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289年,诗人如璀璨繁星,王昌龄何以称“七绝之王”?

巧兰玩转趣事 2024-11-25 10:54:41



教育是我的主业,俗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我心目中,七绝第一人,非王昌龄莫属。

中国唐代诗歌,广袤绚烂,诗人王昌龄,恰似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在七绝领域绽放着独一无二的光芒,被尊为“七绝圣手”,实至名归!

一、令人瞩目的创作数量

盛唐之时,诗歌如繁花盛放,七绝诗似繁星闪耀。王昌龄这位文学巨擘,七绝诗作多达 74 首,约占当时七绝总量的六分之一。此惊人数量,既显其对七绝的挚爱,更彰其不懈之坚持。

王之涣虽留七绝仅六首,如《凉州词二首》其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境高远、哲理深厚,珍贵如珠。然与王昌龄相较,数量差距显著。明代学者胡应麟于《诗薮》中赞曰:“王龙标七言绝,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足见其七绝数量之丰、内涵之深,早受关注。

二、丰富多彩的题材画卷

王昌龄的七绝,仿若一座藏珍纳宝的艺术宝库,处处惊喜。

(一)边塞诗:豪迈若战歌

其边塞诗,犹如激昂战歌,令人热血贲张。以《从军行其四》为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句句似冲锋号角,将战士报国之志,展现得淋漓尽致。读之,仿佛可见硝烟弥漫,可闻呐喊冲锋。于尚武且边事频仍的盛唐,此类边塞诗如烈火,燃众爱国之情,使人深悟戍边战士之英勇。清代学者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言:“‘黄沙百战穿金甲’等句,皆极写边愁。”足证王昌龄边塞诗于边地之苦、战士之勇的刻画达极高境界。

(二)闺怨诗:细腻如轻语

其闺怨诗,宛如女子温柔低语。《闺怨》中“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寥寥数语,魅力无穷,将少妇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从中,可感彼时女子于家庭与情感间的无奈纠结。宋代学者张戒于《岁寒堂诗话》中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此诗含思婉转,有‘国风’之遗音。”高度肯定其闺怨诗的感染力与传承价值。

(三)送别诗:韵味悠且长

其送别诗独具一格,韵味深长。《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借景抒情,营造凄清氛围,尽显高洁品性,令送别之情更沉更真,令经历送别者共鸣。元代学者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一片冰心在玉壶’,此可为绝句之法。”强调此句的技法典范意义。

三、与同时代诗人的精彩较量

(一)与李白相较

李白七绝浪漫奇幻,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令人称奇。而王昌龄在情感刻画上,更见细腻,如心灵雕琢大师。李白豪情浪漫,肆意才情;王昌龄则另辟蹊径。明代评论家王世贞于《艺苑卮言》中言:“太白五言绝句,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至于王昌龄的绝句,往往入神品,可与太白争胜。”足见其可与李白比肩。

(二)与杜甫不同

杜甫诗沉郁顿挫,七绝虽有佳作,然于七绝领域整体影响力逊于王昌龄。杜甫心怀苍生,律诗更展其志。王昌龄专注七绝,成果斐然。清代学者杨伦于《杜诗镜铨》中评杜甫:“五律、七律、排律皆为杜集大观,而绝句不过一时遣兴之作,非其擅长。”对比鲜明。

(三)与张继相较

张继《枫桥夜泊》名垂千古,“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意境清幽,动人无数。但从七绝整体观,张继在题材广度与作品数量上,皆逊于王昌龄。张继此诗似灵光一闪,王昌龄则不断进取,作品丰富多样。当代学者傅璇琮于《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张继诗歌以《枫桥夜泊》最著,然总体成就与王昌龄等大家有距。”

(四)与王维切磋

探究艺术成就,王维善造清幽静谧之境,如《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昌龄七绝气势磅礴,思想深邃,如《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融历史现实,怀家国之思,艺术高超。明代学者顾璘于《批点唐音》中评《出塞》:“惨淡可伤。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凸显其独特价值。

四、影响深远的历史地位

王昌龄于七绝诗创作,无论数量、题材还是艺术水准,皆达惊人高度,如峰耸立,后人仰望。其对后世影响深远,似江河滔滔,润泽诗家。

盛唐时,他已声名远播,备受赞誉。于中国文学长河,其七绝作品如灿烂明珠,不可忽视。独特魅力与卓越成就,使其无愧为“七绝之王”,成后世典范。

亲爱的读者,您最爱王昌龄哪首七绝?是因其情动人,还是其艺迷人?快来评论区分享!

总之,王昌龄以其超凡七绝才华,于古代诗歌长卷留浓墨重彩,光辉永耀,永不褪色。

0 阅读:22
巧兰玩转趣事

巧兰玩转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