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惨的行业除了教培行业,第二个要算房地产了。
最近,媒体报道,恒大老板许家印自掏70亿,为恒大输血。许家印已把个人财产押的押、卖的卖,已经变卖的资产包中,包括香港的三栋别墅,还有几架私人飞机等,还有将位于深圳湾一号和广州珠江新城自住的房子摆上货架。
除了恒大,今年爆雷的知名房企还有很多,比如泰禾、蓝光、华夏幸福、新力控股、阳光城、花样年、富力、祥生、当代置业等等。而陷入资金紧张的房企,更是数不胜数。
昨日,房企的龙头万科内部发文,倡导节衣缩食,花小钱办大事,打造战时氛围,引发大家很多联想。
对于房企来说,现金就是房企的血液,失血过多就会致命。
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今年房企遭受了销售难和融资难。
2020年的“三道红线”、“两道红线”政策下,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迅速冰冻。
在大企业中,恒大是第一个中招流动性危机。近四月以来,中国恒大不断变卖资产,回收资金,卖恒腾网络、卖盛京银行、卖恒大物业股权。
恒大不仅卖资产, 许家印个人也变卖各种资产,回收现金。从7月1日至今,为了维持集团流动性,许家印已透过变卖个人资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累计向集团注入超70亿元现金,维持庞大的恒大体系的基本运营。
除了恒大,另一家知名房企老板也开始自己“输血”自己房企,这就是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
为了回笼现金,前阵子,融创卖了贝壳股权、还把杭州两块地以16.73亿元的价格卖给了滨江,回流资金超过了70亿元。
今年上半年,融创还通过出售金科股份套现100多亿。
11月17日晚间,融创中国公告,控股股东、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将自有资金4.5亿美元提供给本集团使用,以支持本集团经营发展。
相比之下,另一家龙头房地产商万科日子要好过得多。
万科一直是地产行业最重要的风向标,在房地产上的眼光,很是独到。
2015年以来,恒大、万科你追我赶,稳居行业前三位。
时间来到2018年,那会儿房地产一片欣欣向荣。但是万科画风突变,2018年秋季发布会上,万科高喊着“活下去”,震惊了整个行业。
当时,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会上,认为房地产行业转折已经到来,“收敛”和“聚焦”是应对转折点和不确定情况的最好办法。郁亮还表示,未来三年公司所有行为都“收敛聚焦”到保证万科活下去。
万科当时的谨慎没有引起恒大、融创等房企们的重视,大家继续奏乐继续舞。
回到今天来看,万科当年的谨慎和收敛,反而成了救命的稻草。
今年,很多大房企现金大量失血,但是万科仍旧保持了较低的负债率,“三道红线”全部达标。
不过政策收紧,万科今年也受到影响。万科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入2700亿元余,同比增长12.4%;净利润却减少16%。
尽管增收不增利,万科属于还有余粮的,手握1400亿元余现金。
自己局势比别人强很多,万科也很有危机感。
11月16日,万科在内部下发一份《关于万科集团总部“节衣缩食”和打造“战时氛围”的倡议》,提出要转变惯性思维方式,勤俭节约,杜绝浪费,花小钱办大事等工作要求。
明显的,万科这家有远见的头部房企,并没有把当下的房地产看做是短暂的困难,而是一段很长时间的煎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现在很多迹象看来,地产企业苦日子,就要过去了。
近两个月来,监管部门开始在多个场合发声,向市场传递暖意。
央行和银保监会几次公开场合表示,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随着监管层的表态,一度停滞的按揭贷款也开始继续发放。
比如无锡、郑州等地的二手房信贷政策有宽松迹象,相关业务已经开始正常接受受理。
房地产企业融资难也在缓和中。最近,招商蛇口、保利发展、金地集团、北京城投等多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债。三四天的发债规模,已经超过了10月全月。
虽然现在政策有放松的迹象,对刚在ICU里转了一圈的很多房企来说,估计现在心还在怦怦跳。
专家们分析,房住不炒还是总基调,对于行业来说,要奢望春天来到,还早着呢。
超声彭
几架私人飞机,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