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神算子们:为于谦看相,救时宰相望刀眼,烈士忠臣难善终

星河漫漫游 2025-01-09 11:42:37

今天只说一个大师,袁忠彻:名门之后,相术精湛,只是德不及父。

1.朱棣的定心丸

袁忠彻,字静思,是相术大师袁珙的儿子。他从小就继承了父亲的相术。

他跟随父亲去见燕王朱棣时,燕王宴请北平的文武官员,并让袁忠彻为他们相面。忠彻评价都督宋忠说:“他面方耳大,身短气浮”;评价布政使张炳:“他面方五官小,走路像蛇”。

他评价都指挥谢贵说:“他臃肿早肥而气短”;评价都督耿瓛说:“他颧骨插鬓,脸色如飞火”;评价佥都御史景清说:“他身短声音洪亮”。他认为这些人将来都会依法被判处死刑。

知道这些派来监督他的大臣都将难免一死,燕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更加坚定了起兵的决心。

其实袁忠彻这些预言是有道理的。建文帝于1399年,以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为正二品都督指挥使,密令监视燕王朱棣动静。朱棣谋反,诱谢贵与张昺入端礼门时,伏兵袭击所拿,他们两人不屈身亡。

也在1399年,宋忠以都督身份奉命总边兵三万屯开平(今内蒙多伦县境内),并调北平(今北京市)。宋忠正待其率兵北上,朱棣兵起,宋忠退保怀来。燕兵骤至,宋忠仓促布阵,但未成列,即被击溃,自己亦身亡。

最终燕王朱棣成为皇帝,即明成祖,他召忠彻为鸿胪寺序班,给他的赏赐非常丰厚。

2.大臣的命运

袁忠彻后来被调任为尚宝寺丞,之后又改任中书舍人,随皇帝朱棣北巡。朱棣回京后,听信谗言,对代理朝政的太子仁宗大怒,在午门张榜宣布,凡太子所决定的事,都不准办理。

太子因此忧虑成疾,皇帝命蹇义、金忠和袁忠彻一同去看望。袁忠彻回来报告说,太子面色青蓝,是因为受惊忧虑所致,如果收回午门的榜,病就能好。

朱棣听从了他的建议,太子的病果然好了。

皇帝曾经让左右退下,秘密询问忠彻关于武臣朱福、朱能、张辅、李远、柳升、陈懋、薛禄,文臣姚广孝、夏原吉、蹇义及金忠、吕震、方宾、吴中、李庆等人的祸福命运,忠彻的预测后来都应验了。

九年任期满后,忠彻再次成为尚宝寺丞,晋升为少卿。

礼部侍郎周讷从福建回来,说福建人祭祀南唐的徐知谔、徐知诲,他们的神最灵验。朱棣就命令袁忠彻去迎接神像和庙祝,于是在都城建立了灵济宫进行祭祀。

朱棣每次生病,就派人去问神。庙祝诡称有仙方进献给朱棣,不料药物性质多热,服用后常常导致痰壅气逆,朱棣因此大为暴怒,甚至失音说不出话,内外都不敢劝谏他停止服药。

袁忠彻有一天入侍,进谏说:“这是痰火虚逆的病症,实际上是灵济宫的符药所致。”朱棣生气地说:“老子不服仙药,要服凡药吗?”

袁忠彻叩头哭泣,两个内侍也哭泣。皇帝更加生气,命令把两个内侍拖出去杖打一顿,并且说:“忠彻哭我,我就会死吗?”忠彻非常害怕,急忙趴在台阶下,过了很久皇帝的怒气才平息。

朱棣在藩邸时就认识袁忠彻,所以对待他不同于外臣。袁忠彻也因为皇帝对他厚待,敢于进谏直言,曾经劝谏皇帝不要从外国取宝,武臣应该允许穿丧服,衍圣公的诰命应该改赐玉轴,朱棣都采纳了他的意见。

