界限功能逐渐被削弱。

这样台湾就相当于被分成了两半,西边是台湾汉人和入籍清朝平埔族的居住区,清政府在这里设县设厅,由各级政府管辖;东边是原住民生活的山地,任其自生自灭,清政府是不闻不问。

你不管,美国人就自己来管。

1867年6月,美国人成立特遣队,由美国海军派遣军舰2艘、水兵181名远征,特遣队在垦丁附近一带驻泊,以舰炮火力掩护下强行登陆。

美国人傲慢自大,本来认为区区一些类似于印第安人的野蛮“生番”,只要一轮火炮就可以搞定。

没想到,这些美国人却吃了大亏。

这里地形复杂,森林密布,道路狭窄,是伏击和捕猎的绝佳场所。

美国特遣队在树林前进期间,两眼一抹黑,别说找到原住民战斗,连东南西北都搞不清。

虽然他们找到一些向导,然而向导进入山地以后一样是摸不着头脑,负责去谈判的英国商人必麒麟也被诱捕。

台湾原住民趁机用火枪和弓箭进行小规模伏击,连续不断的打击。

美国特遣队迅速伤亡多人,带队军官麦肯齐少校阵亡,却连敌人的影子也没有看到。眼见这样打仗不是办法,美军只能在进入山地几小时后承认失败,撤退回到军舰里。

这边,清政府唯恐事情闹大,命令台湾总兵刘明灯率领500名士兵前进到屏东车城乡,以武力威慑原住民。

同时,清政府派出中间人联络排湾族酋长卓杞笃。卓杞笃自知不是强大外族的对手,也愿意息事宁人,交出了掠夺走的物品。

更夸张的是,排湾族有猎头的传统,13名死者被砍去头颅,在顶骨上涂漆,作为珍贵战利品收藏。连身为妇女的船长夫人梅西,也被砍下了脑袋。

文章开始的邹族青年砸毁铜像,就是自称原住民没有猎头的传统。

实际上,在台湾主要的16个原住民族群中,除距台湾本岛49海里的兰屿岛雅美人外,其他分支历史上均有过猎头习俗。

对于原住民的猎头习俗,无论是汉人还是后来的荷兰人、日本人都不寒而栗。

客家人《渡台悲歌》:“生番住在山林内,专杀人头带入山。”,又称:“遇着生番铳一响,登时死在树林边,走前来到头斩去,变无头鬼落阴间”。

翻译一下就是,这群野蛮人住在山林内,专门下山杀人割头后带走。听见野蛮人的火铳一响,顿时有人死在树林边。他们不但杀人还斩掉头颅带走,这个倒霉蛋从此成为阴间的无头鬼。

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对台湾原住民猎头的历史记载。三国时期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这么写:夷州民人“得人头,斫去脑,驳其面肉,留置骨,取犬毛染之,以作鬓眉发编,具齿以作口,自临战斗时用之,如假面状。此是夷王所服。战得头,着首。还,于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馀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

《隋书·琉球传》也载:“俗事山海之神,祭以酒肴,斗战杀人,便将所杀人祭其神。……王之所居,壁下多聚髑髅以为佳。”

《明史》载,高山族先民“既收获,即标竹竿于道,谓之插青,此时逢外人便杀矣”。

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旧日台湾原住民埋伏于草丛中,捕杀入侵者或猎取他族的人头,再将人头去皮肉,置于髑髅架上,称为出草。” 排湾族的“五年祭”中,族人会围成一圈并手持长竹竿,一直往上猛刺被抛在空中的头颅;后来出草的传统随着现代法规的宣导而被禁止后,头颅改由藤球替代。

此次服软后,酋长卓杞笃只交出了船长夫妻的头颅。

资料中这么记载猎头的过程:台湾原住民各分支的“出草”过程基本一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袭击和凯旋(或落败)。“出草”前的准备包括招募人员和占卜,有组织有领导的团队合作会增加猎得人头的概率,也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个人“出草”的情况极为罕见。

出发前一晚须留意梦境,吉梦才可出发,不吉则往后推迟,此为梦占。另有以鸟占来判断是否可以出发,即留意鸟的叫声。出发时除带上武器和干粮外,还会携带装人头的布网袋及一身盛装,在猎得人头凯旋时用。

出发后,指挥者须十分留意途中的事象,若遇见蛇、鼠等不吉之兆,则立即返回。整个袭击过程计划周密,有人负责潜伏于道路两侧或草丛树木中协助夹击,有人负责在远处射击,也有人负责在高处放哨,此外还须准备好回撤的最佳路线。袭击的过程短至一两天,长或数十日,近则猎取同族地界内的人头,远则跋涉至他族范围,或从山中出发袭击远在平地的人。

