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少来夫妻,老来伴”。人到中年,自然就会盘算着接下来的养老生活。
现在年轻人经济压力大,老了指望孩子伺候,不太现实。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夫妻要照看至少四个老人、一个孩子,还要工作、交际,实在是忙不开。
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是最聪明的做法。
中年离婚的真相,是为了过得更好能选择中年离婚的,是真的想开了。
之前在工作中认识一个姐,离婚的时候快四十岁了。有一个女儿上寄宿制高中,平时一个人在家,上上班。周末就和朋友出去玩一玩,有一套房子、一辆车子,看起来过得很是潇洒。
那时候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每天早上她都能准时收到男朋友给她点的爱心早餐。每个月收到的转账,是她工资的两倍都不止。
有一次开玩笑的问她,“这么好的男朋友不赶紧扯证?不怕跑了?”
她笑了笑说,“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不结婚,只恋爱。”
听同事说起过她的前夫,家是农村的,当时她嫁过去的时候,婆婆只一味的哭穷,所以彩礼、房子都没有准备,只有一个简单的婚礼仪式。
嫁过去不久,她就怀孕了。前夫外出打工,婆婆在家也没有好脸色,据说怀胎期间,没有见过一滴荤腥。刚开始还跟老公抱怨抱怨,后来发现一是没有用,二是婆婆反而会变本加厉。生完闺女后,婆婆又催着生二胎,说想抱孙子。
但因为身体瘦弱,一直没调理好,也没有再怀孕。
后来孩子一天天长大,她也就选择了离婚。
离不离婚,并不能定义幸不幸福前几天调查的婚姻数据,离婚率依旧很高。在我来看,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有人拿老一辈的婚姻和现在做对比,以此来抨击当代社会的婚姻观。
“以前东西坏了,想的是拿去修一修;现在东西坏了,就想换新的。”
我觉得这是没有可比性的,拿不同时代的同一件事去对比,经济背景不同、社会观念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这么多的变量,得到的答案一定是不一样的。
老一辈的婚姻确实稳固,但这是建立在“老旧思想”束缚的前提下。离婚,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可耻的事情。有千千万万的妇女忍受着家暴,不敢声讨。因为,“家丑不可外扬”。
即使婚姻关系不和谐,也要忍气吞声,否则就要被别人指指点点。相信在我们的记忆中,小时候有很多父母会大打出手,但离婚的却少之又少。
单纯拿“离婚率”去判断一个时代的婚姻观,是很片面的。
人生有很多种可能,不要给自己设限打开界限,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当然,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离婚。婚姻里难免有一些磕磕绊绊,是需要两个人一起面对和解决的。需要警惕的,是变质的婚姻。
《知否》里有一段,明兰劝遇人不淑的淑兰姐姐,“既入穷巷,就应该及时掉头才是,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
一世消磨,是多不划算的事儿啊!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看花开花落,潮起潮涨;听鸟鸣虫语,雨打芭蕉;品香茶美酒,各色佳肴。这才是应该有的精彩,而不是困顿在混沌里,数着日子一天天过。
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一个妈妈、女儿、妻子、员工。如果连自己这个角色都扮演不好,其他的角色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