3.于谦望刀眼

明宣宗宣德初年,袁忠彻看到皇帝朱瞻基的脸色后,就预言:“七天内,宗室中会有人谋反。”果然汉王造反了,汉王朱高煦的谋反,被明朱瞻基御驾亲征,迅速平息了叛乱。

伴君如伴虎,神算子也没预料到自己会得罪皇帝。袁忠彻因为擅长相术而得到建文皇帝的宠信,但有一次他说的话不恭敬,皇上一怒就想杀他。

幸而夏原吉劝解皇帝,说袁忠彻的话虽然荒诞,确实该杀,但现在太祖皇帝的陵墓还没有完工,就急忙处罚近侍,这会让先帝所爱的人怎么办呢?于是皇上罢免了袁忠彻的官职,赐给他一根银绳,让他反省自己的错误。

袁忠彻曾经因为犯错而被罚赎罪。正统年间,又因为犯错而被免职。二十多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袁忠彻的相术和他父亲一样,世上流传的轶事很多。我曾经写过他的一篇故事:假如命运抛弃了你:流浪儿古庙拾金,袁忠彻相命失算

他给王文相面,说他“面无人色,按相法说是沥血头”。他给于谦相面,说“目常上视,按相法说是望刀眼”。后来果然如他所言。他给于谦相命的事,还有一个故事。

僧人古春拜袁忠彻为师,专学相术。古春问他:“刚才见到的那个小孩,确实有贵人之相。却不知道我有什么看错的地方,请求师父指点。”

此前,古春说的那个小孩就是于谦。他预言于谦长大后将贵不可言,成为救时宰相。但袁忠彻在一边却说:“和尚,你之相术甚佳,惜未尽其奥理。”

袁忠彻才向他解释原因:“你的相术本不错,这个孩子确实是能够辅佐国家的人才。但可惜的是他最后不会有好结果。这个孩子双眼明亮,有时候会突然向上看,这叫做望刀眼。将来他一定会因为国家的事情而触犯法律,这也是他命运的一部分。”

接着他叹气道:“忠臣和烈士,最终往往不得善终。”又说:“这个孩子的相貌,确实很像宋朝的文丞相。”

4.从小看大

袁忠彻非常喜欢为孩子看相,事后全都应验。有一次袁忠彻路过苏州,拜访了阊门的沈家。沈家有个儿子刚满周岁,袁尚宝忠彻抱着孩子看了看,笑着说:“切头,切头。”没有说其他的话,沈家以为他在开玩笑。

这个孩子长大后,名叫沈洪,性格凶狠,品行不端,最终因为重罪被判处死刑,那一年记录的囚犯中只有他一个人。苏州至今还有“沈洪出阊门独杀”的说法。

还有一次,袁忠彻来到南濠徐生药家,徐生的儿子刚出生三天,正在洗澡时哭泣不止,袁尚宝忠彻在堂上听到孩子的哭声就说:“这孩子将来是个强盗。”

徐生听了很生气,差点翻脸当场就要揍他。后来这个孩子也因为犯罪被判处死刑。古人有通过观察熊的状态预知家族灭亡,通过听豺狼的声音识别宗族衰败的,袁尚宝忠彻的相术,与这些古人相比,也差不多少。

5.听声知前程

杨集小时候,他的父亲杨宗让他去邻居黄家办事。当时黄家还没开门,他就在门外叫门。有一个人听到敲门声,就在暗中称呼他这个小孩为先生,说想要和他说话。

当时天未全亮,杨集心里害怕没有回应。他急促地敲门进去,说完事后天已经亮了。黄家的儿子黄式送他出门,那个叫他的人还在那里,看了他很久。

那人问:“你是谁家的孩子?”黄式说:“他是杨家的。”那人说:“可惜了,我听他的声音,按理说他应该能做到高官,名满天下,所以我站着等他。现在看他的相貌,和声音不相符,将来官位只能到五品。但他的声音洪亮深远,应该会得到很大的福气,虽然不在他自己身上,但他的子孙中必定有兴旺的。”

