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充满了无尽的烦恼,人生也不时会陷入低谷,心情起起落落,处世也战战兢兢。琴弦若总是绷得太近,就容易折断;精神一直非常紧张,也可能生病。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因为仕途不顺,经常长吁短叹,为了排遣愁闷,他们或借酒浇愁,或外出散心。
清代有一位才子,从小就勤奋刻苦,不仅学富五车,而且胸怀大志。虽然他寒窗苦读,但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名落孙山。虽然他觉得自己很年轻,以后机会还很多,不过心中依然非常惆怅。于是他便与朋友一起游山玩水,以疏解愁情。下面分享的是张英登塔远眺,这首七律言志抒怀,尾联更是余味不尽。
登迎江寺塔同陈子匡诸子赋
清代:张英
荒寺城隅古渡头,浮屠百尺照沧洲。
遥从皖口东南出,半落长江日夜流。
云外平分天柱影,望中收尽海门秋。
登临此日俱词客,今古烟波起暮愁。
辑搜图
张英,字敦复,号乐园,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著作有《存诚堂诗集》等。诗人有一次与朋友们一起畅游迎江寺,又兴致勃勃地登上寺塔远眺,并即兴赋诗抒怀。
迎江寺在安庆东面,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初名万佛寺,明代万历年间改名永昌寺,清同治七年又改称迎江寺。迎江寺塔又名振风塔,在迎江寺大雄宝殿和毘卢殿之间,建于明代隆庆二年,呈八角形,共七层,中空可上,为长江中下游名塔。
诗人携友共同登上高塔,顿时觉得眼前一片空旷。首联抒写周围的环境,“荒寺城隅古渡头,浮屠百尺照沧洲。” 寺院坐落在城郊的古渡头,由于年久失修,有不少残垣断壁,加上多次战火的摧毁,寺院里更显得有些荒凉。
经过上百年的风风雨雨,高耸入云的振风塔却依然气势雄伟。登塔远眺,可以清晰地看清水边的景物。城隅,城市的一角,此处指古城的东南角。浮屠,即佛塔,这里指振风塔。沧洲,即滨水的地方。
诗人思绪万千,也激起了他的很多联想,“遥从皖口东南出,半落长江日夜流。”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在皖口东南方逐渐形成了古城,它滨临大江,也将和长江一样万古长存。皖口是皖河流入长江的地方,在城西北。
三国时东吴将军吕蒙在此修筑吕蒙城,南朝萧宋景平元年将其改建为宜城,宋嘉定十年又建筑新城。半落长江,指城影有一半倒映入江面。“日夜流”三字,情景相生,表达了时间的无穷无尽,也暗示古城将永久存在。
颈联转而描绘远景,“云外平分天柱影,望中收尽海门秋。” 振风塔高出云外,天柱山上看到的景色,在塔上同样可以看到,海门以东的秋色更是一览无余。海门指此处西南的小孤山和澎浪矶,二者相对如门,长江经此东流入海。
云外,好像是在白云上面,此处极写塔高。天柱,即天柱山,在潜山西北,海拔1900米,雄伟秀丽,汉武帝曾封为南岳。王安石、林和靖、黄庭坚等人曾来此游览,并题诗刻石。
最后诗人抒发心中的愁闷,“登临此日俱词客,今古烟波起暮愁。” 诗人感慨登临寺塔的都是落魄的读书人,因为仕途坎坷,而感到了一种难以排遣的愁闷。
暮,指年纪渐长,兼指自然界的秋冬季。这两句暗用《论语・子罕》篇中的名句,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作者由淙淙流水想到流逝的时光,更为没有及时建功立业而感到愁闷。
张英创作这首诗时正在寒窗苦读,但他胸怀壮志,希望早日留名凌烟阁。但是人生没有一帆风顺,而年轻时代的坎坷和曲折,也可以磨练一个人的坚强意志,为其以后的仕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来在清康熙年间,张英终于成为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不仅功勋卓著,而且高风亮节。家喻户晓的六尺巷的故事,正说明其豁达襟怀,与其读书时代的历练也是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