“出草”对象可能是族内仇人,也可能是族外敌人,甚或素无恩怨的平民,视“出草”动机而定。若猎得人头而己方无伤亡则为胜利,若己方有伤亡,即便猎得了人头也不算成功,须尽快就地处置好尸体后,偷偷潜回。成功猎得人头后会即刻快速而隐蔽地沿此前选好的路线向部落方向撤回,快到部落时,换上盛装,鸣枪示意和庆贺。

“出草”者会割取敌首头发的一部分,装饰于刀鞘或枪杆上。部落男女老少皆出门欢迎凯旋,一般先在部落头目家门前空地绕着头颅载歌载舞。之后,“出草”者会带着头颅,轮流拜访部落头目和长老,然后去有病患的人家,用头颅帮助祛除病魔,所到之处皆盛情款待。

“出草”者一家须杀猪,并以小米、酒、槟榔等物祭祀头颅。祭祀完毕后准备人头架,将头颅放入架上,待其腐坏再晾干后,集中供奉于公廨,或放置于头目家或专门的祭屋内,也有少数族群祭祀过后直接掩埋头颅或弃置于特定地方。

话说回来,汉人也是有报复行为的。

从清朝开始,汉人对于下山猎头的原住民进行报复。

资料中这么写:胡适之父,台湾地方官胡传在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任台湾知州期间,发现埔里地方有卖人肉和番膏的情况。他记载道,当地汉人看到原住民便争相杀之,取人肉来卖,每两卖二十文,买者争先恐后。同时,他们将原住民的骨头煎熬成膏,称作“番膏”,售价极高。尽管官府禁止这种行为,但民众仍有买卖行为。

“埔里所属有南番,有北番。南番归化久,出亦不滋事。北番出,则军民争杀之;即官欲招抚,民亦不从,盖恐既抚之后,不能禁其出入,道路为所熟悉,不能复制也。民杀番,即屠而卖其肉;每肉一两值钱二十文,买者争先恐后,顷刻而尽;煎熬其骨为膏,谓之「番膏」,价极贵。官示禁,而民亦不从也。” ——胡传《台湾日记与禀启》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五月十七日迄二十四日。

马偕神父在原住民地区传教期间,也看到汉人报复性杀死原住民:汉人巡逻队打死生番后,生番的尸体被刻意肢解以便分离出可食用和供药用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边境冲突中打死生番),亦或当生番猎头者潜入汉区腹地被杀时,生番的心脏会被吃掉,肉被切成条状(售卖),然后骨头会被熬煮成胶状(即所谓的“番膏”)并被视为专治疟疾的特效药物保存。

此外,日治时期大正十年(1921年),任职台南地方法院通译官的片冈岩所著《台湾风俗志》中也记载了汉人吃原住民肉的史实,包括番膏的制作和销售情况。

说来说去,我们看看现在台湾还有哪些原住民。

早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就将人数较多的原住民分为9个民族。1948年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民族学研究室官方也划分为九族。

这九个民族为:22万人口的阿美族、10万人口的排湾族、9万人口的泰雅族、6万人口的布农族、1万人口的卑南族和鲁凯族、分别有六七千人口的赛夏族和邹族,四千人口的达悟族。

另外,人口3万的太鲁阁族在2004年宣布从泰雅族中脱离,人口1万的赛德克族也在2008年脱离泰雅族。

剩余的都是一些小民族,人口多则1000多人,少的只有几百人,放在大陆地区也就是一个村子罢了。

台湾原住民都有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如人口最多的阿美族就很有意思。

阿美族传统为母系社会,也就是类似于中国大陆泸沽湖边上的摩梭人。

他们的婚姻是以妻子为主,丈夫为辅助。结婚后,丈夫需要去妻子家里居住,家里主要事务都是女人决策,家族继承权也交给长女而不是长子。对于阿美族来说,家族指的就是女性家族成员,男人在家族没什么地位,只有舅舅因为是母亲的兄弟才有一定地位,具有决策权。

不过,近代的阿美族就有很大不同,很快进化到男性统治时期,不过部落女性地位仍然很高。

一般认为,这同近代阿美族需要不断同外族作战有关,女性毕竟难以和男人战斗。

阿美族的男性以5岁为一层,分为若干个等级。最底层的为刚成年的年轻小伙,他们在部落里只能从事跑腿打杂等工作,一旦爆发战争就是基层战士。

掌握部落实权的是年龄最大的老头子,他们通常由多人形成一个小组,负责处理部落的内外事务,类似于古罗马的元老院。

这些老人不是部落酋长,权力不世袭,一旦死亡或者老迈失智,就会让出位置。

其余各年龄层次的男人各司其职,有自己的工作和任务。

阿美族是个农耕民族,居住地的地形相对平缓,传统作物是小米和糯米,产量较高,人口也较多。日本殖民台湾期间,阿美族开始大量种植水稻。

沿海的阿美族经常捕鱼和其他海鲜。有趣的是,同大陆地区一样,阿美族的女性不允许上渔船,认为会带来霉运。

同时,阿美族同其他原住民一样,男人也会频繁进入山林捕猎。不过台湾岛内没有什么大型动物,猎物都是小东西。

一份资料生动记载了阿美族的捕猎:阿美族的男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把刀,挂于腰间,每当打猎时,妻子就会把刀交到丈夫手上,等到狩猎归来时再交于妻子。如果有一天回家时,发现家门口有一把刀,就说明“你被休了”。他们上山狩猎时,往往轻装上阵,一把刀,几袋米,几把盐就进山了。

