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演艺圈那些没有演技全靠流量支撑的小鲜肉们,多数人是不愿意也不敢上热搜的,因为害怕网络暴力。
因为别管你因为什么原因上了热搜,无论好事儿坏事儿都有一批人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喷你,而且话说得很难听,这批人被网友称作“喷子”、“键盘侠”或者是“杠精”。
“喷子”并不是现代网络时代的产物,在古代也是一直存在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相声界的祖师爷东方朔,以及明朝的言官们。古代的“喷子”们不仅能把一代清官逼到绝路,甚至能把皇帝气死。
东方朔是我的老乡,当年,汉武帝即位后广征天下英才,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直接给皇帝打报告议论国家大事。董仲舒、张骞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怪才”东方朔也通过给皇帝“上书”而被汉武帝赏识。
东方朔用了三千块竹简写了一份大约十万多字的自荐书呈献给汉武帝,这份“自荐书”可以称得上历史上最长的求职简历。
据说,汉武帝用了两个月的业余时间,把眼睛都看花了才把东方朔简历看完后,最后给东方朔的评语是,“此人气概不凡!”
汉武帝十分宠信东方朔,甚至连吃饭都要他作陪,东方朔官至太中大夫。但是,史书上记载的东方朔的政绩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东方朔和汉武帝之间谈笑取乐的小故事。最令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东方朔每年都要斥巨资娶一个长安美女为妻,而且不到一年就要换一个。
东方朔也因为诙谐、滑稽、爱开玩笑,被相声界尊为祖师爷。东方朔这种人属于“喷子”中的温和派,他之所以拿汉武帝开涮不过为了碎银几两,养活一家老小混口饭吃。
古代的另一种“喷子”就没东方朔这么有底线了,他们喷人就不是图财而是害命了,明朝的的言官就是这种情况。
朱元璋为了劝谏皇帝、纠察百官、巡查地方,设立了言官这个行业,而且还规定“无论言官说什么,都不允许杀言官”,言官的地位在明朝得到空前绝后的地位。
明朝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因为简单休整了一间宫殿,以及因病有两天没有上朝,就遭到了言官李时勉的斥责:修宫殿劳民伤财;选侍女入宫是好色淫欲;因为生病耽误上朝就是不勤政,这不是好皇帝干的事儿!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但后世对他评价很高,天性善良、为人宽厚,也颇有政治远见,但朱高炽从小体弱多病且身体肥胖患有腿疾,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
为人厚道的朱高炽在朝堂之上多次被李时勉这样当众斥责,十分生气又无可奈何,心情抑郁不得排解,即位后仅仅九个月时间就撒手西去,临死前耿耿于怀多次说,“李时勉廷辱朕!”。
另一位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的明朝民族英雄于谦,也差点被明朝的言官们“喷”死。于谦不仅为政廉洁,还成功指挥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力挽大明朝于将倾,战后论功行赏也非常低调,只保留了太子太保的虚衔,其他封赏一概不要。
即便如此,言官们依然不肯放过他,北京被围时主张逃跑迁都的御史罗通首先站了出来诋毁于谦功绩,“北京保卫战不过如此,敌军兵力并没那么多,有人乱报功绩等着封赏,其实是不敢作战的人。”
围城时吓得躲到桌子底下去的翰林院学士刘定之,“德胜门下只是互相厮杀而已,虽然不必惩罚但是也不用封赏,而是于谦从二品晋一品,天下人都没看见他立功,只看到他领赏。”......
于谦被这群言官们喷得体无完肤,恨不得一死以证清白,值得庆幸的是皇帝对于谦还是信任并没有罢免他的官职。
明朝著名将领民族英雄兵部尚书袁崇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明崇祯三年,袁崇焕指挥的战局稍有不顺,就被言官们上书“与后金有密约,包藏祸心”。最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三千里流徙。
这才直接导致了明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大军兵临城下,满清八旗在关外虎视眈眈,大明王朝陷入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崇祯帝曾经想迁都南京,被言官们狂喷“懦弱君王所为,”只好作罢。
而当李自成率大军攻入北京城后,崇祯皇帝煤山上吊殉国,那些言官们则“顺势而为”投靠了李自成。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如此看来,从古至今喷子们一直没有变,只是为了喷而喷,并不是他们本身有多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