转头那人又对黄家人说:“你家这个孩子也不平凡,将来官位会到七品。”说完就离开了。杨宗听说这件事,派人去追访,原来预言者是大名鼎鼎的袁忠彻。

杨集十八岁,成为县学生。他曾经带着诏书去福山巡司,按照惯例有五两银子的赠礼。和他一起去的还有两个人,都是年长的学友,他们把银子全都拿走了,只把宴席上的食物送给杨集。

杨集因为那两个人都是前辈,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很不满。那个地方靠近江边,他一个人走向江边。那两个人怀疑杨集会说他们坏话,就偷偷跟着他。

杨集走到江边洗手,高兴地笑着说:“巡司送诏书,哪里是我的志向,希望这些人能永远享受这种赠礼。”那两个人偷偷听到了,认为是在嘲讽他们,从后面突然把他推入水中。

他两手撑在水中沙土里,摸到一个东西,一看是一锭银子。这锭银子在水中泡了很久,被波浪冲刷,光亮润泽,非常可爱,重量和巡司的赠礼差不多。大家都觉得非常惊奇。他们就在江边喝酒,欢乐地告别。

后来杨集景泰五年考中了状元,被任命为兵部观政,因为和章纶、钟同事上书,晋升一级,被任命为安州知州。后来也因为一些事情被免职,明朝进士五品出守从此开始,他活到了七十八岁。

而另一个孩子黄式则通过岁贡成为官员,最高做到知县,袁忠彻的神预测都应验了。

6.太子命不长

李时勉和陈敬宗都在翰林院供职,袁忠彻曾经为他们两人看相。他让两人并肩站在一起,然后说:“两位将来的功名将会不相上下。陈敬宗看上去高大魁梧,而时勉的外貌则稍微平凡一些。”

后来,他们两人分别担任了南北两个京的祭酒(即教育行政长官)。在整个明朝时期,被称赞为贤能祭酒的人,南边的是陈敬宗,北边的是李时勉,人们称他们为“南陈北李”。

盛寅和袁忠彻一直被东宫太子即后来的明仁宗所厌恶。在盛寅治愈了妃子的疾病后,他们估计太子的怒气稍微平息了一些,但内心仍然非常害怕。

袁忠彻通过看相,知道仁宗的寿命不会很长,私下里告诉了盛寅,叫他别害怕,太子命不久矣。但盛寅还是担心会有灾祸,所以在明仁宗即位后,他请求调到南京的太医院去。明宣宗即位后,又把他召回了京城。

袁忠彻性格有些奇特,当别人请他看相时,他经常会斥责他们,甚至有些人一辈子也得不到他的一句话。有些士大夫会到他家里去,他就会留他们下来一起饮酒,等他们酒兴正浓时,他才会说出自己的看法,而且十有八九都是准确的。

人们认为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的身份高贵,不愿意轻易展示他的相术。但有人认为,这正是他专注于相术的表现。一般来说,人的贵贱、寿命、祸福都根植于内心,而体现在身体上,有些是隐藏得很深、难以发现的。必须通过慢慢地观察和亲近,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然后才决定是否说出自己的判断。如果不愿意这样做,宁愿不说。

如果一个人不擅长保守自己的技艺,轻易地对每一个接触的人都发表看法,那么他一天之内所接触的人何止数十,如果观察不细致,眼光不准确,怎么可能每一个都准确无误地看中呢?袁忠彻并不是能够完全看透所有人,他只是善于运用相术罢了。

但他性格阴险,不如他父亲,和群臣有矛盾,就会利用相法在皇帝面前诋毁他们。

他很喜欢读书,著有《人相大成》以及《凤池吟稿》、《符台外集》,书中记载元顺帝是瀛国公子云。

参考文献:《明史》《名山藏》《庚巳编》《方洲杂录》《今献备遗》《高坡异纂》《于少保萃忠传》等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