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国某医疗机构里,33岁的上海女博士闫宏微听到了让她喜极而泣的消息:"您体内的癌细胞正在向良性转变"。
这对倾尽所有积蓄来美求医的她来说,简直是重获新生的希望。
可谁能想到生活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当她满怀希望回到上海,等待她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
这个看似"神奇"的美国医疗机构,到底是真的带来希望,还是一场沉重的代价?
带着从美国带回来的一大堆检查报告和治疗方案,闫宏微夫妇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医院。
说实话他们的心里还是有点七上八下的,毕竟国内和国外的诊断差别也太大了。
可医生拿着那一叠报告看了半天,脸色越来越凝重。
"闫女士恶性细胞转良性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但概率极低几乎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美方的检查结果很可能只是抽样到了良性的细胞,这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
听到这番话闫宏微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仿佛被人从天堂打入地狱。
这一趟美国行他们可是倾家荡产啊!
家里的积蓄全都砸在了那边的检查和治疗上,就连丈夫的工资卡都刷爆了。
但现在医生却告诉他们,那边的诊断结果可能是个误会?
这个打击对闫宏微来说实在太大了,她甚至拒绝再做全面体检。
"我相信美国医生的判断!"她固执地说。
于是他们又咬牙买了一大堆美国医生推荐的特效药。
这些药简直是在烧钱,一盒就要好几万,刷爆了最后一张信用卡才买到十几盒。
但闫宏微觉得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值得一试。
毕竟家里还有个年幼的女儿在等着她,她不能就这样放弃。
可惜现实往往比电视剧还要狗血。
高价买来的特效药并没有带来奇迹,反而像是在白白烧钱。
这下可好不仅看不到病情好转的希望,家里连最后一分钱都搭进去了。
看着家徒四壁的房子,却还要支付高额的治疗费,闫宏微和丈夫的心都在滴血。
说起闫宏微最初发现自己患病的那一刻,还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那是2017年的一个普通下午,这位平时连感冒都少得可怜的女博士,懵懵懂懂地去医院做了个例行体检。
谁能想到这一检查可不得了,医生说她得了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这五个字,就像一记重锤直接把她打懵了。
拿着检查报告她的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
站在自家楼下她愣是在寒风中站了半个多小时,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
最后还是丈夫打电话问她怎么还不上来,她才强忍着泪水迈开脚步。
但是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女博士,骨子里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韧性。
确诊后的第二天,她就收拾好心情,主动联系了医生,详细了解起治疗方案。
记得有位医生说过:"我见过太多患者在病房里唉声叹气,但像闫女士这样乐观的病人真是少见。"
化疗真是个折磨人的玩意儿,闫宏微的头发一把一把地掉,脸色也变得蜡黄。
但每次看到她她总是挂着笑容,还时不时跟医护人员开玩笑。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和女儿视频的时候。
那天小丫头兴高采烈地在视频里展示自己的画作,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这是送给你的!"
闫宏微强忍着眼泪,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宝贝画得真好,妈妈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回家看你。"
挂断视频后她却在病房里哭得像个孩子。
但很快她又擦干眼泪,打起精神来毕竟,她还有个重要的任务:活下去,陪女儿长大。
这份母爱的力量,让她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咬牙坚持。
看着妻子日渐消瘦的身影,闫宏微的丈夫在2018年初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要不我们去美国试试?我听说那边的医疗技术更先进。"
闫宏微一开始有点犹豫,但她也在网上查到了一些相关信息,似乎还挺靠谱的。
就这样夫妻俩收拾行李,带着全部积蓄踏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可在美国的第一天,他们就被当地的医疗费用吓到了。
在国内做个全面体检也就几千块钱,但在美国光是一个局部检查就要1万多美元!
这价格可以说是把他们的下巴都惊掉了。
但都已经来了总不能就这么打道回府吧?
于是咬咬牙先交了检查费。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美国医生看完检查结果后,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诊断。
"您的情况没有中国医生说的那么严重,甚至不需要手术就能治愈。"
这话说得简直像是在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
闫宏微和丈夫面面相觑,又惊又喜又疑惑。
同样的病怎么两个国家的医生说法差这么多?
但是人在绝境的时候,总是倾向于相信美好的事物。
闫宏微觉得也许是国内的医疗技术还不够先进,所以才会误诊。
而且美国这边的治疗确实给了她希望,医生说她体内的癌细胞正在向良性转变。
虽然每次检查和治疗都要花费天价,但只要有希望花再多钱也值得。
就这样他们把所有积蓄都花在了美国的治疗上。
直到最后一分钱花光,他们才不得不考虑回国继续治疗。
临走前美国医生还给他们开了一堆"特效药",说是回国后可以继续服用。
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已经所剩无几的银行卡,这对夫妻踏上了回国的航班。
从美国回来后的日子并没有如愿朝好的方向发展。
那些所谓的"特效药"就像是无用的糖丸,根本阻挡不了病魔的侵蚀。
2019年3月闫宏微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不知是不是因为放弃了正规治疗的缘故,她的病情恶化得特别快。
短短几个月时间,她的身体就像是被人按下了快进键,一个接一个器官开始衰竭。
最后的那些日子里,她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得像纸一样。
原本乐观开朗的她,也终于忍不住崩溃大哭。
她不是害怕死亡,而是放心不下家人。
放心不下含辛茹苦照顾她的母亲,放心不下不离不弃的丈夫,更放心不下尚在襁褓中的女儿。
3月18日那天病房里异常安静。
闫宏微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强撑着最后一口气,用眼神向家人道别。
她的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一个人,仿佛要把至亲的面容永远刻在心里。
下一秒监护仪上的心电图变成了一条直线,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就这样这位年仅33岁的年轻妈妈,永远地离开了她深爱的家人。
这个故事让人不禁反思:面对重大疾病,我们是不是应该更理性一些?
再昂贵的医疗费用也许值得尝试,但前提是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那些打着"神奇疗效"旗号的医疗机构,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陷阱。
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场错误的医疗决定,不仅可能带走生命,还会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希望闫宏微的故事能给所有人一些启示,在生命面前理性比希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