为了便于行动,不会带锅碗瓢盆,因此,竹子便是他们最经常使用,即是勺又是锅,将米倒进竹子,塞上野菜,置于水里煮,半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竹筒饭就出锅了。

将竹子往石头狠狠的敲击,竹子裂开后,撕成两半,竹筒饭就是一道山间的美食。

狩猎的工具一般还有弓箭和弹弓,当地的一种树,被称为九穹,因其材质坚硬而且光滑,非常适合做弹弓的手柄。

当然,设置陷阱也是基本的技能,对于捕捉大型的动物,如对野山猪等非常的适用,在山林里设置好陷阱后,过三、四天后再去看看是否有捕捉到食物。陷阱的种类很多,主要是针对不同体型的动物,有的是爬行的动物,有的是飞禽鸟类等。

阿美族非常热情好客,对于来访的客人,会为客人挂上一个红色袋子,得挂左边,不能挂反了,不同的方向有着不同的寓意。

据当地人介绍,阿美族女性选择配偶时,有个仪式,会往红色袋子里放槟榔,当袋子里的槟榔越多,说明这名男子很受欢迎。

只是原住民文化凋零的很快,尤其受到强大文明冲击下更是难以保存。

国民政府统治台湾时期,阿美族年轻人开始接受系统教育,毕业后从事普通工作,变得同汉族人没什么不同。

歌手张震岳、范逸臣都是阿美族,动力火车成员是排湾族人,张雨生、蔡依林、徐若瑄(不会吧)都有泰雅族血统,张惠妹则是卑南族。传说卑南族是原住民中,最骁勇善战的一支。

最后再说一段,卑南族同北洋水师的一次交战。

1888年,台湾东部卑南族叛乱,竟然将驻守埤南的提督张兆连所部300多人团团包围。

张兆连知道如果投降连脑袋都会被这群“生番”砍走,只能拼死防御。

台湾巡抚刘铭传闻讯以后,一面调兵前往增援,一面致电李鸿章,请求派“快船两只来台”,协助救援被围的张兆连部。

李鸿章则紧急调动北洋水师的主力舰,刚刚服役不久“致远”号、“靖远”号去增援。

卑南族虽然效用,看到现代化大型军舰赶来也慌了神,迅速放弃围攻逃回自己的地盘。

刘铭传认为不能这么算了,必须给卑南族一个教训,下令攻打他们底盘的核心吕家望山寨。

吕家望距离海岸线很远,两艘军舰就用不上了。

然而北洋水师是受到过严格训练的部队,建立将“致远”、“靖远”上的哈奇开斯57毫米卸下,作用机动火炮协同陆军作战。

根据池仲祐所著的《海军大事记》记载,接到命令以后,“致远”、“靖远”就抽调了60名水兵组成枪队,由帮带大副刘冠雄和陈金揆率领,携带两门六磅炮,也就是哈奇开斯57毫米速射炮登陆协助陆军作战。就这样,“致远”、“靖远”服役后的首次实战变成了陆战。

北洋水师的火炮部队赶到吕家望山寨门口,立即开炮猛烈轰击。

吕家望山寨只有简易围墙,被一顿火炮就轰塌了。

北洋水师同时派遣60名海军陆战队,配合清军步兵冲入吕家望。卑南族仗着人多拼死抵抗,然而在现代化炮火打击下伤亡大半,余下的400多人只能投降。

资料又写:刘铭传在奏请奖励有功人员时,提到海军枪队在战斗中“快炮骤轰,声震陵谷”,表现不错。李鸿章的奏折也提到此战到十六日吕家望被攻破时,枪队有1名副头目阵亡,8名水兵受伤,显然登陆部队在战斗中确实打得很卖力,冲杀在前,这说明北洋水师的陆战训练还是非常可以的。

李鸿章后来在奏折中得意洋洋的写到“这一仗让那些骄傲的生番第一次领教到了铁甲军舰和洋枪洋炮的威力,从此消停了好一阵时间。”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39
萨沙讲史堂

萨沙讲史堂

中国近代历史军事资深作家,在海内外出版十多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